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牙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107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螺牙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螺牙护套,尤其是一种用以避免螺丝的螺牙在螺合至螺孔时产生崩坏的螺牙护套。
【背景技术】
[0002]请参照图1,其是一种现有的螺牙护套8的仰视图。该现有的螺牙护套8由一线材连续卷绕形成,该螺牙护套8包含一螺旋部81及一尾部82,该螺旋部81为该线材卷绕形成中空筒状螺旋结构的部位,该尾部82连接该螺旋部81的末端,且该尾部82朝该螺旋部81的中心延伸。据此,可由一工具夹持住该螺牙护套8的尾部82,以将该螺牙护套8的螺旋部81逐渐螺合锁入一基座的螺孔中,供一螺丝再螺合锁入该螺旋部81中。
[0003]又,一缺角83挖设于该螺旋部81的底端面,使该螺旋部81在设有该缺角83处形成结构强度较弱的部位。如此一来,在工具将该螺牙护套8的螺旋部81螺入对应的螺孔中的后,可直接由该工具对该尾部82施予一冲击力,使该螺旋部81在该缺角83处产生断裂,令该尾部82与该螺旋部81分离,以去除该尾部82。
[0004]然而,该螺牙护套8的缺角83是设置于该螺旋部81的底端面,但施于该尾部82的冲击力却是从未开设该缺角83的表面施力,使该螺旋部81并不容易在该缺角83处产生断裂,故操作时需大力或多次冲击该尾部82,造成操作不易的问题。再者,该现有的螺牙护套8并不具有「退出」的结构,因此当该螺牙护套8的尾部82被去除的后,该螺牙护套8就无法从对应的螺孔中退出,例如遇及需要更换卡掣于螺孔中的螺牙护套8时(例如卡掣于螺孔中的螺牙护套8发生锈蚀现象时),则十分困扰。
[0005]请参照图2,其是另一种现有的螺牙护套9的仰视图。该现有的螺牙护套9由一线材连续卷绕形成,该螺牙护套9包含一螺旋部91及二缺槽92,该螺旋部91为该线材卷绕形成中空筒状螺旋结构的部位,该螺旋部91的末端在断面周缘修磨形成一圆角911,该螺旋部91的头端也同。其中一缺槽92设于该螺旋部91的末端,另一缺槽92则设于该螺旋部91的头端。各该缺槽92的开口朝向该螺旋部91的中心,且各该缺槽92具有一抵接壁921,该抵接壁921概与该螺旋部91的内周缘正交。
[0006]据此,使用该现有的螺牙护套9时,可由一工具伸入设于该螺旋部91末端的缺槽92,并抵接该缺槽92的抵接壁921,以将该螺牙护套9的螺旋部91逐渐螺合锁入一基座的螺孔中,供一螺丝再螺合锁入该螺旋部91中。或是由该工具伸入设于该螺旋部91头端的缺槽92,并抵接该缺槽92的抵接壁921,以将该螺牙护套9的螺旋部91逐渐从该基座的螺孔中退出。
[0007]然而,该现有的螺牙护套9虽能使螺合于螺孔中的螺牙护套9得以反向退出,但由于工具仅能由各该缺槽92中小面积的抵接壁921驱使该螺旋部91螺入或退出对应的螺孔,加上该螺旋部91在设有该缺槽92处会形成结构强度较弱的部位,因此工具施于该螺牙护套9的驱动力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使该螺牙护套9只能被螺合至内径与该螺牙护套9外径相等或略小的螺孔中,以致该螺牙护套9与螺孔之间仅具有极小的径向外扩支撑力。是以,该螺牙护套9与螺孔之间的结合稳固性不佳,易于退出该螺丝时,连同该螺牙护套9都被一并从螺孔中退出,从而需要重新进行将该螺牙护套9螺入螺孔中的动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0008]再者,为避免该螺旋部91在螺入或退出的过程中摩擦螺孔内壁,该螺旋部91在其末端及头端都设有该圆角911,以确保工具能顺利带动该螺牙护套9螺入或退出对应的螺孔。但是,设于该螺旋部91末端及头端的该二圆角911需经过额外的修磨加工方可成型,故该螺牙护套9还具有制造不易的问题。
[0009]有鉴于此,现有的螺牙护套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牙护套,可借助连接于螺旋部末端的尾部,而易于将该螺旋部螺入螺孔中,在确保该螺旋部与螺孔可紧密结合之前提的下,使该尾部能在不需要时被轻易地去除。
[0011]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螺牙护套,在螺入螺孔后还可以反向退出,且不需要在螺旋部的断面周缘修磨圆角,以简化制程。
[0012]本发明的螺牙护套,包含:一螺旋部,该螺旋部为呈中空筒状的螺旋结构,该螺旋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尾部,该尾部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该尾部的第三端连接该螺旋部的第二端,该尾部的第四端投影于该螺旋部的中空部位;及一侧向凹缺,该侧向凹缺开设于该尾部与该螺旋部的连接处,且该侧向凹缺位于该连接处的转折内侧。
[0013]上述螺牙护套是由一线材卷绕形成,该线材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该线材的头端为该螺旋部的第一端,该线材的末端为该尾部的第四端;该线材在该螺旋部形成一内径端缘及一外径端缘,该线材在该尾部具有延伸自该内径端缘的一内侧端缘,及延伸自该外径端缘的一外侧端缘。
[0014]其中,该侧向凹缺具有一第一壁及一第二壁,该第一壁设于该螺旋部,该第一壁由该线材的内径端缘朝外径端缘延伸,该第二壁设于该尾部,该第二壁由该线材的内侧端缘朝外侧端缘延伸,该第一壁及第二壁的一端相连接,且该线材的线径在该第一壁与第二壁的连接处达最小值。
[0015]此外,该螺牙护套还可另设有一勾持缺槽,该勾持缺槽邻近该螺旋部的第一端而远离该螺旋部的第二端,且该勾持缺槽开设于该线材的内径端缘。
[0016]其中,该勾持缺槽具有一勾抵壁及一导引壁,该勾抵壁及导引壁的一端均位于该线材的内径端缘,该勾抵壁由该线材的内径端缘朝外径端缘延伸,该勾抵壁及导引壁的另一端相连接;一基准面通过该线材的径向截面及该勾抵壁位于该内径端缘的一端,该勾抵壁与该导引壁的连接处位于该基准面与该线材的头端之间。
[0017]上述的螺牙护套,是以该螺旋部螺合至一螺孔,并供一螺丝螺合,其中,该线材圈的径向截面外侧与该螺孔的内螺纹相匹配,该线材的径向截面内侧与该螺丝的外螺纹相匹配呈菱形。
[0018]据此,本发明的螺牙护套,可确保该螺旋部与螺孔紧密结合,且该尾部能在不需要时被轻易地去除,达到提升使用便利性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螺牙护套还可以在螺入螺孔后还能反向退出,且不需要额外在螺旋部的断面周缘修磨圆角,有助制程的简化,并据以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 一种现有的螺牙护套的仰视图。
[0020]图2:另一种现有的螺牙护套的仰视图。
[0021]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底部朝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与所欲结合的基座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依图5中6-6剖线方向所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本发明一实施例由工具螺入螺孔时的实施示意图。
[0026]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由工具反向折断尾部时的实施示意图。
[0027]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结合至基座中并供螺丝螺合后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结合至基座中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依图10中11-11线方向所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本发明一实施例由工具从螺孔中旋出时的实施示意图。
[0031]图1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以截面呈菱形的线圈结合至螺孔中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32]【符号说明】
〔本发明〕
1螺旋部la 第一端 lb 第二端 lc 内径端缘 Id 外径端缘
2尾部2a 第三端 2b 第四端 2c 内侧端缘 2d 外侧端缘
3侧向凹缺31 第一壁
32第二壁
4勾持缺槽41 勾抵壁 42 导引壁
A 螺孔B 基座
C 通孔D1 外径
D2 节径F 基准面
Η 头部L 被锁件
Ρ1、Ρ2螺距S 螺丝
Τ 外螺纹部 〔现有技术〕
8螺牙护套81 螺旋部 82 尾部 83 缺角
9螺牙护套91 螺旋部 911 圆角 92 缺槽 921 抵接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其是本发明螺牙护套的一实施例。该螺牙护套大致上包含一螺旋部1、一尾部2及一侧向凹缺3,该尾部2连接该螺旋部1的一端,该侧向凹缺3设于该尾部2与该螺旋部1的连接处。
[0034]请参照图3、5,该螺旋部1为呈中空筒状的螺旋结构,该螺旋部1具有一第一端la及一第二端lb。该螺旋部1可用以结合至一基座B的螺孔A中。该螺孔A具有内螺纹,该螺旋部1的螺距PI (pitch)概与该螺孔A的内螺纹的螺距P2相同。当该线圈的截面呈圆形时,该螺旋部1的外径D1可以大于或等于该螺孔A的内螺纹的节径D2(pitchdiameter ;即,内螺纹的大径与小径的平均值);其中较佳为大于,使该螺旋部1结合至该螺孔A中的后,该螺旋部1能被径向压缩,以对该螺孔A产生一径向外扩支撑力,使该螺旋部1能较紧密地结合于该螺孔A中。
[0035]请参照第3、4图,该尾部2具有一第三端2a及一第四端2b,该尾部2的第三端2a连接该螺旋部1的第二端lb,该尾部2的第四端2b投影于该螺旋部1的中空部位。在本实施例中,该螺牙护套是由一线材卷绕形成,该线材具有一头端及一末端,该线材的头端为该螺旋部1的第一端la,该线材的末端为该尾部2的第四端2b。请参照图6,该线材在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