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206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络、矿井供水网络等领域,为了对水位进行控制,通常需要为管网配置水位控制机构,用于在水位接近预设高度值时控制进水流量或者关闭进水管路。对于现代管网来说,水位控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管网运行的工况是否正常,故开发具有合理结构的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对改善供水网络的工况、保护管网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均较高的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和旁通管道;按照介质流向,主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游管道、第一三通管道、关断阀、过滤器、电控控制阀、关断阀和下游管道,下游管道连接至水箱的内腔,在水箱的内壁还设有水位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电控控制阀和水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按照介质流向,旁通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橡胶接头、第二连接管道、关断阀和第三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连接至第一三通管道的第三接口,第三连接管道连接至水箱的内腔。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将水位传感器与电控控制阀相结合,通过水位传感器对水箱液位的测量控制电控控制阀的开启程度,从而控制进水流量和管网的通断,控制精度高、响应迅速。过滤器的设置保证了流经电控控制阀的水质清洁,提升了电控控制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堵塞等事故而降低了维修维护的频度,也就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多个关断阀的设置提升了管道结构维修维护时的便捷性,在管网内水压异常时通过控制关断阀对过滤器、电控控制阀等部件提供保护。
[0006]优选地:在第一三通管道和下游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
[0007]优选地:在各关断阀上均设置有电动执行器,各电动执行器以及各压力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第一三通管道;2、压力表;3、关断阀;4、过滤器;5、电控控制阀;6、水位传感器;7、下游管道;8、第二连接管道;9、橡胶接头;10、第一连接管道;12、第三连接管道;13、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1]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管道和旁通管道。
[0012]按照介质流向,主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游管道11、第一三通管道1、关断阀3、过滤器4、电控控制阀5、关断阀3和下游管道7,下游管道7连接至水箱13的内腔,在水箱13的内壁还设有水位传感器6。
[0013]还包括控制器,电控控制阀5和水位传感器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按照介质流向,旁通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10、橡胶接头9、第二连接管道8、关断阀3和第三连接管道12,第一连接管道10连接至第一三通管道I的第三接口,第三连接管道12连接至水箱13的内腔。橡胶接头9可降低振动及噪声,并可对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管道热胀冷缩起补偿作用。
[0015]电控控制阀5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本申请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784309U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包括主阀,主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上阀体的上端设有中心导孔,其顶端设有阀盖,在上阀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管路接口。下阀体的两端设有用于连接上游管路和下游管路的法兰,其内部相应地设有高压区和低压区,两者的交界处设有圆筒状的阀座,阀座上通过多个支撑体设有定位座,该定位座上设有中心导孔,在下阀体高压区和低压区的侧壁上还设有管路接口。
[0016]还包括关闭系统,该系统包括上端和下端分别穿过上阀体和下阀体上中心导孔的阀杆,在阀杆上由上至下依次穿设有膜片和工字形体,膜片和工字形体采用上夹板和下夹板固定于阀杆中部,膜片的边缘夹设于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工字形体的下表面边缘处设有与阀座上边缘配合的密封垫。当密封垫抵住阀座,下阀体的高压区和低压区被分离。
[0017]在上夹板和上阀体之间设置弹簧,可以对关闭系统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0018]还包括汇集在一起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一管路连接至下阀体高压区的管路接口,第二管路连接至上阀体的管路接口,第三管路连接至下阀体低压区的管路接口。
[0019]还包括电磁阀,电磁阀安装在第三管路上,电磁阀与与控制器电连接。水位传感器6可以选取为公知的浮球式液位传感器和静压式液位传感器,采用浮球式液位传感器时,水位高度的范围由浮球达到的高点和低点确定;采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时,传感器数量为两个,水位高度的范围由两个传感器的具体位置确定。
[0020]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管道内的水压进行测定和显示,在第一三通管道I和下游管道7上还设有压力表2。
[0021]实际配置中,各关断阀3可以选取为手动控制型关断阀,通过人工控制关断和开启。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整个管道结构运行控制的可操作性和自动化程度,在各关断阀3上均设置有电动执行器。
[0022]还包括控制器,各电动执行器以及各压力表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3]控制器从压力表收集管网内的压力值,通过分析上述压力值,判断管道结构内的工况,当发生异常情况如过滤器4、电控控制阀5故障导致上游介质和下游介质的压力突变时,控制器通过控制各关断阀3的开启和关断,将各部件进行隔离保护。
【主权项】
1.一种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和旁通管道;按照介质流向,主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游管道(11)、第一三通管道(1)、关断阀(3)、过滤器(4)、电控控制阀(5)、关断阀(3)和下游管道(7),下游管道(7)连接至水箱(13)的内腔,在水箱(13)的内壁还设有水位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器,电控控制阀(5)和水位传感器(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按照介质流向,旁通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10)、橡胶接头(9)、第二连接管道(8)、关断阀(3)和第三连接管道(12),第一连接管道(10)连接至第一三通管道(I)的第三接口,第三连接管道(12)连接至水箱(13)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三通管道(I)和下游管道(7)上均设有压力表(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各关断阀(3)上均设置有电动执行器,各电动执行器以及各压力表(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式水位控制管道结构。包括主管道和旁通管道;按照介质流向,主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游管道(11)、第一三通管道(1)、关断阀(3)、过滤器(4)、电控控制阀(5)、关断阀(3)和下游管道(7),下游管道(7)连接至水箱(13)的内腔,在水箱(13)的内壁还设有水位传感器(6),还包括控制器,电控控制阀(5)和水位传感器(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按照介质流向,旁通管道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10)、橡胶接头(9)、第二连接管道(8)、关断阀(3)和第三连接管道(12),第一连接管道(10)连接至第一三通管道(1)的第三接口,第三连接管道(12)连接至水箱(13)的内腔。
【IPC分类】F16K31-02
【公开号】CN204420263
【申请号】CN201420496787
【发明人】周征
【申请人】天津市易泰柯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