基于手持终端保护壳的支架系统及方法_2

文档序号:919829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个端面)则设置有扣件24 (此处,扣件24主要起到对手机100的固定作用,是将手机100固定在背板2上的工具,其可以是一端设置的方式,此后,就只要将该端的扣件24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实现其手机100与背板2之间的分离,而如果是两端固定的时候,则将两端的扣件24都调整或者只调整其中的一端后,就能实现其手机100与背板2之间的相互分离),扣件24内通过手机厚度尺寸挖出与其厚度相吻合的槽,该槽在使用的时候扣住手机的上端和下端,然后将扣件24分别通过插销22将其与背板2相互固定连接。该插销22采用具有记忆效果的材质制成(这种记忆效果的材质可以通过市场采购,并通过合理加工即可),在插销22的杆中间开槽,在使用的时候,插销22贯穿扣件24后插入背板2内的相应孔中过度配合;由于其与背板2的相应孔是过度配合,所以插销22杆会对中间的槽产生一定的挤压效果,再通过挤压时,产生的弹性进行插销22与背板2之间的固定。而插销22的左右均两侧设置有球形凸起223(沿着插销22排列的至少两颗球形凸起223),在背板2的相应孔内对应的该球形凸223起设置凹槽224 ;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该球形凸起可以定位插销22在背板2相应孔内的相对位置;插销22的顶端上设置有呈90°直角形状的防撞垫片221,在使用的时候,插销22分别卡在手机的两条相邻边上,防止手机跌落的时候,损坏手机的边角。在两端的扣件24上相对于手机100开出相应的孔(如手机的耳机插槽、数据线接口、扬声器等)。这种设置方式通过上、下两端固定的方式,避免了对现在大尺寸手机上设置在侧边的开机键以及音量调节键等多个物理按键的使用干扰,且又能针对手机100的四个边角进行完全的保护。
[0036]在手机100下端的扣件24上设置有支架系统;该支架系统包括支撑件21,支撑件21的一端设置有与手机100相互固定的固定端;另外一端与扣件24相连接。
[0037]固定端包括调校端11和散热片10 ;散热片10为小圆片,其上侧面与手机100的背面形状一致(如有的手机100背面有弧形,则将散热片10的上表面设置为相应的弧形,而有的则是采用的水平面,则散热片10的上表面设置为相应的水平面),并且在使用的时候,紧密的贴合在手机100背面中心位置。在本发明中,散热片10采用的是铝制的散热片,与铜质的散热装置相比较,虽然铜的热导率比较高,但是由于纯铜的加工工艺有明显的局限,其加工成本明显比铝制的散热片高,所以本处采用了铝制的散热片模式。
[0038]而散热片10的下侧面为水平面,且设置有散热片轴101,该散热片轴101上设置有圆形凹槽。相对应于该散热片轴101,在调校端11上侧面设置有相应的固定片孔111 ;该散热片轴101插入固定片孔111内,在调校端11的左、右端侧面分别插入固定杆13对穿,两个固定杆13的头端分别卡入散热片轴101的圆形凹槽内,使得该散热片10只能围绕散热片轴101进行360°旋转,而无法掉出。而调校端11内,相对于固定杆13和散热片10设置有相应的调节机构(即阻尼固定件I 17和阻尼固定件II 16),该调节机构均由固定螺丝12、弹簧14和阻尼材料15构成。其中固定螺丝12与弹簧14的一端相互固定,弹簧14的另外一端与阻尼材料15相互固定。在阻尼固定件I 17中,该阻尼材料15的从前、后端侧面端贯穿后抵住固定杆13的圆形凹槽;阻尼固定件II 16中,该阻尼材料15从下至上贯穿调校端11后抵住散热片10。该调节机构通过固定螺丝12,就可以调节阻尼材料15对固定杆13或者散热片10所施加的阻力大小。如,在调校端11的正下方从下到上设置的调节机构(从下到上依次是固定螺丝12、弹簧14以及阻尼材料15),该调节机构的阻尼材料15贯穿调校端11后抵住散热片10的下表面;将该固定螺丝12完全拧紧后,使得弹簧14被压缩,向阻尼材料15施加最大的弹性力,此时,阻尼材料15与散热片10之间的摩擦阻力最大,散热片10与调校端11之间不能进行任意旋转;而将固定螺丝12拧出一定距离(如固定螺丝12长度的三分之一)后,使得弹簧14被放松,向阻尼材料15施加的弹性力减少,此时,阻尼材料15与散热片10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散热片10与调校端11之间能进行相应角度的旋转,且旋转之后,如果没有外力,可以通过摩擦力固定住散热片10 ;而将固定螺丝12再次拧出一定距离(如固定螺丝12长度的三分之二)后,使得弹簧14完全被放松,向阻尼材料15施加的弹性力基本没有,此时,阻尼材料15与散热片10之间的基本没有摩擦阻力,散热片10与调校端11之间能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而相对的,为了对固定杆13进行固定,在固定杆13的杆上设置相应的圆形槽;在调校端11的前、后端的调节机构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对应设置;当调节机构中弹簧14的压缩力最大的时候,调校端11与固定杆13之间是相互固定的形态;而调节机构中弹簧14的压缩力缩小之后,调校端11可以绕固定杆13进行相应角度的调整;调节机构中弹簧14的压缩力基本没有的时候,调校端11可以绕固定杆13进行任意角度的调整;以上所述调校端11两端的固定杆13分别与支撑件21相互固定,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调整相应的调节机构,就能使调校端11围绕固定杆13进行相应角度的旋转。
[0039]通过以上所述的各调节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将与手机100相固定的散热片10进行多角度的调整,选择最适合使用的角度进行手机100的使用。如,一个成年人进行该手机100使用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如果一个小孩进行同一部手机100的使用的时候,由于成年人与小孩的身高差距,使得成年人的最佳可视角度并不适合小孩,所以务必要对手机的可视角度进行在进一步的相应调整。
[0040]调校端11通过支撑件21与扣件24相互连接:该与支撑件21相连接一端的扣件24上设置有压板31 ;该扣件24内设置有转轴34 ;以转轴34为圆心,在压板31的侧面设置有圆弧形轨道33 ;支撑件21的一端相对应于转轴34设置有弧形槽25,其弧形槽25上端正设置有与圆弧形轨道33过盈配合的压板轴32,压板轴32通过圆弧形轨道33进行运行轨道限定;而该轴压板轴32的一侧设置有沿着圆弧形轨道33排列的若干球形凹槽36,球形凹槽36的设置确定了其支撑件21角度调整的大小,如果将球形凹槽36之间的间隔设置的小,则其调整的角度越精细,如果将其间隔设置的越加大,则其角度的调整的跨度就越大,相对于该球形凹槽36,在压板31上设置有一个球形凸起35,通过该球形凸起35卡入对应的球形凹槽36内就可以实现支撑件21的角度位置固定。
[0041]通过过度配合带来摩擦阻力,可以限定支撑件21的旋转角度。在背板2上相对应于支架系统的形状镂空,在不使用支架系统的时候,将支架系统内嵌入该空隙,就可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手机保护壳2和手机100的形体保持正常,不会因为设置支架系统而导致手机保护壳2过于厚重的问题。
[0042]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包括保护壳状态和支架装置;
[0043]—、保护壳状态时:
[0044]1.1、将散热片10固定在手持终端的背面;
[0045]1.2、将支架系统嵌入到背板2上镂空的位置;
[0046]1.3、将背板2上、下两端的扣件24分别通过相应的插销22进行固定连接。
[0047]二、支架状态时,最佳可视角度的调整步骤如下:
[0048]2.1、调整插销22,将扣件24与背板2相互分离(只需要调整固定有支撑件21 —端的扣件24即可);
[0049]2.2、通过支撑件21调节,完成手持终端的高低调节步骤;
[0050]2.2.1、将支撑件21绕转轴34旋转,支撑件21的压板轴32在圆弧形轨道33内做同步的位移移动(通过圆弧形轨道33限定其运动的轨迹,防止支撑件21脱离转轴34);
[0051]2.2.2、此时,球形凸起35不断的在若干球形凹槽36之间依次切换,一旦调整到最佳可视角高度位置的时候,就停止调整,其通过球形凸起35卡入球形凹槽36之内,通过这种方式固定支撑件21的角度;
[0052]2.3、通过调校端11调节,完成手持终端的纵向角度调节步骤;
[0053]2.3.1、调整阻尼固定件I 17中的固定螺丝12,由固定螺丝12带动弹簧14和阻尼材料15做位移移动,使得阻尼材料15不再与固定杆13相接触;
[0054]2.3.2、以固定杆13为圆心,将调校端11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后,停止转动;
[0055]2.3.3、再次调整阻尼固定件I 17中的固定螺丝12,由固定螺丝12带动弹簧14和阻尼材料15做位移移动,使得阻尼材料15抵住固定杆13,并通过阻尼材料15与固定杆13之间的摩擦力阻止调校端11绕固定杆13转动。
[0056]2.4、通过散热片10调节,完成手持终端的横向角度调节步骤。
[0057]2.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