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转矩主动分配能力的断开全轮驱动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4126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具有转矩主动分配能力的断开全轮驱动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涉及具有转矩主动分配能力的断开全轮驱动(AWD)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0003]美国专利N0.8795126公开了一种全轮驱动传动系统,具有用于将后传动系统从车辆动力系统选择性地断开的装置。在后传动系统被断开时,该布置提供提高的燃料经济性,并且在后传动系统被连接时,提供改善的牵引力。
[0004]美国专利N0.8663051公开了一种用于前轮驱动车辆的电驱动的后传动模块(electrically-driven rear drive module)。后传动模块的一些示例能够被操作以提供推进动力,或替代地使用被称为转矩主动分配(torque-vectoring)的技术辅助控制车辆。
[0005]我们已经发现,提供具有转矩主动分配能力的用于全轮驱动车辆的断开传动系统部件将是被期望的。

【发明内容】

[0006]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概述,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其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0007]在一种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传动系统部件,具有外壳、输入小齿轮、齿圈、差速组件、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旋转联接器和转矩主动分配系统。所述外壳限定腔室。输入小齿轮被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且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齿圈被接收在所述腔室中并且围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设置。所述齿圈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所述差速组件具有差速箱、第一差速输出构件和第二差速输出构件。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驱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差速输出构件和第二差速输出构件。所述旋转联接器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设置。所述第一部分联接到所述齿圈以共同旋转。所述第二部分联接到所述差速箱以共同旋转。所述旋转联接器被配置为在所述齿圈和所述差速箱之间选择性地传输旋转动力。所述转矩主动分配系统具有带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变速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行星齿圈、第一行星齿轮架、第一太阳齿轮和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圈固定地联接到所述外壳。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旋转联接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围绕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由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架可旋转地支撑并且与所述第一行星齿圈和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二行星齿圈、第二行星齿轮架、第二太阳齿轮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圈围绕所述第一输出轴可旋转地设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旋转联接器的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围绕所述第一输出轴设置并且联接到所述第一太阳齿轮以围绕所述第二轴线共同旋转。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被支撑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架上用于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二行星齿圈和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
[0008]在另一种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传动系统部件,包括外壳、输入小齿轮、齿圈、差速组件、第一半轴、第一联接器和变速器。所述输入小齿轮被接收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能够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齿圈被接收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能够围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齿圈与所述输入小齿轮啮合。所述差速组件被接收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轴线旋转。所述差速组件具有差速箱、第一差速输出部和第二差速输出部。所述第一半轴联接到所述第一差速输出部以随之旋转。所述第一联接器被配置为将所述差速箱选择性地联接到所述齿圈以共同旋转。所述第一联接器具有联接到所述齿圈以共同旋转的第一部分和联接到所述差速箱以共同旋转的第二部分。所述变速器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能够选择性地操作以将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矩施加到所述第一联接器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半轴。
[0009]根据在此提供的描述,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本概述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0]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例示所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是全部可能的实现,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11]图1是具有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示例性传动系统部件的车辆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一部分的放大视图,更详细地例示传动系统部件;和
[0013]图3是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第二传动系统部件的示意图。
[0014]在全部若干附图中,相应附图标记表示相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附图中的图1,示例性车辆8被例示为包括根据本公开教导构造的示例性传动系统部件10。车辆8的结构在其它方面也可以是常规的,并且可以包括动力系统12和传动系统14。动力系统12可包括推进动力源,诸如内燃机和/或电动马达,以及任何所需的齿轮传动装置(即变速器)、离合器和/或变矩器。传动系统14可包括主车桥20、动力输出单元(PTU) 22、传动轴24和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构成次车桥的传动系统部件10。主车桥20可由动力系统12持久驱动,并且常规地可包括差速组件30。PTU 22可被配置为将旋转动力经由传动轴24传输到传动系统部件10。PTU 22可被配置为在全时基础上传输旋转动力,或者可被配置为在根据需要/所需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离合器或者其它类型的旋转联接器来传输旋转动力,所述离合器或者其它类型的旋转联接器可被选择性地操作,以允许或者中断旋转动力的传输。
[0016]参见图1和2,传动系统部件10可包括外壳40、输入小齿轮42、齿圈44、差速组件46、分别的第一输出轴48和第二输出轴50、旋转联接器52和转矩主动分配模块54。外壳40可限定腔室60,输入小齿轮42、齿圈44、差速组件46和旋转联接器52可被接收在该腔室60中。
[0017]输入小齿轮42可由外壳40支撑以围绕第一轴线62旋转。输入小齿轮42可联接到传动轴24以共同旋转。
[0018]齿圈44可由外壳40支撑,以围绕可横向于第一轴线62的第二轴线64旋转。齿圈44可与输入小齿轮42啮合。
[0019]差速组件46可包括差速箱68、分别的第一差速输出构件70和第二差速输出构件72以及用于将旋转动力从差速箱68传输到第一差速输出构件70和第二差速输出构件72同时允许第一差速输出构件70和第二差速输出构件72之间的速度差分的装置。差速箱68可由外壳40支撑,以围绕第二轴线64旋转。第一差速输出构件70和第二差速输出构件72可被接收在差速箱68中,并围绕第二轴线64可旋转地设置。动力传输装置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类型的机构,诸如一个或者多个离合器或差速齿轮传动装置。在所提供的具体示例中,动力传输装置包括差速齿轮传动装置,该差速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十字销80、多个小斜齿轮82和分别的第一侧齿轮84和第二侧齿轮86。十字销80可大致垂直于第二轴线64被固定地安装到差速箱68。小斜齿轮82可以被可旋转地接收在十字销80上,并被设置在差速箱68中。第一侧齿轮84和第二侧齿轮86可被接收在差速箱68中,并围绕第二轴线64可旋转地设置。第一侧齿轮84和第二侧齿轮86均可与小斜齿轮82啮合,并且可被联接以随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