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192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



背景技术: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逐滴加入或者是匀速加入的情况,通常在实验室都会采用普通的恒压漏斗加入,但是用恒压漏斗加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人为不可操控的情况,比如:

(1)恒压漏斗的密封性不好,会有少量液体从漏斗与活塞的接缝中滴出,而滴出的这部分液体体积又是无法估计的,导致量取的液体体积减小,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程度。

(2)实验中通常是把之前量取好的液体通过玻璃棒引流到分液漏斗中,在这个移液的过程中,对液体也是有一定的损失。

针对以上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在提出一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解决了现有恒压漏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漏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包括漏斗瓶,漏斗瓶内设有活塞,漏斗瓶下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导管,连接管上设有流速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漏斗瓶采用上大下小的形状。

漏斗瓶外表面设有刻度线。

流速控制器包括螺栓和与螺栓通过螺纹连接的三孔螺母。

三孔螺母上设有一通孔,还设有一与通孔垂直的螺纹孔,螺纹孔与通孔十字相交,连接管穿过通孔,螺栓通过螺纹孔与三孔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结合了医用针管结构和流速控制器的装置,可以同时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种系统误差,不但减少了实验步骤,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程度。

漏斗瓶表面设置有刻度线,可以直接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降低在以往实验过程中用量筒等用具量取液体时的残留损失。

流速控制器采用的三孔螺母和螺栓,三孔螺母直接套在连接管上,液体在连接管内流动,所以在控制流速的过程中液体和流速控制器不会直接接触,避免了液体在滴加过程中的损耗,有效提高实验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中流速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中,1.活塞,2.漏斗瓶,3.连接管,4.三孔螺母,5.螺栓,6.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漏斗瓶2,漏斗瓶2内设有活塞1,漏斗瓶2下端通过连接管3连接有导管6,连接管3上设有流速控制器。

漏斗瓶2采用上大下小的形状,当活塞1将所需液体吸入漏斗瓶2之后,此时只要不动活塞1,漏斗瓶2内的液体就不会流出来,当吸入所需一定量的体积时,漏斗瓶2下端导管6离开所量取液体的液面,然后将活塞1继续向上拉,拉到漏斗瓶2瓶身直径变大的地方,迅速将流速控制器关闭,取下活塞1,将此装置垂直放置,待漏斗瓶2内液面静止后读数,若超过了所需体积,则慢慢打开流速控制器,放出多余液体,若小于所需体积,则用胶头滴管添加至所需体积即可。

漏斗瓶2外表面设有刻度线,可以直接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降低在以往实验过程中用量筒等用具量取液体时的残留损失。

如图2所示,流速控制器包括螺栓5和与螺栓5通过螺纹连接的三孔螺母4。三孔螺母4上设有一通孔,还设有一与通孔垂直的螺纹孔,螺纹孔与通孔十字相交,连接管3穿过通孔,螺栓5通过螺纹孔与三孔螺母4连接。

流速控制器通过控制螺栓5在三孔螺母4中的位置来调节流速,当螺栓5在三孔螺母4右端时,流速控制器处于完全开启状态,此时流速控制器对流速没有控制作用;当螺栓5在三孔螺母4最左端时,液体不再向下滴,流速控制器对液体有截流的作用。只有当螺栓5在三孔螺母4中间的位置左右移动时,流速控制器才对液体的流速有相应的控制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对滴加速度没有要求,那可以将螺栓5移至三孔螺母4的最右端,用这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直接精确量取所需液体的体积,添加至另一试剂中,不仅能直接量取液体体积,而且去掉了以往移液这一步骤,如果实验中对滴加速度有严格要求,比如逐滴加入,先重复上述步骤,待所需液体体积量取好之后,通过控制流速控制器中螺栓5在三孔螺母4中的位置来调节流速的大小。这种结合流速控制器的活塞式恒压漏斗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设计巧妙,实用性非常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