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差速器及汽车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76635阅读:来源:国知局
侧向靠近第一半轴14的 表面的方向倾斜。第一差速器壳13的内表面指的是第一差速器壳13上与第一半轴14相 对的表面,第一半轴14的表面则指的是第一半轴14的环形外表面。
[0047] 采用此种结构后,第一螺旋弹簧15通过第一弹簧座17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一摩擦 锥环18上,使得第一摩擦锥环18压紧第一差速器壳13。因此,可以合理地设计第一摩擦锥 环18的锥度,使得第一摩擦锥环18与第一差速器壳13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大幅度增加。
[0048] 同理地,为了强化前述技术效果,上述防滑差速器还可进一步包括套装于第二半 轴24上的第二摩擦锥环28,该第二摩擦锥环28的一侧抵接于第二弹簧座27,另一侧具有 与第二差速器壳23的内表面相贴合的第二锥形面,相对于第二半轴24的表面,第二锥形面 上靠近第二差速器壳23的一侧向靠近第二半轴24的表面倾斜。第二差速器壳23的内表 面指的是第二差速器壳23上与第二半轴24相对的表面,第二半轴24的表面则指的是第二 半轴24的环形外表面。
[0049] 前述的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均可设置为曲面,但为了便于加工,第一锥面和第二 锥面中的一者可设置为平面,或者两者均设置为平面。另外,当第一锥面和/或第二锥面为 锥面时,随着第一摩擦锥环18与第一差速器壳13、第二摩擦锥环28与第二差速器壳23之 间的磨损,第一摩擦锥环18和第二摩擦锥环28可以分别相对于第一半轴14和第二半轴24 移动,使得两者即使发生磨损仍旧可分别与第一差速器壳13和第二差速器壳23可靠接触, 继而更好地传递摩擦力矩。
[0050] 可选地,第一弹簧座17上朝向第一螺旋弹簧15的一侧具有第一限位环,第一螺旋 弹簧15位于该第一限位环的内侧。由于第一螺旋弹簧15套装于第一半轴14上后,其会相 对于第一半轴14出现晃动,而第一限位环则可限制第一螺旋弹簧15的晃动,使得第一螺旋 弹簧15能够更可靠地传递作用力。具体地,上述第一限位环可与第一弹簧座17 -体加工, 两者相互垂直。同理地,第二弹簧座27上朝向第二螺旋弹簧25的一侧具有第二限位环,第 二螺旋弹簧25位于第二限位环的内侧。
[0051] 依据上述技术构思,还可在第一输出法兰11上朝向第一螺旋弹簧15的一侧设置 第三限位环,第一螺旋弹簧15位于第三限位环的内侧,以此限定第一螺旋弹簧15另一端的 位置。同理地,第二输出法兰21上朝向第二螺旋弹簧25的一侧具有第四限位环,该第二螺 旋弹簧25位于第四限位环的内侧。
[0052] 采用上述各技术方案后,当车辆直行时,根据【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公式(2),转弯半 径R为无穷大,差速器的传动效率nDT为1,第一半轴齿轮16和第二半轴齿轮26之间没有 相对转动,由螺旋弹簧产生的摩擦力没有造成损耗。当车辆以最小转弯半径转弯时,根据公 式(2)可以看出,即使防滑差速器的效率很低,防滑差速器的传递效率仍然得到较高的数 值,如图4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滑差速器在车辆转弯时对动力传递的影 响不大。
[0053]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 案所描述的防滑差速器。由于上述防滑差速器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防滑差速器的汽 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54]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 一种防滑差速器,包括第一输出法兰、第二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固定的第 一半轴,以及与所述述第二输出法兰固定的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套装于第一差速器壳 内部,所述第二半轴套装于第二差速器壳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轴上套装第一螺旋 弹簧,所述第二半轴上套装第二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 输出法兰和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上,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 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一半轴上的 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为盘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旋弹簧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座作用于 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二半轴上的 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为盘状结构,所述第二螺旋弹簧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座作用于 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一半轴上的 第一摩擦锥环,所述第一摩擦锥环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弹簧座,另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 差速器壳的内表面相贴合的第一锥形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半轴的表面,所述第一锥形面上 靠近所述第一差速器壳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半轴的表面的方向倾斜。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于所述第二半轴上的 第二摩擦锥环,所述第二摩擦锥环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弹簧座,另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 差速器壳的内表面相贴合的第二锥形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半轴的表面,所述第二锥形面上 靠近所述第二差速器壳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二半轴的表面的方向倾斜。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面和/或所述第二锥 形面为平面。7. 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上朝 向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一侧具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螺旋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内 侧。8. 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座上朝 向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一侧具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螺旋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 侧。9. 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上朝向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一侧具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一螺旋弹 簧位于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内侧; 和/或,所述第二输出法兰上朝向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一侧具有第四限位环,所述第 二螺旋弹簧位于所述第四限位环的内侧。10. -种汽车,包括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差速器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 项所述的防滑差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差速器,包括第一输出法兰、第二输出法兰、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固定的第一半轴,以及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固定的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套装于第一差速器壳内部,所述第二半轴套装于第二差速器壳内部,所述第一半轴上套装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第二半轴上套装第二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一输出法兰和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上,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上。上述防滑差速器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同时其能够提高汽车的通过性、牵引性和行驶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
【IPC分类】F16H48/08
【公开号】CN204729579
【申请号】CN201520448624
【发明人】刘守银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