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9848发布日期:2018-07-24 22:1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箱内液体排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箱体非正常进水、进油,会造成箱体内的对油、水敏感的部件性能下降、损坏等,因此通常需要将箱体内的非正常液体排放出箱体外。现有的排放方法是在箱体底部开孔、攻牙、安装螺钉,通过人工定期的拧开螺钉以达到排放液体的目的。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性大,容易出现未按时间节点操作的现象,导致箱体损坏的问题发生;2、在两次放油期间内,如果进液量过大时,仍会浸泡箱内的零部件,达不到及时排放液体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能够自动的、实时的排放箱内液体,保障箱内部件的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插接于箱体上的中空管,所述的中空管一端设有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的中空管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自其顶部内凹的u形开口,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部,在第三连接部上套设有可将所述中空管锁紧于所述箱体上的锁紧件。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均具有外螺纹,相应的,所述的锁紧件为具有内螺纹的外六方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最大直径均大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最大直径,且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之间的台阶上还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空管末端还设有弯折布置的弯折管,所述的弯折管为末端先沿所述中空管顶端方向弯折、然后再沿所述中空管底端方向迂回布置的透明塑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中空管下方的用于接收液体的容纳瓶、与该容纳瓶连接的瓶盖以及位于该瓶盖下方并旋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压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纳瓶顶部外壁具有外螺纹,相应的,所述的瓶盖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的瓶盖可拆卸的旋接于所述的容纳瓶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纳瓶为透明的塑料瓶,且在该容纳瓶上部的侧壁上设有将其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能够实现实时、自动的排液来解决现有的定期人工放液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降低劳动强度,保障部件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适用于箱体内外部密封隔离、具有标准液面高度需求以及运动式箱体等多种场合,具有结构简单、应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中空管、3-第一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5-u形开口、6-第三连接部、7-锁紧件、8-弯折管、9-容纳瓶、10-瓶盖、11-压紧螺母、12-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包括可插接于箱体1上的中空管2,在中空管2的一端设有与箱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在中空管2上位于第一连接部3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部4,其中,在第一连接部3上设有自其顶部内凹的u形开口5,在实际安装时,该u形开口5的底部位于箱体1底面以下,可避免中空管2的管顶高于箱体1内部底面,而导致箱体1内部积液的现象,在第一连接部3与第二连接部4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部6,在第三连接部6上套设有可将中空管2锁紧于箱体1上的锁紧件7,其中,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以及第三连接部6同轴布置,且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以及第三连接部6均具有外螺纹,相应的,锁紧件7为具有内螺纹的外六方螺母,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的最大直径均大于第三连接部6的最大直径,且在第一连接部3和第三连接部6之间的台阶上还套设有密封圈(图中未显示)。在实际使用时,先将第一连接部3旋接在箱体1的底部,优选的,第一连接部3应当安装于箱体1的最底部位置,最接近液体流入的位置,可同时安装多个排液装置,预防箱底不平整而无法排液的问题,然后旋紧锁紧件7,将中空管2锁紧,排液时,液体通过中空管2自动实时排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能够实现实时、自动的排液来解决现有的定期人工放液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降低劳动强度,保障部件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1

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其在中空管2的末端还设有弯折布置的弯折管8,优选的,弯折管8为末端先沿所述中空管2顶端方向弯折、然后再沿所述中空管2底端方向迂回布置的透明塑料管,用于箱体需要隔离内、外空间的场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透明塑料管插接在中空管2上,然后绕一圈并扎紧,从而形成水弯密封的结构,利用水弯的原理实现箱体内外空间的隔离,也可以通过该着弯管将液体引流至指定的地方。

实施例2

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部3与箱体1的侧壁相连,使排液装置与箱体1的底面具有一定的高度距离,该高度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而通过调整弯折管8的高度,以改变水弯密封的结构位置,从而调整箱体内液面高度,便于调整,本实施例应用于液面高度有限制的箱体,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3

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排液装置还包括设于中空管2下方的用于接收液体的容纳瓶9、与该容纳瓶9连接并套设于第二连接部4上的瓶盖10以及位于该瓶盖10下方并旋接于第二连接部4上的压紧螺母11,其中,容纳瓶9将中空管2的下部、弯折管8以及压紧螺母11包围,排出的液体汇集在容纳瓶9内,优选的,容纳瓶9顶部外壁具有外螺纹,相应的,瓶盖10的内壁具有内螺纹,瓶盖10可拆卸的旋接于容纳瓶9顶部,便于拆装,当排液满后,可以单独拆卸容纳瓶9,将液体倒掉以便重复使用,进一步的,容纳瓶9为透明的塑料瓶,便于观察液体的容量变化,可实现进液情况的点检,找到进液的规律,作进一步的改善,且在该容纳瓶9上部的侧壁上设有将其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一端与容纳瓶9的外壁相平齐,另一端向容纳瓶9内延伸,确保箱内液体顺畅排出,同时避免箱体运动时瓶内液体因晃动而从该孔流出。本实施例应用于需排液的箱体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场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插接于箱体上的中空管,所述的中空管一端设有与所述箱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的中空管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自其顶部内凹的U形开口,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还设有第三连接部,在第三连接部上套设有可将所述中空管锁紧于所述箱体上的锁紧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实时排液装置,能够实现实时、自动的排液来解决现有的定期人工放液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保障部件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应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亮;黄洪;林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28
技术公布日:2018.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