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9261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包含复数载板、一传动结构、一第一轴、一第二轴及至少一扭力产生组件,当中扭力产生组件包括复数磨擦件及至少一固定件,所述载板上形成一第一孔及一第二孔,传动结构设于载板的一侧处,第一轴枢设于第一孔及传动结构的一边,而第二轴枢设于第二孔及传动结构的另一边,所述磨擦件分别夹持于第一轴及第二轴上,固定件同时设置于所述磨擦件上,藉此分别调整第一轴及第二轴上的磨擦件,来使两轴的扭力相同,进而克服空行程的问题,而将上述结构加以应用于电子装置上,让上盖及下盖达到同步转动的目的。
【专利说明】
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枢纽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分别调整扭力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枢纽器是作为笔记本电脑的上盖与下盖的连接,其产生扭力,所以当使用者打开上盖时,藉由扭力,使得上盖可以定位在一个使用者所想要的观视角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己有许多的技术方案提出。
[0003]近来,由于平板电脑的发展,笔记本电脑又被赋予要有类似平板电脑的功能。也就是说,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必须是触控的;最好,笔记本电脑的上盖可以相对于下盖从O度完全翻转到360度,以当作平板电脑的使用。为了达到上述功效,也产生了许多种的枢扭器。
[0004]为了达到旋转360度,当前的枢纽器多是采用了两轴以上的结构,在两轴之间设计传动结构,使两轴可以同步的旋转来均衡耗损,而这样的枢纽器的扭力结构设计,是采用个别设计或共同设计,个别设计是分别将扭力结构作用于转轴上,之间没有相互的连动,这样的作法会有扭力上的落差,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导致其中一边的扭力改变;而共同设计是将扭力结构一起作用于两个转轴上,这样的作法在调整扭力上就较为麻烦;不论上述何种做法,当两轴的扭力调整上出现落差时,就会发生空行程的现象,使上下盖转动不同步。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当两轴的扭力分别调整完毕后,再通过固定手段将其加以固定,来确保两轴扭力可以保持相同的状态,使两轴同步转动且克服空行程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当上下盖的扭力分别调整完毕后,再通过固定手段将其加以固定,来确保上下盖的扭力可以保持相同的状态,使上下盖同步转动且克服空行程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包含复数载板、一传动结构、一第一轴、一第二轴及至少一扭力产生组件。载板上形成一第一孔及一第二孔。传动结构设于载板的一侧处。第一轴枢设于第一孔及传动结构的一边。第一轴枢设于第二孔及传动结构的另一边。扭力产生组件包括复数磨擦件及至少一固定件,磨擦件分别夹持于第一轴及第二轴上,固定件同时设置于磨擦件上。
[0008]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传动结构包含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及复数传动齿轮。第一齿轮形成于第一轴上。一第二齿轮形成于第二轴上。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依序啮合,该啮合的顺序为第一齿轮、第一个传动齿轮、第二个传动齿轮及第二齿轮。
[0009]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载板进一步形成一第三孔及一第四孔,第三孔及第四孔供传动齿轮进行穿设使用。
[0010]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磨擦件包含一夹持部及至少一固定部。夹持部夹持于第一轴或第二轴上并通过磨擦产生扭力。固定部位于夹持部的另一端,并供固定件进行固定。
[0011]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为一孔状,固定件为一铆钉。
[0012]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磨擦件分别于第一轴及第二轴上调整好扭力,使其两边的扭力相同,通过固定件加以固定来防止传动结构产生空行程。
[0013]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夹持部的内侧壁面上形成至少一沟槽,供润滑油储存于内进行润滑。
[0014]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轴及第二轴工作的扭力需求,来增加扭力产生组件的数量。
[0015]在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扭力产生组件进一步包含一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包含一第一限位孔及一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供第一轴进行穿设并限位,第二限位孔供第二轴进行穿设并限位。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一上盖、一下盖及一个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设置于上盖及下盖之间,使上盖及下盖进行旋转并维持之间的角度。
[0017]藉由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分别进行两轴的扭力设定,当扭力完成调整后再加以固定,使两轴的扭力相同,进而减少空行程的发生来让转动达到同步的目的,进一步的如需要更大的扭力时,可以在增加扭力产生组件的数量,而每一组扭力产生组件都是采用分别调整的方式进行,来确认每组扭力产生组件都保持扭力平衡,改善空行程的状况。
[0018]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1 ]图3为图2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分解图。
[0022]图4为图2中A-A线段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0025]标识说明:
[0026]I 载板
[0027]11 第一孔
[0028]12 第二孔
[0029]13第三孔
[0030]14第四孔[0031 ] 2传动结构
[0032]21第一齿轮
[0033]22第二齿轮
[0034]23传动齿轮
[0035]3 第一轴
[0036]4 第二轴
[0037]5扭力产生组件
[0038]51磨擦件
[0039]511夹持部
[0040]5111 沟槽
[0041]512固定部
[0042]52固定件
[0043]53限位挡板
[0044]531第一限位孔
[0045]532第二限位孔
[0046]6 上盖
[0047]7 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9]请参考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由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这两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有着相同的结构,如载板1、传动结构2、第一轴3、第二轴4及扭力产生组件5,当中明显的差异就在于扭力产生组件5的设计,在图1中的扭力产生组件5较大,而图2中的扭力产生组件5较小,差异在于一边的扭力产生组件5的数量多少,基本上扭力产生组件5的数量是取决于连接对象的重量,即为需要有多少扭力来保持角度,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任意替换使用,虽图中仅在轴的一边装设一组或两组扭力产生组件5,但可以根据实际设计上的需求,来加长轴的长度来设置更多组扭力产生组件5,来产生更大的扭力。
[0050]请参考图3,为图2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的分解图,由图中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出每一个组件的结构及相对关系,在此对每一个组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0051]载板1:虽然图中可以看出载板I虽有不同的外观形态,但是都保有相同的结构,第一孔11及第二孔12是供第一轴3及第二轴4穿过,而第三孔13及第四孔14是供传动齿轮23进行固定使用,在图中的第一孔11、第二孔12、第三孔13及第四孔14,皆有开放孔及封闭孔的形态,但实际上并不影响使用上的状况,开放孔在组装上较为便利,而封闭孔则是提供了全面性的限位,如此搭配的状况下,可以确保使用上不会有分解的问题。
[°°52]传动结构2:由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及两个传动齿轮23所组成,当中的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一轴3及第二轴4上,而传动齿轮23的两端分别穿入第三孔13及第四孔14内,在实际应用上,第一轴3及第二轴4需要朝不同方向进行转动,对此第一齿轮21、第一个传动齿轮23、第二个传动齿轮23及第二齿轮22的转动方式呈现“正”、“反”、“正”、“反”的方式进行转动,而根据实际上的使用及考虑,也有可能会采用更多的传动齿轮23(保持双数)或不使用传动齿轮23,只要能确保第一轴3及第二轴4能同步转动即可。
[0053]第一轴3及第二轴4:分别都穿过载板I及传动结构2,在第一轴3及第二轴4的中段身部上有着一些孔洞,其提供给电子装置的上盖6及下盖7进行固定使用,除了用孔的方式呈现外,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进行结合固定,如公母件等等,只要是能进行加以结合的手段都可以任意的替换。
[0054]扭力产生组件5:由磨擦件51、固定件52及限位挡板53所组成,磨擦件51包含了夹持部511及固定部512,夹持部511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于第一轴3及第二轴4上,夹持部511与第一轴3及第二轴4接触的面上还有着沟槽5111,供润滑油于内流动及保存,固定部512与固定件52为结构性对应,在本图示中是采用孔及铆钉的方式进行结合固定,同样的也能置换成等效的结构,而限位挡板53进一步的限制了磨擦件51的位置,藉此避免磨擦件51朝轴向的方向移动,第一限位孔531供第一轴3固定,而第二限位孔532供第二轴4固定。
[0055]请参考图4及图5,分别为图2A-A线段的剖视图及图4的局部放大图,在这个图示中能更加清楚的看出磨擦件51、固定件52、第一轴3及第二轴4之间的关系,磨擦件51的夹持部511与第一轴3及第二轴4紧密的接触,通过夹持的方式来产生扭力;此外还能清楚的看到沟槽5111的部分,沟槽5111内可以提供润滑油流动及保存于内,当两边的磨擦件51完成扭力的调整后,将通过固定件52同时间穿过固定部512来进行结合固定。
[0056]如此可知,本案提供了一种改善当前枢纽器扭力调整的结构,在扭力调整上可分别对两边进行调整,之后再通过结构固定的方式加以固定,藉此保持两轴的扭力平衡,进而改善空行程的问题。
[0057]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应用于电子装置上的立体图,在此图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上盖6、下盖7及双轴扭力设计结构之间的关系,双轴扭力设计结构结合于上盖6及下盖7的边缘,当上盖6及下盖7进行旋转时,枢纽器的两轴会同步转动,其动作原理及结构就如同上述所提到,故不再赘述。
[005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主权项】
1.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复数载板,所述载板上形成一第一孔及一第二孔; 一传动结构,设于所述载板的一侧处; 一第一轴,枢设于所述第一孔及所述传动结构的一边; 一第二轴,枢设于所述第二孔及所述传动结构的另一边;及 至少一扭力产生组件,所述扭力产生组件包括复数磨擦件及至少一固定件,所述磨擦件分别夹持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上,所述固定件同时设置于所述磨擦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传动结构包含: 一第一齿轮,形成于所述第一轴上; 一第二齿轮,形成于所述第二轴上; 复数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依序啮合,该啮合的顺序为所述第一齿轮、第一个所述传动齿轮、第二个所述传动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载板进一步形成一第三孔及一第四孔,所述第三孔及所述第四孔供所述传动齿轮进行穿设使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磨擦件包含: 一夹持部,夹持于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上并通过磨擦产生扭力; 至少一固定部,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另一端,并供所述固定件进行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为一孔状,所述固定件为一铆钉。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磨擦件分别于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上调整好扭力,使其两边的扭力相同,通过所述固定件加以固定来防止所述传动结构产生空行程。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夹持部的内侧壁面上形成至少一沟槽,供润滑油储存于内进行润滑。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根据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工作的扭力需求,来增加所述扭力产生组件的数量。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其中,所述扭力产生组件进一步包含一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包含一第一限位孔及一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供所述第一轴进行穿设并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孔供所述第二轴进行穿设并限位。10.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上盖; 一下盖;及 如权利要求1至9项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扭力设计结构,设置于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之间,使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进行旋转并维持之间的角度。
【文档编号】G06F1/16GK205578495SQ201620314473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蔡宗洋
【申请人】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