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握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428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容器握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瓶罐或PET瓶的容器的交接搬运的容器握爪。本申请基于2013年3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072973号主张优先权,且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关于用于瓶罐或PET瓶的容器的交接搬运的容器握爪,已知有可把持瓶罐的颈部,也可把持具有与瓶罐相同的口径的PET瓶的颈部的两用握爪(专利文献I)。
[0003]并且,在交接搬运具有可挠性且在颈部具有颈环的独立稳定性较低的薄壁容器的情况时,已知有具备容器颈部的颈环保持机构与盖保持机构,并且具备支承容器的底面的底面支承装置的薄壁容器搬运装置(专利文献2)。
[0004]以往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7-19702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8-247528号公报
[0008]发明的概要
[0009]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0]所述专利文献I的装置具备握爪对,所述握爪对具备抓持设置于瓶罐或PET瓶(容器)的颈部的外螺纹部的下部的缩颈部的下部而进行把持的握爪、及抓持所述缩颈部的上部而进行把持的握爪。专利文献I的装置中,在清洗瓶罐或PET瓶、向瓶罐或PET瓶内填充液体、并盖上盖的液体填充包装线中,在各搬运旋转体上交替地安装有握爪对。如此,对于在一定大小的旋转体的圆周上以等间距搬运的瓶罐或PET瓶通过交替地替换抓持设置于外螺纹部的下部的缩颈部的上部及下部而进行颈部搬运。
[0011]然而,所述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在把持瓶罐或PET瓶的缩颈部的上部时,由于把持容器的球面部,因此有瓶罐或PET瓶的姿势不垂直,从而产生搬运不良的可能性。并且,在把持瓶罐或PET瓶的缩颈部的下部的情况时,对于大口径的颈部,把持部的接触宽度较短,因此有容器的姿势不垂直,从而产生搬运不良的可能性。而且,由于需要限制容器的上下偏移的定位部件、及能够变更突出量以调整容器的径向的位置的调整机构与导引件,因此有把持机构变得复杂,成本变高的可能性。
[0012]并且,所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提及以具有可挠性且独立稳定性较低的薄壁容器为对象且在容器上安装有盖的状态下的容器交接搬运。然而,专利文献2中,未公开与如未安装盖的瓶罐或PET瓶的可挠性较少且独立稳定性较高的容器的交接搬运有关的技术。
[0013]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把持容器的颈部时,无需如伴随突出量的变更的定位部件的容器握爪。并且,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把持容器的上下的定位或容器的把持姿势的稳定化的容器握爪。并且,提供一种不论容器为瓶罐时或为PET瓶时,进而不论容器的颈部为小口径时或为大口径时均可使用的容器握爪。并且,提供一种把持片不易磨损,且能够不损伤容器的把持部位地进行交接搬运的容器握爪。
[0014]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容器握爪具备具有把持部的握爪,所述把持部由配设成通过相对移动而开闭自如的一对把持片构成,在打开时容器的颈部成为出入自如,并且在闭合时能够约束所述颈部,所述容器握爪将容器自第一握爪向第二握爪交替地替换把持而进行交接,其中,所述容器握爪具备能够支承由所述握爪把持的容器的底面的升降式的容器台。所述第一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第一把持片,所述第一把持片以与设置于所述颈部的缩颈部适合的把持形状把持缩颈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所述第二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第二把持片,所述第二把持片适合于所述缩颈部的下部且把持下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在通过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瓶罐(容器)时,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所述缩颈部的下部,所述瓶罐的底面由所述容器台支承。在通过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PET瓶(容器)时,所述第二把持片抵接于所述PET瓶的颈环的下侧且把持缩颈部的下部,所述容器台向不与所述PET瓶的底面接触的位置退避。所述容器握爪构成为能够兼用于所述瓶罐与所述PET瓶的把持。
[0016]这种交替地替换把持而交接容器的容器握爪具备能够支承由握爪把持的容器的底面的升降式的容器台。第一握爪的所述把持部具备第一把持片,所述第一把持片以与设置于所述颈部的缩颈部适合的把持形状把持缩颈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第二握爪的容器把持部具备第二把持片,所述第二把持片适合于所述缩颈部的下部且把持下部的周长的一半以上。在通过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瓶罐时,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所述缩颈部的下部,瓶罐的底面由所述容器台支承。在通过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PET瓶时,所述第二把持片抵接于PET瓶的颈环的下侧且把持缩颈部的下部,所述容器台向不与PET瓶的底面接触的位置退避。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容器握爪能够兼用于瓶罐与PET瓶的把持。
[0017]在把持瓶罐时,第一把持片以适合于缩颈部的把持形状把持容器,第二把持片把持缩颈部的下部且以容器台支承瓶罐底面,因此把持容器的上下位置成为恒定,瓶罐把持姿势稳定。
[0018]在把持PET瓶时,第一把持片以适合于缩颈部的把持形状把持容器,第二把持片抵接于颈环的下侧且把持缩颈部的下部,因此把持容器的上下的定位成为恒定,能够使PET瓶把持姿势稳定地进行容器搬运。
[001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的容器握爪中,构成所述第一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及所述第二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材料为工程塑料。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的容器握爪中,构成所述第一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及所述第二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材料为超级工程塑料。
[0021]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所述第三方式的容器握爪中,所述材料的超级工程塑料为聚醚醚酮(PEEK)。
[0022]根据这种容器握爪,即便在容器为金属制(铝制或钢制)的瓶罐时,也可通过将构成第一握爪的第一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及第二握爪的第二把持片的容器把持部的材料设为工程塑料或超级工程塑料,进而设为超级工程塑料的聚醚醚酮(PEEK),从而使第一握爪的第一把持片及第二握爪的第二把持片的耐磨损性、耐久性变得良好。并且,可抑制因握爪引起的容器的把持部位的损伤。
[0023]发明效果
[0024]根据所述容器握爪,构成为在把持瓶罐时,所述第二把持片把持所述缩颈部的下部,且以所述容器台支承瓶罐的底面,且构成为在把持PET瓶时,所述第二把持片抵接于PET瓶的颈环的下侧且把持缩颈部的下部,所述容器台向不与PET瓶的底面接触的位置退避,由此能够兼用于瓶罐与PET瓶的把持。
[0025]在把持瓶罐时,第一把持片以适合于缩颈部的把持形状把持容器,第二把持片把持缩颈部的下部,并且以容器台支承瓶罐底面,因此把持容器的上下位置成为恒定,瓶罐把持姿势稳定。
[0026]在把持PET瓶时,第一把持片以适合于缩颈部的把持形状把持容器,第二把持片抵接于颈环的下侧且把持缩颈部的下部,因此把持容器的上下的定位成为恒定,能够使PET瓶把持姿势稳定地进行容器搬运。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说明容器(瓶罐)的图。
[0028]图2是说明容器(PET瓶)的图。
[0029]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握爪的俯视图。
[0030]图4是图3的截面IV-1V图,且表示把持瓶罐的情况。
[0031]图5是相当于图3的图,且表示把持PET瓶的情况。
[0032]图6A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详细情况的放大图,且是第二握爪的把持片的俯视图。
[0033]图6B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详细情况的放大图,且是把持着瓶罐的颈部的把持片的主视图。
[0034]图6C是说明握爪的容器把持部的详细情况的放大图,且是把持着PET瓶的颈部的把持片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参考除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并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件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想到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