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电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022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准电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准电测装置,用于制造、建筑、航空等领域水平面的抄平。
背景技术
用现有的水准仪器进行水平面抄平时,都是用肉眼观察水准器气泡居中,误差较大。尤其是,在精密工程中,难以达到精度要求。用精密的水准仪抄平,往往测量过程十分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准电测装置,以实现水平面抄平时水准观测自动化,同时,还可以测量平面的微倾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给出的技术方案是,水准电测装置包含基准平面、水准器,水准器的水准轴与基准面平行;其特征在于在水准器的两端分别各设置一内电极和外电极,内电极通入水准器内部并与水准器内的水银相连,外电极对称设置在水准器两端的外壳上,这样,两组内外电极分别形成两个电容;两组电极分别连接于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电容-电压转换电路设有电源接口和电压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水平面抄平时水准观测自动化,同时,还可以测量平面的微倾角。
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的改进方案是,将水准器安装于金属密封管中,在金属密封管与水准器之间填充硫磺粉。
用金属密封管将水准器密封,减少干扰,保证输出数据的稳定。由于硫磺与水银混合后会产生无毒害的化合物,因此,即使水准器在使用时不慎破裂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是,设置两套带有电极装置和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水准器,两个水准器的水准轴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可实现对两维水平面抄平及倾斜角度的测量与控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准电测装置(两个水准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水准电测装置包含基准平面1、水准器2,水准器2的水准轴与基准面1平行;其特征在于在水准器2的两端分别各设置一内电极3和外电极4,内电极3通入水准器2内部并与水准器2内的水银相连,外电极4对称设置在水准器2两端的外壳上,由金属镀于水准器玻璃管外表面形成;这样,两组内外电极分别形成两个电容;两组电极分别连接于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电容-电压转换电路设有电源接口和电压输出接口,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印制在电路板5上。
当水准器呈水平状态时,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由内、外电极形成的两个电容容量相等;当水准器倾斜时,由于气泡的移动,两电容的容量会产生差异,且倾斜角度越大,差异也越大。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将两个电容差异的变化转换为电压压差变化,再经过对一组已知倾角的若干个平面进行观测定标,用数理统计学曲线拟合法,得到电压压差变化与倾斜角度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对倾斜角度进行测量与控制。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将水准器2安装于金属密封管6中,在金属密封管6与水准器2之间填充硫磺粉。内电极3、外电极4通过引线经空心铜铆钉7分别从金属密封管6两端引出。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另外设置一套带有电极装置和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水准器8,两个水准器的水准轴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垂直。该水准电测装置可实现对两维水平基准倾斜角度的测量与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水准电测装置,包含基准平面(1)、水准器(2),水准器(2)的水准轴与基准面(1)平行;其特征在于在水准器(2)的两端分别各设置一内电极(3)和外电极(4),内电极(3)通入水准器(2)内部并与水准器(2)内的水银相连,外电极(4)对称设置在水准器(2)两端的外壳上,这样,两组内、外电极分别形成两个电容;两组电极分别连接于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电容-电压转换电路设有电源接口和电压输出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准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准器(2)安装于金属密封管(6)中,在金属密封管(6)与水准器(2)之间填充硫磺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准电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外再设置一套带有电极装置和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水准器(8),两个水准器的水准轴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准电测装置,包含基准平面1、水准器2,水准器的水准轴与基准面平行;水准器安装于金属密封管6中,在金属密封管与水准器之间填充硫磺粉。在水准器的两端分别各设置一内电极3和外电极4,两组内、外电极分别形成两个电容;两组电极分别连接于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电容-电压转换电路设有电源接口和电压输出接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实现水平面抄平时水准观测自动化,同时,还可以测量平面的微倾角。
文档编号G01C9/24GK2731402SQ20042007957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0日
发明者何捷, 李共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