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314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
技术背景在6条预留线生产项目中,厂家提供的汽相系统中排汽点设计位置较高(高于5米),作业员在操作时需爬到较高的位置进行排汽作业,且在生产中需经常进行该项作业,很不利于现场操作,同时还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故有必要对纺丝汽相热媒系统中的排汽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排汽点的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包括与各个箱体相连接的箱体排汽管和与管道相连接的管道排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排汽管和箱体热媒回流管分别独立与第一冷凝罐相连接,所述管道排汽管和管道热媒回流管分别独立与第二冷凝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的排汽阀相对楼层标高为3m。进一步地,所述管道排汽管上标高高于两个冷凝罐高度的管段呈倒V型并加装孔板。进一步地,所述孔板的直径为6m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同原设计相比,节省了安装材料,同时大大降低了高空中作业的安全隐患,更方便现场操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纺丝汽相热媒系统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_箱体,2-管道,3-箱体热媒进汽管,4-箱体锅炉,5-管道热媒进汽管,6-管道锅炉,7-箱体排汽管,8-管道排汽管,9-箱体热媒回流管,10-第一冷凝罐,11-管道热媒回流管,12-第二冷凝罐,13-热媒收集管,14-热媒收集罐,15-阀门,16-抽真空连接管,17-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参考图I,一种新型纺丝汽相热媒系统,包括加热系统和回流系统,该纺丝汽相热媒系统包含多个经管道2并联起来的箱体I,所述箱体I经箱体热媒进汽管3与箱体锅炉4相连接,所述管道2经管道热媒进汽管5与管道锅炉6相连接;所述箱体I又经箱体热媒回流管9与箱体锅炉4相连接,所述管道2又经管道热媒回流管11与管道锅炉6相连接。该纺丝汽相热媒系统还包括一种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该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包含与各个箱体I相连接的箱体排汽管7和与管道2相连接的管道排汽管8,所述箱体排汽管7与对应箱体I相连接的支管上均设有阀门15,所述箱体排汽管7和箱体热媒回流管9分别独立与第一冷凝罐10相连接,所述管道排汽管8和管道热媒回流管11分别独立与第二冷凝罐12相连接。该纺丝汽相热媒系统还包括收集系统,所述第一冷凝罐10和第二冷凝罐12分别经一热媒收集管13与热媒收集罐14相连接,两冷凝罐与热媒收集罐14相连接的热媒收集管13上分别设有两个串联的阀门15,两冷凝罐的抽真空连接管16上也分别设有阀门15 ;所述箱体锅炉4和管道锅炉6也分别经两热媒收集管13与热媒收集罐14相连接,其中一热媒收集管13设置在热媒回流管与锅炉的连接处;各热媒收集管13均设有阀门15。
在本实施例中,两冷凝罐上分别单独增加了与排汽管相连接的进汽接口,与回流管分开,便于排汽顺畅。所述第一冷凝罐10和第二冷凝罐12的排汽阀相对楼层标高为3m,便于作业。所述管道排汽管8上标高高于两个冷凝罐高度的管段呈倒V型并加装直径6mm的孔板17,排汽均匀。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因高空中作业带来的不便,利用长丝部结合原有的设计方案对该排汽点进行改进,利用蒸汽喷射原理将从原来设计的高空排汽点降至3米,不仅能达到生产要求,且减少了因高中作业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包括与各个箱体相连接的箱体排汽管和与管道相连接的管道排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排汽管和箱体热媒回流管分别独立与第一冷凝罐相连接,所述管道排汽管和管道热媒回流管分别独立与第二冷凝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的排汽阀相对楼层标高为3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排汽管上标高高于两个冷凝罐高度的管段呈倒V型并加装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的直径为 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纺丝汽相热媒排汽系统,包括与各个箱体相连接的箱体排汽管和与管道相连接的管道排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排汽管和箱体热媒回流管分别独立与第一冷凝罐相连接,所述管道排汽管和管道热媒回流管分别独立与第二冷凝罐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凝罐和第二冷凝罐的排汽阀相对楼层标高为3m;所述管道排汽管上标高高于两个冷凝罐高度的管段呈倒V型并加装直径6mm的孔板。本实用新型利用长丝部结合原有的设计方案对该排汽点进行改进,利用蒸汽喷射原理将从原来设计的高空排汽点降至3米,不仅能达到生产要求,且减少了因高中作业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F17D1/065GK202469483SQ20122002717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1日
发明者刘发杰 申请人: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