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损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3572发布日期:2020-06-23 22:1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损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损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管道(gaspipeline)包括控制阀门、过滤器、减压装置、压力表、流量计、在线分析仪等,宜集中设在气体入口室。气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气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

现有的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操作人员无法准确的估算出气体在实际运输中的损失量,很难出气体在管道中哪一段的损失量是最大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损监控装置,具有便于测算,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损监控装置,包括输送管本体、固定环及第一壳体,所述输送管本体的径向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输送管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径向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竖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固定环在所述第一通孔处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还包括启动组件,所述固定环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启动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且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计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道多出设置启动组件及计时组件,启动组件启动计时组件,计时组件测量气体流通的时间,通过管道内部不同地方计时组件的气体流通时间长短比较,可以得出气体在管道内的管损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具有弹性恢复力,当挡板没有受到外力时,弹簧将挡板的一侧与第一壳体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组件包括:空心壳、第一导杆、第二弹簧、第一直齿条及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空心壳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壳的内部一侧与所述第一导杆相焊接,所述第一导杆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相套接,所述第一活动杆靠近所述第一导杆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弹簧相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簧缠绕在所述第一导杆的外侧,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正对着所述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具有弹性恢复力,当第一活动杆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活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此时第二弹簧恢复至自然长度,第一导杆及空心壳确定了第一活动杆的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杆、齿轮、第二直齿条、第二导杆及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外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靠近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相套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齿条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直齿条与所述第二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直齿条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直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第二直齿条运动,第二直齿条带动第二活动杆沿着第二导杆自身所在直线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周面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壳体内部顶部焊接有限位圆环,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圆环,所述限位圆环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随着第一活动杆一起运动,固定块在运动过程中,固定块碰触到限位圆环,固定块无法向前运动,所以第一活动杆无法运动,固定圆环与固定块共同限制了第一活动杆的运动距离,间接的也限制了齿轮的转动圈数,最终限制了第二活动杆的运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计时组件包括电池组、计时器、无线发射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固定环的内部一侧与所述电池组及所述计时器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组、所述计时器、所述第一铁片及所述第二铁片构成闭合环路,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无线发射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组、计时器、第一铁片及第二铁片构成闭合环路,计时器与无线发射器电连接,可以精确的测出气体通过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计时组件还包括放置块、第一铁片及第二铁片,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放置块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块靠近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铁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靠近所述放置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铁片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铁片与第二铁片重合时,计时器开始工作,实现装置内部自动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通孔接触面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的作用减少气体从挡板与第一通孔之间的空隙处流出,只有气流将挡板冲开,才能开始计算时间,提高时间的测量精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管本体、固定环、第一壳体、启动组件、计时组件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测量在输送管本体不同位置时,气体的通过时间,因为气体通过的截面相同,所以可以很精确的酸楚气体在管道内的损失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公司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管本体;2、固定环;3、第一壳体;4、启动组件;5、固定板;6、挡板;7、计时组件;8、第一弹簧;41、空心壳;42、第一导杆;43、第二弹簧;44、第一直齿条;45、第一活动杆;46、固定杆;47、齿轮;48、第二直齿条;49、第二导杆;410、第二活动杆;9、固定块;10、限位圆环;71、电池组;72、计时器;73、无线发射器;74、放置块;75、第一铁片;76、第二铁片;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损监控装置,包括输送管本体1,输送管本体1的径向横截面为圆环形,输送管本体1内部焊接有固定环2,固定环2的中心轴处开设有长方形通孔,固定环2在长方形通孔处焊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端铰接有挡板6,挡板6外形大小与长方形通孔相适配,固定环2在长方形通孔处焊接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与挡板6相焊接。

如图3所示,固定环2在长方形通孔处焊接有第一壳体3,固定环2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固定环2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计时器72、无线发射器73,计时器72的一侧电连接有无线发射器73。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3内部为空腔结构,第一壳体3内部远离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空心壳41,空心壳41内部一侧焊接有第一导杆42,第一导杆42外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动杆45,第一活动杆45远离挡板6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弹簧43,第二弹簧43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3相焊接,且第二弹簧43缠绕在第一导杆42的外周面,第一活动杆45的一端延伸至空心壳41的外侧;第一壳体3的内部一侧焊接有固定杆46,固定杆46的外周面开设有圆环形凹槽,固定杆46在圆环形凹槽内部活动镶嵌有齿轮47,第一活动杆45的外周面焊接有第一直齿条44,第一直齿条44与齿轮47相接触,且第一直齿条44与齿轮47相互啮合。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3内部靠近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导杆49,第二导杆49活动套设有第二活动杆10,第二活动杆10靠近挡板6的一端焊接有第二直齿条48,且第二直齿条48活动套设在第二导杆49外侧,第二直齿条48与齿轮47相互啮合。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3内部远离挡板6的一侧焊接有放置块74,放置块74的一侧粘接有第一铁片75,第二活动杆410靠近放置块74的一端粘接有第二铁片76,且第一铁片75的一侧正对着第二铁片76,第一铁片75、第二铁片76、电池组71及计时器72两两之间电连接,使第一铁片75、第二铁片76、电池组71及计时器72形成一个闭合电路,计时器72的另一端电连接有无线发射器73。

如图4所示,第一壳体3内部一侧焊接有限位圆环10,第一活动杆45的外周面焊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一侧对着所述限位圆环10,第一壳体3的靠近挡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活动杆45的一端正对着第一通孔,且第一活动杆45穿过第一通孔。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气体在树洞管本体1内部流通,当气体碰触到挡板6时,气体带动挡板6围绕固定板5与挡板6铰接处转动,挡板6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的,当挡板6开始转动时,挡板6带动与第一壳体3脱离接触,由于挡板6与第一活动杆45相接触时,第二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当挡板6不再与第一活动杆45接触时,第二弹簧43出于自身的弹性恢复力,第二弹簧43带动第一活动杆45沿着第一导杆42所在方向运动,第一活动杆45运动时,带动第一直齿条44围绕固定杆46转动,第一直齿条44转动时带动第二活动杆410沿着第二导杆49所在直线方向运动,第二活动杆410带动第二铁片76碰触到第一铁片75,第一铁片75、第二铁片76、电池组71及计时器72形成流通的电路闭合环路,此时计时器72开始计数。

进一步的,当气体流通过后,挡板6受到第一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第一弹簧8带动挡板6回到初始位置,挡板6带动第一活动杆45沿着第一导杆42所在直线方向运动,第一活动杆45回到初始位置,第一活动杆45带动齿轮47围绕固定杆46转动,齿轮47带动第二直齿条48运动,第二直齿条48带动第二活动杆410沿着第二导杆49所在直线方向运动,第二活动杆410带动第二铁片76运动,使第二铁片76与第一铁片75分开,此时计时器72停止计时,同时,计时器72将数据通过无线发射器73发射到工作间电脑上。

通过在输送管本体1上不同位置的气体通过时间测算,再根据第一壳体3上的流通面积,可以得出,气体在管道内的具体损失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