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2964阅读:1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阻尼器,通常包括轴壳、轴壳内设有轴芯,轴芯套接于轴壳内,能够相对于轴壳旋转。轴芯的侧面和轴壳内侧壁之间设有叶片,轴壳内充有阻尼液,轴芯上设有筋条,将轴壳内分为不同的腔。轴壳相对于轴芯旋转时,叶片起调节作用,使一个方向的旋转阻尼液流动快,另一方向的旋转阻尼液流动困难,从而起到一方向低阻力快速打开,另一方向阻尼作用。在马桶盖板的打开和盖上尤其有用。

但现有的阻尼器,一般需要一定的尺寸,才能使轴芯筋条、轴壳的厚度保持在足够的尺寸范围内不易损坏。因此,现有结构的阻尼器,难以应用于小直径的阻尼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尼器,包括轴壳(1)和轴芯(3)、所述的轴芯(3)一端插接于轴壳(1)内并可相对于轴壳(1)旋转,轴壳内壁设有至少一内凸条(1-3),轴芯外壁设有至少一分隔筋条(3-3),轴壳内充有阻尼液,还包括至少一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2) 设于轴芯(3)的端部,且能相对于轴芯(3)旋转,所述的叶片(2)的端面和轴芯(3) 的端面之间相对旋转时,具有至少一封闭位置和至少一打开位置。

在封闭位置,在封闭位置,所述的叶片(2)的端面和轴芯(3)的端面之间的液体通道面积最小,阻尼液相对难以从轴芯分隔筋条(3-3)的一侧流向另一侧;在打开位置,所述的叶片(2)的端面和轴芯(3)的端面之间的液体通道面积增大,阻尼液相对容易从轴芯分隔筋条(3-3)的一侧流向另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轴壳内壁设有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内凸条(1-3);轴芯外壁设有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分隔筋条(3-3)。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叶片(2)的轴线和轴芯(3)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且能相对于轴芯(3)同轴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轴芯(3)的前端设有一转轴(3-5),所述的叶片具有一中央孔(2-2),所述转轴(3-5)插接于中央孔(2-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轴芯(3)的前端设有止位挡筋(3-4),叶片(2)的后端设有限位凹槽(2-3),所述的止位挡筋(3-4)插接于限位凹槽(2-3)内并能够在限位凹槽(2-3)的侧壁之间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轴芯3的分隔筋条(3-3)的前端面边缘和侧面之间设有一端部过油槽(3-7)。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叶片(2)包括圆环形状的本体(2-1),本体(2-1) 中央为中央孔(2-2),沿着后端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凹槽(2-3);本体(2-1)侧面沿径向延伸对称设有一对凸起(2-6),凸起(2-6)端面和侧面之间设有叶片过油槽(2-7)。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轴芯(3)包括一盖体(3-1),盖体(3-1)的前端面设有轴芯过油槽(3-6)。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轴壳(1)的底部后端设有轴壳过油槽(1-2)。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器,该阻尼器的叶片设计在轴芯的轴向方向前端,盖板打开或关闭时通过阻尼油对叶片的作用力及轴芯未端的止位来控制叶片的打开和关闭,这与其它现有的两片式阻尼器不同,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增加轴壳壁厚,轴芯筋条粗度,使轴壳轴芯的强度大为增加,结构简洁,更适合于小直径阻尼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轴芯和叶片的配合示意图,第一方向;

图6为轴芯和叶片的配合示意图,此时关闭,第一方向;

图7为图6的截面示意图,增加轴壳;

图8为轴芯和叶片的配合示意图,第二方向;

图9为轴芯和叶片的配合示意图,此时关闭,第一方向;

图10为图9的截面示意图,增加轴壳;

图11为轴壳和轴芯的配合示意图之一;

图12为轴壳和轴芯的配合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阻尼器,包括轴壳1、叶片2和轴芯3。此外还包括垫片4、密封圈5和端盖6。

其中,轴壳1为圆筒形,外壁表面沿轴向设有凸筋1-1,以和马桶盖板或座圈的套筒配合,同步转动。轴壳1的一端封闭(在以下描述中,以此端方向为前端),另一端设开口(在以下描述中,以此端方向为后端),内壁轴对称设有一对轴向延伸的内凸条1-3,封闭端的内部中央设有转轴固定孔1-4,转轴固定孔1-4旁对称地沿圆周方向设一对轴壳过油槽1-2,所述的过油槽1-2一端深,另一端浅,中间过渡。

参见图2,轴芯3安装于轴壳1的腔体内。轴芯3靠近一端处环设有盖体3-1,盖体 3-1的后端为暴露于轴壳1外的柄部3-2,柄部3-2通常设计为非圆形状。轴芯3前端插接于轴壳1内,其侧面设有轴向方向延伸的分隔筋条3-3,分隔筋条3-3的侧面和轴壳1 的内侧壁接触,以使轴壳1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腔;在本实施例中,该筋条3-2为两条,沿轴向对称设置。筋条3-3的前端面边缘和侧面之间设有一端部过油槽3-7,同时参见图 11和图12,盖体3-1沿底面的圆周方向对称设有一对轴芯过油槽3-6。靠近筋条3-2的前端面上沿轴向设有止位挡筋3-4,端面上还沿轴向延伸设转轴3-5。

参见图3和图4,叶片2包括圆环形状的本体2-1,本体2-1中央为中央孔2-2,沿着后端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凹槽2-3,每个限位凹槽2-3沿圆周方向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止位侧壁2-4和第二止位侧壁2-5。本体2-1侧面沿径向延伸对称设有一对凸起2-6,凸起2-6 端面和侧面之间设有叶片过油槽2-7。

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如下,参见图1、图11和图12,先将叶片2套接于轴芯3的转轴 3-5上,其中,设有限位凹槽2-3的端面朝向轴芯3的盖体3-1的一侧,轴芯3的两个止位挡筋3-4分别插入于叶片2的两个限位凹槽2-3内。然后将转轴3-5的端部插接于轴壳 1的转轴固定孔1-4中,在轴壳中注入阻尼液(如阻尼油)后,依次装上垫片4、密封圈 5和端盖6进行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如下:

参见图5至图7,盖板下落时:盖板转轴孔带动轴壳1如图7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受压腔内a阻尼油受挤压,阻尼油的作用力使叶片如图5箭头方向旋转,至轴芯3的止位挡筋3-4的一侧和叶片2的限位凹槽的第一止位侧壁2-4相贴合时,此时,叶片2的端面和轴芯3的端面重叠闭合,叶片关闭,如图6所示,从而与轴壳形成相对紧密的受压腔a(见图7),阻尼油只能从细小间隙中缓慢挤入非受压腔b,从而实现盖板缓慢下落。

参见图8至图10,盖板打开时:盖板转轴孔带动轴壳1如图10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受压腔内d阻尼油受挤压,阻尼油的作用力使叶片如图8箭头方向旋转,至轴芯3的止位挡筋3-4的另一侧和和叶片2凹槽的第二止位侧壁2-5相贴合时,此时,叶片2的端面和轴芯3的端面错开,叶片打开如图9所示,受压腔d与非受压腔c内形成较大过油通道,阻尼油可快速的从受压腔d流向非受压腔c内,从而盖板可以很轻松的被打开。

图11的轴芯过油槽3-6以及图12轴壳过油槽1-2增加打开后端的过油能力,使打开更加轻松。其中,轴芯过油槽3-6和轴壳1的内凸条1-3配合,而轴壳过油槽1-2是和叶片2配合。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叶片2也可以设在轴芯3的中部,或靠近后端。这应视为等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