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541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属电表箱铰链防水 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部门为了使电量计量的电表不被不法分子破坏, 一般都将 电表装在一个防盗电表箱内。但防盗电表箱安装时有时受安装位置 的限制需要将电表箱装在室外,这就出现了箱底与箱盖的开合铰链 在遇到雨雪天气时,雨水会随铰链缝隙流到箱内,损坏里面的电器 装置,严重时还会引起短路造成起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一般都 是采用安装时在电表箱的上部用金属或塑料板做一个雨棚装在上 面,或直接在上面盖上一块挡雨板,这样不仅影响电表箱盖的打开 以及安装环境的美观,而且还浪费资源,安装时也费时费工。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表箱底的装有铰链的侧 壁上的铰链上方固定制有一个防水装置,该防水装置当电表箱盖关 闭时防水盖自动弹出打开防雨,当电表箱盖打开时防水盖又能自动 收回的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由壳体、弹簧、防水盖组成,其特征在 于壳体内装有与壳体配合滑动或配合翻转的防水盖,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弹簧的另一端与防水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在电表箱的箱底与箱盖的铰链处不防水,装在室外时 雨水易通过铰链处渗透到箱体内,而对电器绝缘破坏造成短路的问 题。且防水盖能随电表箱的箱盖开或关而收拢和弹出,既美观实用, 防水性能又好。


图1为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装在电表箱铰链上的结构的示 意图;图2为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的防水盖为滑动结构的结构示 意图;图3为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的防水盖为滑动结构的外形图;图4为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的防水盖为翻转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箱底,2、弹簧,3、防水盖,4、导向定位销,5、 弹簧导柱,6、壳体,7、防水盖翻板,8、拉簧,9、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由壳体6、弹簧2和防水盖3组成。防 水盖3有两种结构(参见附图l一4)。第一种结构为,壳体6内的 底部通过导向定位销4固定可滑动的防水盖3,壳体6内的顶部通 过弹簧导柱5固定有弹簧2,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6上,弹簧2的另一端与防水盖3在壳体6内的一端连接。第二种结构为,防 水盖3固定在壳体6上,防水盖3为两块可翻转的,两块防水盖3 的中间通过铰链9连接,两块防水盖3之间装有拉簧8。该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是固定在箱底1的铰链槽的下部,第一 种结构(参见附图2—3)的防水盖3的伸出端制有一与箱盖的边缘 形状一致的台阶,该台阶与箱盖的边缘紧贴。当箱盖关闭时,防水 盖3在弹簧2的推力作用下,大部分始终是伸出壳体6外,并将箱 底1上的铰链槽密封盖住,雨水无法渗进去而起到防水作用。当打开电表箱盖时,箱盖边缘对防水盖3端部的台阶进行挤压, 防水盖3克服弹簧2的推力,防水盖3被收縮于壳体6内。当箱盖 关闭时,防水盖3在弹簧2的推力作用下又被弹出而将铰链槽密封, 而达到当电表箱关闭时始终将铰链槽密封的目的。第二种结构(参见附图4)的防水盖3为可折叠两块, 一块固 定在箱底1上,另一块防水盖翻板7固定在箱盖上,当箱盖打开时 它随着打开,当箱盖关上时,防水盖翻板7有拉簧8拉动使其绕铰 链9转动与固定在箱底1上的一块防水盖3成180° ,而达到当电 表箱关闭时始终将铰链槽密封的目的。该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既能对铰链槽进行防水,又不影响电表 箱盖的开关,而且外形美观漂亮。
权利要求1、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它由壳体(6)、弹簧(2)、防水盖(3)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装有与壳体(6)配合滑动或配合翻转的防水盖(3),装在壳体(6)内的弹簧(2)作用于防水盖(3),弹簧(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6)上,弹簧(2)的另一端与防水盖(3)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弹簧(2)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于箱底(l)上的一块防 水盖(3)和固定在箱盖上的防水盖翻板(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属电表箱铰链防水装置领域。它由壳体、弹簧、防水盖组成,壳体内装有与壳体配合滑动或配合翻转的防水盖,装在壳体内的弹簧作用于防水盖,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弹簧的另一端与防水盖连接。它是固定在箱底的铰链槽的下部,防水盖的伸出端制有台阶,该台阶与箱盖的边缘紧贴。当箱盖关闭时,防水盖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始终是伸出壳体外,并将箱底上的铰链槽密封盖住,雨水无法渗进去而起到防水作用。解决了现在电表箱的箱底与箱盖的铰链处不防水,装在室外时雨水易通过铰链处渗透到箱底内使电器绝缘破坏造成短路的问题。该防水盖能随电表箱的箱盖开或关而收拢和弹出,既美观实用,防水性能又好。
文档编号G01R11/02GK201083770SQ20072008756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3日
发明者任昌兆, 杨竹清, 桂长钟 申请人:任昌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