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82706阅读:来源:国知局
烟管道200与第二腔室120相连通,快速抽出整个轴承盖100的内部空间中油烟。
[0022]在本实施例中,排油烟管道200通过螺钉固定于轴承盖100上,轴承盖100上开设有螺孔,用以确保排油烟管道200的稳定安装,螺孔深度可视不同轴承盖100做适当调整,例如可先测量此处壁厚,切勿钻穿轴承盖100,通常的螺孔深16?18_。将所述排油烟管道200固定后,排油烟管道200的出口端与外接风机或者抽气管道连通,利用外接风机或者抽气管道提供的外部抽动力快速将油烟抽走。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中内挡油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内挡油环300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孔310,通过排烟孔310连通轴承座500内部空间和第一腔室110。励磁机轴承座500设计为座式轴承,坐落在励磁机台板上,轴承座500与台板之间设计有绝缘部件,以保证轴承座500对地绝缘,避免励磁机转子通过轴瓦对地导通形成短路。轴承座500中部有整圈支撑环,该支撑环在支撑轴瓦的同时也将励磁机轴承座500几乎分割成两个单独腔室,即轴承座500内部空间和轴承盖100的内部空间,不利于轴承座500排油烟。常规的轴承座500内部空间只通过外挡油环上的排烟孔410 (参照图4)与轴承盖100的内部空间相通,但是轴承座500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在轴承座500励端产生的油烟只通过外挡油环上的排烟孔410(参照图4)无法开始流出,通过在内挡油环300的顶部设置排烟孔310,配合排油烟管道200对轴承盖100内部的抽吸作用,实现轴承座500产生油烟的快速排出。另外,内挡油环300的底部设置有排油槽320,该排油槽320为条形排油槽,避免挡油环内积油,回油更加通畅,不会因为挡油环内积油与转子持续摩擦产生油烟,从源头减少油烟的产生。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中外挡油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外挡油环400的底部设置有排油槽420,与内挡油环300上的排油槽310 (参照图3)结构类似,该排油槽420为条形排油槽,传统结构的挡油环只设置有排油孔,润滑油长时间在挡油环内积累,条形排油槽大大增加了流通面积,避免出现挡油环内积油。
[0025]图5示出了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所示,外挡油环上设置有凸台430,用于限位并配合其它部件使用,该凸台430具有尖角,在本实施例中,凸台430的尖角通过车削的方式去除,形成倒角或者圆角440,防止高温润滑油反复击打凸台430尖角生成油烟,减少整个无刷励磁机轴承的油烟生成量。
[0026]在本实用新型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轴承座500进油管入口法兰安装直径为9mm的节流孔板(图中未示出),控制油流量2.5?3.0m3/h,通过控制油流量的方式在源头上减少油烟的产生。
【主权项】
1.一种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包括轴承座(500)、位于所述轴承座(500)励端的内挡油环(300)、位于所述轴承座(500)气端的外挡油环(400)、设置在轴承座(500)顶部的轴承盖(100),所述轴承盖(100)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30)将所述轴承盖(100)的内部空间隔成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0)上开设至少一个通气槽(140)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0)和所述第二腔室(120),所述轴承盖(100)靠近所述轴承座(500)气端一侧安装有排油烟管道(200),所述排油烟管道(200)与所述第二腔室(12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烟管道(200)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轴承盖(100)上,所述排油烟管道(200)外接风机或者抽气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油环(400)和所述内挡油环(300)的底部设置有排油槽(320,420),所述排油槽(320,420)为条形排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油环(300)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孔(310),通过所述排烟孔(310)连通所述轴承座(500)内部空间和所述第一腔室(1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油环(400)和所述内挡油环(300)的凸台(430)设置倒角或者圆角(44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座(500)进油管入口法兰安装直径为9mm的节流孔板,控制油流量2.5?3.0m3/h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刷励磁机轴承排油烟系统,包括轴承座(500)、内挡油环(300)、外挡油环(400)、轴承盖(100),所述轴承盖(100)内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30)将所述轴承盖(100)的内部空间隔成第一腔室(110)和第二腔室(120),所述加强筋(130)上开设至少一个通气槽(140)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10)和所述第二腔室(120),所述轴承盖(100)靠近所述轴承座(500)气端一侧安装有排油烟管道(200),所述排油烟管道(200)与所述第二腔室(120)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优化减少油烟产生量的同时,增强了腔室连通,使得油烟的排出畅通,避免励磁机内电气设备积油,降低电气设备因积油导致的设备安全隐患,同时减少内部设备的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F16C35/00, H05K7/20
【公开号】CN204852031
【申请号】CN201520559053
【发明人】高国丰, 乔志刚, 邹付余, 曹登洪, 舒成, 唐玮, 任锋, 王飞, 陈俊开, 饶海滨, 衣海伟, 赵俊, 胡凯, 陈乃斌
【申请人】阳江核电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