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减速器轴承转动扭矩及主被动齿轮副齿侧间隙调整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119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高了调整的精度以及检测的精度。
[0032]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装置20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3]如图1所示,整个调整装置由机架组件10支撑,该机械组件包括一个支撑主减速器40的工作台11,以及用于滑动装配调整装置20的一个竖直滑轨12。调整装置20即可在竖直滑轨12上滑动。在不需要使用调整装置20时,可以将调整装置20向上滑动,当需要时,可以将调整装置20下滑到所需的位置。具体的,继续参考图1及图2,其中,机架组件10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30,且该第一驱动气缸30的活塞杆与调整组件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气缸30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驱动调整装置20在竖直方向的滑动。
[0034]一并参考图2,图2示出了调整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该调整装置20包括一个滑动装配在竖直滑轨12的上箱体21,还包括滑动装配在上箱体21的被动齿轮锁紧装置22及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其中,被动齿轮锁紧装置22用于将被动齿轮锁紧,而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用于旋转调整螺母,从而改变调整螺母的位置,以实现对主减速器轴承转动扭矩以及主被动齿轮副齿侧间隙的调整。
[0035]具体的,继续参考图2,该被动齿轮锁紧装置22包括:锁紧气缸223,锁紧气缸223滑动装配在上箱体21 ;锁紧气缸223的活塞杆固定有第一夹紧块221,锁紧气缸223的缸体上固定有用于卡装在被动齿轮的齿间的第二夹紧块222。其中,锁紧气缸223滑动装配在上箱体21上,并且,在主减速器40放置在平台上时,两个夹紧块分别位于被动齿轮的两侦牝当需要夹紧被动齿轮时,将上箱体21下滑,使得两个夹紧块分别位于被动齿轮的两侧,锁紧气缸223的活塞杆收缩,从而使得第一夹紧块221与第二夹紧块222相向运动,由于锁紧气缸223滑动装配在上箱体21上,从而保证第一夹紧块221及第二夹紧块222之间的距离在收缩时,两个夹紧块能够分别与被动齿轮的两侧抵压接触。其中,第一夹紧块221抵压在被动齿轮没有齿的一侧,第二夹紧块222抵压在有齿的一侧,并且,第二夹紧块222具有与被动齿轮的齿相配合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插入到被动齿轮的齿间,从而保证第一夹紧块221与第二夹紧块222在夹紧被动齿轮后,保证被动齿轮不会转动。此外,对于锁紧气缸223与上箱体21之间的滑动装配关系,具体为:上箱体21上设置有第一水平滑轨,锁紧气缸223滑动装配在该第一水平滑轨上,并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
[0036]继续参考图2,其中的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为两个,且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对称设置在上箱体21上,并位于被动齿轮锁紧装置22的两个夹紧块的两侧。该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的结构相同,以其中的一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为例进行说明。该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包括:滑动装配在上箱体21并可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座231,固定在滑座231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拨盘236,第一拨盘236上设置有用于卡装在调整螺母上的两个插销237。其中的滑座231在与上箱体21的滑动装配具体为:上箱体21上设置有第二水平滑轨212,且该第二水平滑轨212位于第一水平滑轨的下方,滑座231滑动装配在第二水平滑轨212上,并且,为了避免滑座231滑出第二水平滑轨212,针对每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第二水平滑轨212上设置有位于每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两侧的限位块,如图2所示,两个限位块分别为第一限位块213及第二限位块214。从而限定了滑座231的滑动距离,避免滑轨滑出第二水平滑轨212而造成整个装置失效。对于其中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滑座231上的传动箱235 ;其中,传动箱235的输入侧设置有伺服电机232,传动箱235的输出端与第一拨盘236固定连接;其中,驱动装置通过减速器233及静态扭矩传感器234与传动箱235的输出端连接。在具体使用时,上箱体21向下滑动,同时,锁紧气缸223的活塞杆收缩将被动齿轮夹紧,之后,伺服电机232转动,通过传动箱235使得第一拨盘236缓慢的旋转伸出,直至第一拨盘236的插销237套装在调整螺母上,伺服电机232继续转动,从而使得插销237带动调整螺母旋转,改变调整螺母的位置,其中,在上述工作工程中,伺服电机232以较低的速度转动,同时,通过设置在伺服电机232输出轴上的静态扭矩传感器234检测调整螺母受到的扭矩,保证该扭矩符合设计要求。
[0037]一并参考图3,图3示出了驱动检测装置50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检测装置50还包括固定在机架组件10的两个第二驱动气缸52,设置在两个第二驱动气缸52之间的驱动模组51,其中,驱动模组51包括与每个第二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支撑座以及设置在支撑座内的伺服电机511,角度编码器设置在伺服电机511内并用于检测伺服电机511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且伺服电机511的输出轴连接有扭矩限制离合器512,扭矩限制离合器512连接有动态扭矩传感器513,且动态扭矩传感器513连接有挠性联轴器514,挠性联轴器514连接有机械主轴515,机械主轴515的输出端设置有拨盘516,拨盘516上设置有与主减速器40的主动齿轮法兰盘连接孔相配合的拔销517,在驱动检测装置50驱动主减速器40内的主被动齿轮副旋转时,拔销517插入到主动齿轮法兰盘连接孔内。
[0038]具体的,驱动检测装置50通过伺服电机511提供动力,该伺服电机511的输出轴依次连接有扭矩限制离合器512,动态扭矩传感器513、挠性联轴器514、机械主轴515以及第二拨盘516,在其具体使用时,第二拨盘516上的拔销517插入到主动齿轮连接法兰盘的连接孔内,以将驱动检测装置50与主减速器40连接,之后,伺服电机511开始转动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在检测主动齿轮扭矩时,将拔销517插入到上述连接孔内,并通过动态扭矩传感器513检测主减速器轴承转动扭矩,将该检测数据与设定的扭矩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扭矩是否符合要求。此时,设置的扭矩限制离合器512在动态扭矩传感器513受到扭矩大于设定值时脱开,避免动态扭矩传感器513被损坏。在检测完后,通过被动齿轮锁紧装置22将被动齿轮夹紧,伺服电机511低速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首先正转点动,使得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接触,在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接触后,伺服电机511反转点动,使得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另一个齿接触,并通过伺服电机511内的角度编码器来检测主动齿轮转过的角度。该角度即为主动齿轮在被动齿轮的两个齿之间转动的角度。应当理解的是,在检测时不仅限于上述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先反转后正转点动的方式,其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在上述检测过程中,为了提高检测的精度,通过检测被动齿轮不同位置的齿与主动齿轮之间的间隙。具体的,在检测完一次角度后,松开差速器,通过伺服电机511驱动主被动齿轮副转动120°,之后,夹紧差速器,再次通过上述正转及反转点动的驱动方式检测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的两个齿之间转动的角度。检测完后,再次将主被动齿轮副旋转120°,进行检测。并根据三次检测的角度平均计算主动齿轮与被动齿轮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0039]通过上述检测方式检测主被动齿轮副齿侧间隙以及主减速器轴承转动扭矩,当检测的齿间侧间隙或扭矩不符合要求时,控制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调整两个调整螺母的位置,并且在调整时,一个调整螺母向内旋转多少圈,另一个调整螺母即向外旋转同样的圈数。
[0040]此外,为了提高调整装置20的自动化程度,该调整装置20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被动齿轮锁紧装置22、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以及驱动检测装置50信号连接,并在接收到驱动检测装置50检测到的主减速器轴承转动扭矩及主被动齿轮副齿侧间隙值分别与设定的扭矩范围值及齿侧间隙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锁紧装置及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调整两个调整螺母的位置。
[0041]具体的,通过驱动检测装置50检测的结果,控制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确定调整螺母旋转的圈数,具体的,根据检测齿侧间隙与设定的齿侧间隙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调整螺母旋转的圈数,在控制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时,两个调整螺母旋转装置23的旋转方向相反。
[0042]为了方便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调整装置20的理解,下面详细说明其工作原理。
[0043]1、将主减速器40固定在工作台11 ;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