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平衡机制的双轴式枢轴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896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0]2…第二转轴
[0041]21…第二中间段
[0042]211…第二导引轨道
[0043]212…第二螺旋凹弧槽
[0044]22…第二固接段
[0045]23…第二枢接段
[0046]24…第二突环块
[0047]3…连动件
[0048]30…第一非圆孔
[0049]31…第一凸部
[0050]32…第二凸部
[0051]33…间隔块
[0052]331…第一孔洞
[0053]332…第二孔洞
[0054]333…第一突出元件
[0055]3331…第一半球体
[0056]334…第二突出元件
[0057]3341…第二半球体
[0058]335…内凹弧面
[0059]4…枢扭组件
[0060]40…第二非圆孔
[0061]41…固定板
[0062]42…转子
[0063]43…弹簧垫片
[0064]5…螺固组件
[0065]51…非圆螺杆
[0066]511…杆部
[0067]512…头部
[0068]513…螺纹部
[0069]52…螺帽
[0070]53…第一固接片
[0071]531…第三非圆孔
[0072]54…第二固接片
[0073]541…第四非圆孔
[0074]hl、h2…深度
[0075]r 1、r2 …半径
[0076]100…第一枢接件
[0077]200…第二枢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78]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0079]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平衡机制的双轴式枢轴结构,此双轴式枢轴结构10主要包括一第一转轴1、一第二转轴2、一连动件3、一枢扭组件4及一螺固组件5。
[0080]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转轴I具有一第一中间段11,第一转轴I自第一中间段11两端延伸有一第一固接段12及一第一枢接段13,第一中间段11的外周缘尺寸大于第一枢接段13的外周缘尺寸,第一中间段11延伸有邻近第一固接段12配置的一第一突环块14,即第一突环块14远离第一枢接段13配置。
[0081]另外,第一中间段11设有一或多个第一导引轨道111,本实施例的第一中间段11设有并列排列的二第一导引轨道111,但不以此为限制。其中,每一第一导引轨道111包含有沿着第一中间段11外周缘布设的一第一螺旋凹弧槽112。
[0082]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转轴2设置在第一转轴I的一侧,第二转轴2具有一第二中间段21,第二转轴2自第二中间段21两端延伸有一第二固接段22及一第二枢接段23,第二中间段21的外周缘尺寸大于第二枢接段23的外周缘尺寸,第二中间段21延伸有邻近第二固接段22配置的一第二突环块24,即第二突环块24远离第二枢接段23配置。
[0083]另外,第二中间段21设有一或多个第二导引轨道211,本实施例的第二中间段21设有并列排列的二第二导引轨道211,但不以此为限制。其中,每一第二导引轨道211包含有沿着第二中间段21外周缘布设的一第二螺旋凹弧槽212。
[0084]如图1至图3所示,连动件3夹置在第一中间段11及第二中间段21之间,连动件3中间设有一第一非圆孔30及两侧分别具有一或多个第一凸部31与一或多个第二凸部32,第一凸部31嵌接并滑动于第一导引轨道111,第二凸部32嵌接并滑动于第二导引轨道211,而令第一转轴I与第二转轴2能够相对于连动件I转动。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凸部31与第二凸部32的数量为二,但不以此为限制。
[0085]详细说明如下,连动件3为一间隔块33,间隔块33的两侧具有形状配合第一中间段11与第二中间段21的二内凹弧面335,其一内凹弧面335上设有二第一孔洞331,另一内凹弧面335上设有二第二孔洞332,且间隔块33设有一贯穿孔34。
[0086]另外,每一第一凸部31包含插固于第一孔洞331的一第一突出元件333,每一第二凸部32包含插固于第二孔洞332的一第二突出元件334,二第一凸部31嵌接并滑动于二第一螺旋凹弧槽112,二第二凸部32嵌接并滑动于二第二螺旋凹弧槽212。
[0087]此外,第一突出元件333的末端具有一第一半球体3331,第二突出元件334的末端具有一第二半球体3341,第一导引轨道111包含有沿着第一中间段11外周缘布设的一第一螺旋凹弧槽112,第一半球体3331嵌合并滑动于第一螺旋凹弧槽112,第二导引轨道211包含有沿着第二中间段21外周缘布设的一第二螺旋凹弧槽212,第二半球体3341嵌合并滑动于第二螺旋凹弧槽212,第一螺旋凹弧槽112的深度hi大于第一半球体3331的半径rl,第二螺旋凹弧槽212的深度h2大于第二半球体3341的半径r2。
[0088]再者,二第一导引轨道111的轨道方向呈同向配置,二第二导引轨道211的轨道方向呈同向配置,各第一导引轨道111与各第二导引轨道211的轨道方向呈反向配置。
[0089]如图1至图3所示,枢扭组件4套接于第一枢接段13与第二枢接段23,枢扭组件4中间设有一或多个第二非圆孔40,进一步说明如下,枢扭组件4包含有间隔配置的多个固定板41、多个转子42及并列设置的多个弹簧垫片43,第二非圆孔40的数量为多个,各第二非圆孔40分别自各固定板41或各弹簧垫片43上开设。
[0090]如图1至图3所示,螺固组件5设置在第一转轴I及第二转轴2之间,螺固组件5包含一非圆螺杆51、一螺帽52、一或多个第一固接片53及一或多个第二固接片54,第一固接片53套设于第一固接段12及第二固接段22并被第一中间段11及第二中间段21所止挡,即第一固接片53被第一突环块14及第二突环块24所止挡,第一固接片53设有一第三非圆孔531,第二固接片54套设于第一枢接段13与第二枢接段23并设有一第四非圆孔541,非圆螺杆51依序穿设于第三非圆孔531、第一非圆孔30、第二非圆孔40及第四非圆孔541,螺帽52螺接于非圆螺杆51的末端,枢扭组件4被夹掣在第一中间段11、第二中间段21与第二固接片54之间。
[0091]详细说明如下,圆螺杆51具有一杆部511及形成在杆部511两端的一头部512与一螺纹部513,杆部511依序穿设于第三非圆孔531、第一非圆孔30、第二非圆孔40及第四非圆孔541,头部512被第一固接片53所止挡,螺帽52与螺纹部513相互螺接。
[0092]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枢轴结构10的组合及使用状态如下,其系利用第一转轴I具有第一中间段11且自第一中间段11两端延伸有第一固接段12及第一枢接段13,第一中间段11设有第一导引轨道111 ;第二转轴2设置在第一转轴I的一侧,第二转轴2具有第二中间段21且自第二中间段21两端延伸有第二固接段22及第二枢接段23,第二中间段21设有第二导引轨道211 ;连动件3夹置在第一中间段11及第二中间段21之间,连动件3中间设有第一非圆孔30及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凸部31与第二凸部32,第一凸部31嵌接并滑动于第一导引轨道111,第二凸部32嵌接并滑动于第二导引轨道211 ;枢扭组件4套接于第一枢接段13与第二枢接段23,枢扭组件4中间设有第二非圆孔40 ;螺固组件5设置在第一转轴I及第二转轴2之间,螺固组件5包含非圆螺杆5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