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氧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4404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新型储氧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储氧袋。



背景技术:

储氧袋是一种用于存储氧气的装置,广泛应用与临床应用中。现有的储氧袋包括袋体和设置在袋体上的连接管,由于只单独设置一个连接管,使得临床罐氧和适用氧时均不是很方便,而且连接一次性鼻氧管接口的接头由玻璃制成,玻璃制成的接头容易损坏,在连接一次性鼻氧管的装置时,大小还要和现有的鼻氧管接口匹配。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新型储氧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罐氧和适用氧且不容易损坏的新型储氧袋。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包括袋体,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通过输氧管与所述袋体的内腔相通,并且在连接三通管和袋体的输氧管上设置有流量阀,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由塑料制成的接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新型储氧袋还包括管体和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管体的内腔分隔为用于放置袋体的存储腔和位于存储腔下方的加热腔,所述加热底座可拆卸地设置在管体的底端,并且所加热腔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输入孔和输出孔,所述输出孔通过管道与所述输氧管连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存储腔内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压板上,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管体的侧壁并与把手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还套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与压板连接,弹性装置的另一端与管体的内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把手的侧面上设有绕把手中轴设置的环状凹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管体、把手、连接杆、压板分别由塑料制成,所述加热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管体的底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新型储氧袋还包括鼻氧管,所述鼻氧管包括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左右两侧的挂钩,设置在连接块顶面上的输出管,设置在连接快底面上的与所述输出管连通的输入管,所述输出管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输入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挂钩通过连接线设置在连接块上,所述输出管的顶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输出管连通的吸氧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连接线的底端从连接块的侧面穿入并从连接块的底面穿出,连接线伸出连接块底面的一端设置有长度调节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所述长度调节器包括本体和通过弹簧与本体连接的按钮,所述连接线穿过本体,所述按钮的端部与连接线接触。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通过三通管的设置,使得袋体能够通过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管口与氧气桶或氧气管连接,并通过三通管的另一个管口与鼻氧管连接,这样医护人员就无需进行接口切换即可进行罐氧和适用氧的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同时由于接头由塑料制成,因此其不容易被损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新型储氧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新型储氧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新型储氧袋的鼻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储氧袋,包括袋体1,还包括三通管2,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通过输氧管3与袋体的内腔相通,并且在连接三通管和袋体的输氧管上设置有流量阀4,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由塑料制成的接头5。

通过三通管的设置,使得袋体能够通过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管口与氧气桶或氧气管连接,并通过三通管的另一个管口与鼻氧管连接,这样医护人员就无需进行接口切换即可进行罐氧和适用氧的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同时由于接头由塑料制成,因此其不容易被损坏。

实施例二:

参见图2至图3,本实施例的新型储氧袋包括袋体,还包括三通管,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通过输氧管与袋体的内腔相通,并且在连接三通管和袋体的输氧管上设置有流量阀,三通管的另外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由塑料制成的接头。作为优选,新型储氧袋还包括管体6和加热底座7,加热底座内设有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管体内设有隔板8,隔板将管体的内腔分隔为用于放置袋体的存储腔9和位于存储腔下方的加热腔10,加热底座可拆卸地设置在管体的底端,并且所加热腔位于底座的上方,管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输入孔11和输出孔12,输出孔通过管道与输氧管连通。作为优选,存储腔内设有压板13,压板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14,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压板上,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管体的侧壁并与把手15连接,连接杆上还套有弹性装置16,弹性装置的一端与压板连接,弹性装置的另一端与管体的内侧面接触。作为优选,把手的侧面上设有绕把手中轴设置的环状凹槽17。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储氧袋,弹性装置为弹簧。作为优选,管体、把手、连接杆、压板分别由塑料制成,加热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在管体的底端。作为优选,新型储氧袋还包括鼻氧管,鼻氧管包括连接块18、设置在连接块左右两侧的挂钩19,设置在连接块顶面上的输出管20,设置在连接快底面上的与输出管连通的输入管21,输出管由硬质塑料制成,输入管由柔性材料制成,挂钩通过连接线22设置在连接块上,输出管的顶端分别设有与输出管连通的吸氧管23。作为优选,连接线的底端从连接块的侧面穿入并从连接块的底面穿出,连接线伸出连接块底面的一端设置有长度调节器24。作为优选,长度调节器包括本体25和通过弹簧与本体连接的按钮26,连接线穿过本体,按钮的端部与连接线接触。

由于现有的储氧袋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具有供氧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储氧袋通过设置管体及加热底座,从而增加了储氧袋的功能,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可通过输入孔向加热腔内输入一定量的辅助治疗液,如醋等,辅助治疗液在加热底座的加热下通过加热腔及与加热腔连接的输出孔与从袋体内输出的氧气混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储氧袋的治疗作用。此外,由于使用时鼻氧管一般通过胶布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挂钩的设置,使得患者无需再通过胶布将鼻氧管粘贴于患者皮肤上,从而减少了对皮肤造成损伤的风险,具体使用时,将输入管的端部与三通管的接头连接,同时患者可通过长度调节器调节连接线的长度,然后将挂钩挂在耳朵上,然后再将吸氧管插入鼻子中进行吸氧,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