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575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将天然气(包括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是陆地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唯一方式。

燃气的远距离输送均采用燃气管道实现,但由于燃气的输送距离较远,因此,现实中会使用多根管道连接在一起组成一根输送管道,但多根管道连接在一起时,连接处容易因为环境或使用时间的影响,造成连接不牢固,从而使燃气泄漏,由于燃气为可燃性气体,因此,燃气的泄露会对周围的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用来解决现有的燃气管道连接在一起时,连接处容易因为环境或使用时间的影响,造成连接不牢固,从而使燃气泄漏,对周围的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包括第一上护管、第一下护管、第二上护管和第二下护管,所述第一上护管、第一下护管、第二上护管和第二下护管的纵截面均呈Ω形,所述第一上护管和第一下护管上下对齐、且正对设置,所述第二上护管和第二下护管上下对齐、且正对设置,所述第一上护管的前后边耳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下护管的前后边耳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上护管的右端一体设有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的中部设有第一方形通孔,所述第二上护管的前后边耳上设有若干个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下护管的前后边耳上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第四螺纹通孔,所述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上护管的左端一体设有与第一弧形凸起匹配的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二弧形凸起中部设有第二方形通孔,所述第二方形通孔内设有沿第二方形通孔设置的导管,所述导管的端头连通设有气囊,所述第二弧形凸起于第二方形通孔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五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上设有与第五螺纹通孔对应的第六螺纹通孔,所述第五螺纹通孔和第六螺纹通孔穿设有第三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将第一上护管和第一下护管分别上下包裹住天然气管道连接处的一侧,第一弧形凸起朝向连接处,并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对其第一上护管和第一下护管进行固定连接,再将第二上护管和第二下护管的分别上下包裹住天然气管道连接处的另一侧,第二弧形凸起朝向连接处,并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对其第二上护管和第二下护管进行固定连接,左后通过第三螺栓穿过第五螺纹通孔和第六螺纹通孔对其第一上护管和第二上护管进行固定连接,加强了对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处的保护,此时由于气囊露出第二弧形凸起外,并处于无气状态,当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处漏气使,泄漏的天然气经过导管给气囊充气,使气囊膨胀,便于检修人员观察,并及时对其进行维修。

该天然气管道装置能有效地对其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同时加强了连接处的稳固性,使不容易泄漏,检测人员也能随时观察到连接处是否漏气的情况,便于及时维修,保障了燃气对周围的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安全性,适合运用生产。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使第一上护管和第一下护管稳固连接,第二上护管和第二下护管稳固连接,同时结构简单适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上护管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一弧形圈和第二弧形圈,所述第一弧形圈粘接于第一上护管的内弧面的左端头,所述第二弧形圈粘接于第一上护管的内弧面的右端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一上护管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下护管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三弧形圈和第四弧形圈,所述第三弧形圈与第一弧形圈正对设置,所述第四弧形圈与第二弧形圈正对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一下护管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上护管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五弧形圈和第六弧形圈,所述第五弧形圈粘接于第二上护管的内弧面的右端头,所述第六弧形圈粘接于第二上护管的内弧面的左端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二上护管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下护管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七弧形圈和第八弧形圈,所述第七弧形圈与第五弧形圈正对设置,所述第八弧形圈与第六弧形圈正对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二下护管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第一上护管1、第一弧形凸起11、第一方形通孔111、第一螺栓12、第三螺栓13、第一弧形圈14、第二弧形圈15、第一下护管2、第三弧形圈21、第四弧形圈22、第二上护管3、第二弧形凸起31、气囊311、第二螺栓32、第五弧形圈33、第六弧形圈34、第二下护管4、第七弧形圈41和第八弧形圈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天然气管道装置,包括第一上护管1、第一下护管2、第二上护管3和第二下护管4,第一上护管1、第一下护管2、第二上护管3和第二下护管4的纵截面均呈Ω形,第一上护管1和第一下护管2上下对齐、且正对设置,第二上护管3和第二下护管4上下对齐、且正对设置,第一上护管1的前后边耳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第一下护管2的前后边耳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穿设有第一螺栓12,第一上护管1的右端一体设有第一弧形凸起11,第一弧形凸起11的中部设有第一方形通孔111,第二上护管3的前后边耳上设有两个第三螺纹通孔,第二下护管4的前后边耳上设有与第三螺纹通孔对应的第四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穿设有第二螺栓32,第二上护管3的左端一体设有与第一弧形凸起11匹配的第二弧形凸起31,第二弧形凸起31中部设有第二方形通孔,第二方形通孔内设有沿第二方形通孔设置的导管,导管的端头连通设有气囊311,第二弧形凸起31于第二方形通孔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五螺纹通孔,第一弧形凸起11上设有与第五螺纹通孔对应的第六螺纹通孔,第五螺纹通孔和第六螺纹通孔穿设有第三螺栓13。

优选地,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使第一上护管1和第一下护管2稳固连接,第二上护管3和第二下护管4稳固连接,同时结构简单适用。实际上,也可将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的数量设置为其他数量,比如三个、四个甚至更多。

优选地,第一上护管1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一弧形圈14和第二弧形圈15,第一弧形圈14粘接于第一上护管1的内弧面的左端头,第二弧形圈15粘接于第一上护管1的内弧面的右端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一上护管1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考虑第一上护管1的内弧面的结构,使第一上护管1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优选地,第一下护管2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三弧形圈21和第四弧形圈22,第三弧形圈21与第一弧形圈14正对设置,第四弧形圈22与第二弧形圈15正对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一下护管2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考虑第一下护管2的内弧面的结构,使第一下护管2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优选地,第二上护管3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五弧形圈33和第六弧形圈34,第五弧形圈33粘接于第二上护管3的内弧面的右端头,第六弧形圈34粘接于第二上护管3的内弧面的左端头,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二上护管3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考虑第二上护管3的内弧面的结构,使第二上护管3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优选地,第二下护管4的内弧面粘接有第七弧形圈41和第八弧形圈42,第七弧形圈41与第五弧形圈33正对设置,第八弧形圈42与第六弧形圈34正对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第二下护管4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来考虑第二下护管4的内弧面的结构,使第二下护管4的内弧面与天然气管道接触更加密封,稳固性也更强。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上护管1和第一下护管2分别上下包裹住天然气管道连接处的一侧,第一弧形凸起11朝向连接处,并通过第一螺栓12穿过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对其第一上护管1和第一下护管2进行固定连接,再将第二上护管3和第二下护管4的分别上下包裹住天然气管道连接处的另一侧,第二弧形凸起31朝向连接处,并通过第二螺栓32穿过第三螺纹通孔和第四螺纹通孔对其第二上护管3和第二下护管4进行固定连接,左后通过第三螺栓13穿过第五螺纹通孔和第六螺纹通孔对其第一上护管1和第二上护管2进行固定连接,加强了对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处的保护,此时由于气囊露出第二弧形凸起31外,并处于无气状态,当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处漏气使,泄漏的天然气经过导管给气囊311充气,使气囊311膨胀,便于检修人员观察,并及时对其进行维修。该天然气管道装置能有效地对其天然气管道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同时加强了连接处的稳固性,使不容易泄漏,检测人员也能随时观察到连接处是否漏气的情况,便于及时维修,保障了燃气对周围的环境及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安全性,适合运用生产。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