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液氧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9152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液氧储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液体存贮容器,尤其是一种便携液氧储罐。
背景技术
便携吸氧装置种类很多,但大多容量小,满足不了使用者的要求,目前低温液体容器虽有移动式,但是容器的体积较大,搬运、携带很不方便,尤其是对经常吸氧的病人和去高原旅游的游客更不方便,另外现有的低温液体容器气化后氧气不能回收,其利用率只占2/3,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氧气利用率高的便携液氧储罐。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液氧储罐,由塑料壳体、安装在塑料壳体内的有内外双层胆的金属瓶胆、封闭瓶胆口的软木塞和螺纹连接的压盖组成,所述瓶胆的内胆底部连接一根与内胆相通的带有铜管蒸发器的输氧引管,铜管蒸发器的输出端为输氧口,其输入端安装有针形调节阀;所述瓶胆的内胆颈部也连接一根与内胆相通的带有铜管蒸发器的氧气回收引管,其蒸发器的输出口的管路上安装有安全阀、气压表和弹簧式压力阀,其输出口还连接一个带有弹性拉带的回收气袋;在瓶胆外层胆的肩部还设置有抽真空封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外胆底部内周有3个固定内胆的内胆支承。
所述内外胆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氧气的液态贮存、气态输出的方式,其浓缩比达800倍,因此用较小的瓶体就可满足病人或高原旅游者的需要,并且携带方便;又由于在瓶胆内颈部连接有氧气回收引管及其连接的氧气回收气袋,使瓶胆内气化了的氧气及时回收贮存,从而使氧气充分地利用,没有浪费;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经久耐用,使用安全,外形美观,成本低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气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为了减少热传导,壳体1由白色塑料材料制成。在壳体上通过铰轴4安装把手5,以便携带。其外形如图3所示。在壳体1内安装贮存液态氧的双层保温瓶胆,即内层金属胆3和外层金属胆2,为了使内、外胆间距相互稳定,在外胆内的底部周边安装有3个固定内胆的内胆支承12。另外,为了使瓶胆更好地阻止热传导,在外胆2的肩部安装有抽真空封口13和在内、外胆之间填充保温材料11。该瓶胆的瓶口安装有封闭瓶口的软木塞7和螺纹连接的压盖6。如图2所示,为了将瓶胆内的液态氧引出,在内胆3的底部连接一个与内胆相通的带有铜管蒸发器101的输氧引管10,在铜管蒸发器的输入端的引管10上安装有控制液氧流量的针形调节阀9,其蒸发器的输出端102为输氧口,可直接供使用者吸氧。为了回收瓶胆内气化了的氧气,在瓶胆的内层胆3的颈部连接一个与内胆相通的带有铜管蒸发器81的氧气回收引管8,在其蒸发器输出口82的管路上还安装一个开启值为0.08MPa的弹簧式压力阀16,以及带有气压表15的安全阀14,该安全阀的开启值为0.1MPa,当瓶胆内压达到0.1MPa时此安全阀打开、放气,以保证瓶胆内额定压力,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所述回收氧气蒸发器81的输出口82还与一个氧气回收气袋18的接口19相连接,可将瓶胆内蒸发出的氧气回收到该气袋18内,可以备用。为氧气回收气袋具有一定的输氧气压和携带方便,在氧气回收袋的侧面装有弹性拉带17和背带环20,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液氧储罐,由塑料壳体、安装在塑料壳体内的有内外双层胆的金属瓶胆、封闭瓶胆口的软木塞和螺纹连接的压盖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瓶胆的内胆底部连接一根与内胆相通的带有铜管蒸发器的输氧引管,铜管蒸发器的输出端为输氧口,其输入端安装有针形调节阀;所述瓶胆的内胆颈部也连接一根与内胆相通的带有铜管蒸发器的氧气回收引管,其蒸发器的输出口的管路上安装有安全阀、气压表和弹簧式压力阀,其输出口还连接一个带有弹性拉带的回收气袋;在瓶胆外层胆的肩部还设置有抽真空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液氧储罐,其特征是所述外胆底部内周有3个固定内胆的内胆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液氧储罐,其特征是所述内外胆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液氧储罐。其特点是具有内、外两层的金属保温瓶胆,其内、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并且抽真空,内胆底部连接带有蒸发器的输氧引管,内胆颈部连接带有蒸发器的氧气回收引管,氧气回收引管的蒸发器的出口还连接一个也可单独使用的氧气回收气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液氧容器气化后氧气放出造成浪费的问题,同时具有体积小,氧气量大,携带方便,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的优点。
文档编号F17C1/00GK2618036SQ0325070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8日
发明者张建军, 李春华 申请人:张建军, 李春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