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4663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变阻尼磁流变液仪器领域,特指一种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阻尼力可控的智能型隔振器,它可以使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快速实现液体与半固体相互转变。现有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通常采用恒定的工作间隙,利用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改变磁流变液的阻尼力。虽然现有技术的磁流变阻尼器实现了变阻尼,但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I)恒定的工作间隙导致零电流状态下阻尼力不可调;(2)励磁线圈通电时耗能大,断电时容易导致悬浮颗粒沉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变工作间隙、无颗粒沉降、零耗能的磁流变阻尼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它包括工作缸体、左端盖模块、右端盖模块、活塞模块、磁流变液和工作间隙;所述左端盖模块、所述右端盖模块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缸体的两端,所述活塞模块装设于所述工作缸体的内部。
[0005]本发明的工作缸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左端盖模块包括左端盖本体、装设于所述左端盖本体内侧的左端盖磁铁、装设于所述左端盖磁铁上的左端盖保护层;所述右端盖模块包括右端盖本体、设于所述右端盖本体中心处的轴承孔、装设于所述轴承孔内的直线轴承、装设于所述右端盖本体内侧的右端盖磁铁、装设于所述右端盖磁铁上的右端盖保护层;所述活塞模块包括活塞、活塞杆、开设于所述活塞上的内径渐变的渐变节流孔、活塞左磁铁、活塞右磁铁、装设于所述活塞左磁铁上的活塞左保护层、装设于所述活塞有磁铁上的活塞右保护层。
[0006]本发明的活塞杆一端设有所述活塞,另一端通过所述右端盖保护层、所述右端盖磁铁和所述直线轴承,伸到所述工作缸体的外部;所述渐变节流孔的左端入孔内径较大,右端入孔内径较小;所述左端盖本体上装设有平行于所述活塞杆的节流柱;所述节流柱的直径介于所述渐变节流孔内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所述活塞模块将充满所述磁流变液的所述工作缸体分割为流变液左室和流变液右室;所述活塞的直径等于所述工作缸体的内径;所述节流柱的外周壁与所述渐变节流孔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组成了所述磁流变液流动的工作间隙。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设有节流柱和渐变节流孔,节流柱的直径介于所述渐变节流柱内径之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活塞模块运动时,工作间隙随着改变,相应的阻尼力也发生变化;本发明还设有左端盖磁铁、活塞左磁铁、活塞右磁铁和右端盖磁铁,确保工作缸体内部空间始终处于磁场中,防止了磁流变液中悬浮颗粒的沉降。由此可知,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变工作间隙实现了零电流阻尼可调,改善了磁流变液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原理图。
[0009]图2是本发明的活塞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I一工作缸体;2—左端盖t旲块;21—左端盖本体;22—左端盖磁铁;23—左端盖保护层;24—节流柱;3—右端盖模块;31—右端盖本体;32—直线轴承;33—右端盖磁铁;34—右端盖保护层;35—轴承孔;4一活塞模块;41 一活塞;42—活塞杆;43—活塞左磁铁;44一活塞左保护层;45—活塞右磁铁;46—活塞右保护层;47—渐变节流孔;51—流变液左室;52—流变液右室;53—工作间隙;6—磁流变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工作缸体1、左端盖模块2、右端盖模块3、活塞模块4、磁流变液6和工作间隙5 ;左端盖模块2、右端盖模块3分别装设于工作缸体I的两端,活塞模块4装设于工作缸体I的内部。
[0013]参见图1和图2所示,工作缸体I为空心圆柱体;左端盖模块2包括左端盖本体21、装设于左端盖本体21内侧的左端盖磁铁22、装设于左端盖磁铁22上的左端盖保护层23 ;右端盖模块3包括右端盖本体31、设于右端盖本体31中心处的轴承孔35、装设于轴承孔35内的直线轴承32、装设于右端盖本体31内侧的右端盖磁铁33、装设于右端盖磁铁33上的右端盖保护层34 ;活塞模块4包括活塞41、活塞杆42、开设于活塞41上的内径渐变的渐变节流孔47、活塞左磁铁43、活塞右磁铁45、装设于活塞左磁铁43上的活塞左保护层44、装设于活塞有磁铁45上的活塞右保护层46 ;活塞杆42 —端设有活塞41,另一端通过右端盖保护层34、右端盖磁铁33和直线轴承32,伸到工作缸体I的外部。
[0014]渐变节流孔47的左端入孔内径较大,右端入孔内径较小;左端盖本体21上装设有平行于活塞杆42的节流柱24 ;节流柱24的直径介于渐变节流孔47内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活塞模块4将充满磁流变液6的工作缸体I分割为流变液左室51和流变液右室52 ;活塞41的直径等于工作缸体I的内径;节流柱24的外周壁与渐变节流孔47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组成了磁流变液6流动的工作间隙53。
【主权项】
1.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缸体(I)、左端盖模块(2 )、右端盖模块(3 )、活塞模块(4 )、磁流变液(6 )和工作间隙(5 );所述左端盖模块(2)、所述右端盖模块(3)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缸体(I)的两端,所述活塞模块(4)装设于所述工作缸体(I)的内部;所述工作缸体(I)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左端盖模块(2 )包括左端盖本体(21)、装设于所述左端盖本体(21)内侧的左端盖磁铁(22)、装设于所述左端盖磁铁(22)上的左端盖保护层(23);所述右端盖模块(3)包括右端盖本体(31)、设于所述右端盖本体(31)中心处的轴承孔(35)、装设于所述轴承孔(35)内的直线轴承(32)、装设于所述右端盖本体(31)内侧的右端盖磁铁(33)、装设于所述右端盖磁铁(33)上的右端盖保护层(34 );所述活塞模块(4 )包括活塞(41)、活塞杆(42 )、开设于所述活塞(41)上的内径渐变的渐变节流孔(47)、活塞左磁铁(43)、活塞右磁铁(45)、装设于所述活塞左磁铁(43)上的活塞左保护层(44 )、装设于所述活塞有磁铁(45 )上的活塞右保护层(46 );所述活塞杆(42 ) —端设有所述活塞(41),另一端通过所述右端盖保护层(34)、所述右端盖磁铁(33)和所述直线轴承(32),伸到所述工作缸体(I)的外部;所述渐变节流孔(47)的左端入孔内径较大,右端入孔内径较小;所述左端盖本体(21)上装设有平行于所述活塞杆(42)的节流柱(24);所述节流柱(24)的直径介于所述渐变节流孔(47)内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所述活塞模块(4 )将充满所述磁流变液(6 )的所述工作缸体(I)分割为流变液左室(51)和流变液右室(52);所述活塞(41)的直径等于所述工作缸体(I)的内径;所述节流柱(24)的外周壁与所述渐变节流孔(47)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组成了所述磁流变液(6)流动的工作间隙(5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单杆变节流孔无源双控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属于变阻尼磁流变液仪器领域。它包括工作缸体、左端盖模块、右端盖模块、活塞模块、磁流变液和工作间隙;左端盖模块、右端盖模块分别装设于工作缸体的两端,活塞模块装设于工作缸体的内部;活塞模块包括活塞、活塞杆、开设于活塞上的内径渐变的渐变节流孔、活塞左磁铁、活塞右磁铁、活塞左保护层、活塞右保护层;活塞的直径等于工作缸体的内径;节流柱的外周壁与渐变节流孔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组成了磁流变液流动的工作间隙。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紧凑合理、变工作间隙、无颗粒沉降、零耗能的磁流变阻尼器。
【IPC分类】F16F9/50, F16F9/53, F16F9/32
【公开号】CN105065556
【申请号】CN201510427112
【发明人】班书昊, 李晓艳, 胡爱萍, 蒋学东, 谭邹卿, 席仁强
【申请人】常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