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1288发布日期:2019-03-08 18:0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瓶器,具体涉及一种齿纹塑料旋盖专用的开瓶器。



背景技术:

齿纹塑料旋盖在食品生产使用广泛,其瓶盖密封与防盗结构设计在液体、液固两相物态盛装等方面有关键性作用。齿纹塑料旋盖虽保证了产品密封和防盗性能,但在使用手感方面,随着密封防盗强度和瓶盖大小变化,存在难开盖、易受伤的难点。目前市面基本为杠杆式或拉马式开瓶器,主要针对铝质盖、木质盖等酒类产品。在齿纹塑料旋盖开盖,无常见工具,一般使用内部为齿状、外部平滑的硅胶、橡胶、塑料等材质的圈状开瓶器,存在与手部接触面积小,难以发力的间题。同时,对大尺寸的罐装、桶装产品如2.5kg洋葱精油,塑料旋盖过大,用手难以拧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纹塑料旋盖专用的开瓶器,能够增加开瓶器的握力,便于打开齿纹塑料旋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瓶器,用于打开齿纹塑料旋盖,包括筒体和把手,所述筒体包括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筒体的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把手,所述筒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的盖顶挡边以及凸型盖挡边,所述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盖顶挡边合围成开放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内侧壁和所述凸型盖挡边合围成开放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齿。

进一步地,所述齿纹塑料旋盖包括盖顶和凸型盖,所述凸型盖突出地固定在所述盖顶上,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括所述盖顶和凸型盖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齿纹塑料旋盖还包括瓶盖侧壁,所述瓶盖侧壁从所述盖顶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凸型盖的方向延伸,所述瓶盖侧壁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凹齿,所述凸齿与所述凹齿的形状和位置相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同轴堆叠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与所述盖顶挡边和凸型盖挡边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为筒状,所述盖顶挡边为环状。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呈别针状,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筒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两端突出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筒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一端突出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和所述把手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与所述把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该开瓶器开启齿纹塑料旋盖时,将齿纹塑料旋盖嵌入筒体内,此时盖顶抵靠在盖顶挡边上,凸型盖抵靠在凸型盖挡边上,凸齿贴合凹齿,双手握紧把手,两端或一端顺时针用力,即可打开齿纹塑料旋盖。本实用新型的开盖器,通过改变材质和把手设计,增加开瓶器的握力,便于打开齿纹塑料旋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瓶器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齿纹塑料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瓶器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瓶器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仰视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瓶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筒体 110-第一内侧壁 111-凸齿

120-第二内侧壁 130-开口 140-第一内腔

150-第二内腔 200-把手 300-盖顶挡边

400-凸型盖挡边 500-齿纹塑料旋盖 510-盖顶

520-凸型盖 530-瓶盖侧壁 531-凹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开瓶器专用于打开齿纹塑料旋盖500,包括筒体100和把手200,所述筒体100包括第一内侧壁110和第二内侧壁120,所述筒体100的一端开设有开口130,所述筒体10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把手200,所述筒体100内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内侧壁110和第二内侧壁120的盖顶挡边300以及凸型盖挡边400,所述第一内侧壁110和所述盖顶挡边300合围成开放的第一内腔140,所述第二内侧壁120和所述凸型盖挡边400合围成开放的第二内腔150,所述第一内腔140靠近所述开口130设置,所述第一内腔14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15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内侧壁110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齿111。以下对各个部分做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所述齿纹塑料旋盖500包括盖顶510、凸型盖520和瓶盖侧壁530。所述凸型盖520突出地固定在所述盖顶510上,也就是说凸型盖520同轴堆叠在盖顶510上,且凸型盖520的尺寸小于盖顶510。所述瓶盖侧壁530从所述盖顶510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凸型盖520的方向延伸,所述瓶盖侧壁530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凹齿531。通常情况下,盖顶510和凸型盖520为圆形,瓶盖侧壁530为圆筒状。凹齿531的延伸方向与瓶盖侧壁530的中心轴同向。

该开瓶器包括筒体100和把手200。筒体10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把手200,筒体100的下端开设有开口130。需要拧开齿纹塑料旋盖500时,该开瓶器的筒体100的通过开口130套设在齿纹塑料旋盖500上,手部握紧把手200转动,即可打开齿纹塑料旋盖500。

如图3所示,筒体100的外侧壁呈光滑的圆筒状,筒体100内侧壁包括第一内侧壁110和第二内侧壁120。第一内侧壁110靠近开口130设置,第一内侧壁110上设有至少一个凸齿111,凸齿111与所述凹齿531的数量、形状和位置相适应。当筒体100套设在齿纹塑料旋盖500上时,凸齿111刚好卡进凹齿531内,凸齿111与凹齿531互相卡制,防止筒体100与齿纹塑料旋盖500相对转动。

如图4所示,筒体100内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内侧壁110和第二内侧壁120的盖顶挡边300,盖顶挡边300与第一内侧壁110垂直设置。盖顶挡边300呈环状,例如三角形环、多边形环或圆环状,其具体形状与齿纹塑料旋盖500的盖顶510和凸型盖520相适应,既能使盖顶510抵靠在盖顶挡边300上,又能使凸型盖520穿过盖顶挡边300。

如图3所示,第一内侧壁110和所述盖顶挡边300合围成开放的第一内腔140。第一内腔140的尺寸和形状与齿纹塑料旋盖500的盖顶510和瓶盖侧壁530的外壁相适应,使盖顶510和瓶盖侧壁530能够刚好容置于第一内腔140内,故优选地,第一内腔140为圆筒状。第一内腔140的一端为开口130,第一内腔140的另一端与第二内腔150连通。

如图4所示,筒体100内还设置有凸型盖挡边400,凸型盖挡边400与第二内侧壁120垂直设置。凸型盖挡边400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或圆形,为了节约材料,凸型盖挡边400也可以呈环状,例如三角形环、多边形环或圆环状。

如图3所示,第二内腔150由第二内侧壁120和凸型盖挡边400合围而成,与第一内腔140相似,第二内腔150也是开放的。第二内腔150的尺寸和形状与齿纹塑料旋盖500的凸型盖520相适应,使凸型盖520能够刚好容置于第二内腔150内,故优选地,第二内腔150为圆筒状。第一内腔140和所述第二内腔150同轴堆叠在一起,且第二内腔150的直径小于第一内腔140的直径。

筒体100远离开口13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把手20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把手200呈别针状,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筒体100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其两端突出于所述筒体100。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把手2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筒体100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一端突出于所述筒体100。

使用该开瓶器开启齿纹塑料旋盖500时,将齿纹塑料旋盖500嵌入筒体100内,此时盖顶510抵靠在盖顶挡边300上,凸型盖520抵靠在凸型盖挡边400上,凸齿111贴合凹齿531,双手握紧把手200,两端或一端顺时针用力,即可打开齿纹塑料旋盖500。

为了增加该开瓶器的刚度和耐用度,筒体100和所述把手200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且筒体100与所述把手200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开盖器,通过改变材质和把手200设计,增加开瓶器的握力,便于打开齿纹塑料旋盖500。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