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2986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仪器,特别涉及可见异物检测仪。
背景技术
可见异物检测仪被广泛地应用在医药、农残、化工、食品、司法等各行 业,这类仪器提供了一个光照度很高的光源,将被检测物置于光源下,通过 肉眼识别来检测异物。
现有的可见异物检测仪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一、 光源为日光灯或普通紫外灯,能耗高、发光效率低,体积大,携带 不便,操作麻烦,亮度不够,需要在暗室环境中使用,不便于现场快速检测、 勘验。
二、 光源为单一波长,局限性大,应用范围窄。
三、 使用220V电压,在无220V电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 可见异物检测仪,将多种体积较大仪器的相应功能浓縮于手掌一体机中,携 带方便,操作简便,使用多种波长的交替光源,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行 业快速勘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包括顶盖和机壳,顶盖通过转轴枢接在机 壳的顶部,机壳内设置有电源、散热装置、微电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在 机壳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有三组紫外光源和至少一组可见光光源,第一组紫外 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范围是390—400纳米;第二组紫外光源所发出 的紫外光线的波长是254纳米;第三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是
365纳米;所述可见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是401—700纳米,上述 各组光源都与微电子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机壳的顶部面板上还设置有一组红外光源,该红外光源所发出的红 外光线的波长是850纳米或940纳米。
所述第一组紫外光源由十八个紫外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列构成,所述第 二组紫外光源由一根紫外石英管构成,所述第三组紫外光源由一根紫外荧光 管构成,所述可见光光源由十个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列构成。
所述红外光源由十八个红外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列构成。所述顶盖的内表面敷设有反光层。
所述机壳顶部面板上的角部设置有电源总开关,该电源总开关是拨动式 开关、触压式开关中的一种。
所述机壳顶部面板上的外边缘设置有磁性吸块。
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一、 本仪器最大的优点是将过去的异物检测仪、紫外检测仪、防伪检测 仪、红外照明灯、取证拍照光源进行整合,集于一体,体积小、重量轻,携 带方便、便于现场快速检验操作。可用于医药、农残、化工、食品、司法等 各行业勘验。
二、 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降低能耗、照度增加,检测时不用 暗室环境。
三、 本仪器可以放于桌面上,利用背景布料来观察检测,也可通过支架 倒置悬挂,进行观察检测,使用简单方便,效率高。
四、 本仪器可用电池或外部交流220V市电作为电源,不受电源限制 可以在无220V电源的现场中使用,应用范围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顶盖掀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仪器正放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仪器倒置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支架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紫外光源 4红外光源 7顶盖 IO反光层
13显式模式转换开关 16检验员 19压簧 22通风孔
A显式模式转换控制器
2紫外光源 5可见光光源 8机壳
11电源总开关
14充电插座
17背景布料
20支架
23待检测样本
B荧光管控制器
3紫外光源
6可见光光源
9转轴
12磁性吸块
15桌面
18卡槽
21插板请参照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 包括顶盖7和机壳8,顶盖7通过转轴9枢接在机壳8的顶部。
顶盖7通过转轴9与机壳8成转动配合,顶盖7可扣合在机壳8的顶部 面板上或从机壳8的顶部面板上掀开。
机壳8内设置有电源、散热装置、微电子控制系统,在机壳8的顶部面 板上设置有六组光源。
第一组是紫外光源1,该紫外光源1由十八个紫外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 列构成。每个紫外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范围是390—400纳 米。
第二组是紫外光源2,该紫外光源2由一根紫外石英管构成,该紫外石 英管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为254纳米。
第三组是紫外光源3,该紫外光源3由一根紫外荧光管构成。该紫荧光 管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为365纳米。
第四组是红外光源4,该红外光源4由十八个红外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 列构成,每个红外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红外光线的波长为850纳米或940纳 米。
第五组是可见光光源5,该第五组可见光光源5由十个可见光发光二极 管按直线排列构成,每个可见光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为1瓦。
第六组是可见光光源6,该第六组可见光光源6由七个可见光发光二极 管按直线排列构成,每个可见光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为1瓦。
两组可见光光源5、 6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是401—700纳米。
两组可见光光源5、 6同时启动后,其照度可以达到6000流明以上。顶 盖7的内表面敷设有反光层10。反光层10可以由铝箔构成,反光层10的作 用是使光源发出的光线更加集中,提高光照度。
机壳8顶部面板上的角部设置有电源总开关11,电源总开关11可以是 拨动式开关,靠手工开启电源。
电源总开关ll也可以触压式开关,当顶盖7被掀开后,触压式开关因失 去压力而复位,自动开启电源。
机壳8顶部面板上的外边缘设置有磁性吸块12,以便于顶盖7扣合后, 将顶盖7吸住。
在转轴9上设置有压簧19,压簧19的作用是当顶盖7被掀开后,使顶 盖7保持开启的状态。
请参照图4,微电子控制系统由显式模式转换控制器A和荧光管控制器 B组成。上述第二组紫外光源2、第三组紫外光源3都与荧光管控制器B相 联,荧光管控制器B与显式模式转换控制器A相联。上述第一组紫外光源1、 第四组红外光源4、第五组可见光光源5、第六组可见光光源6都与显式模式 转换控制器A直接相联。微电子控制系统内部的硬件电路为现有技术,故本 文不再对其加以冗述。
显式模式转换控制器A的输入端联接有显式模式转换开关13,按压显式模式转换开关13,可依次循环导通第一组紫外光源l、第二组紫外光源2、 第三组紫外光源3、第四组红外光源4、第五组可见光光源5、第六组可见光 光源6,形成交替光源,以检测不同物品。
本仪器的电源可以,市电220V,也可以是内置的7.2伏的锂电池,锂电 池通过充电插座14进行充电。
请参照图l、图2,本仪器的光源种类多,光源产生的热量较大,因此, 机壳8内设置了由微型电动机和风扇组成的散热装置。在机壳的侧壁上开有 通风孔22。
请参照图5,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 将本仪器打开外套平稳放置在桌面15上,打开顶盖7;检验员16 站在顶盖7外表面一侧,以避免直接注视光源。
二、 将黑或白色背景布料17放置在仪器的正前方。
三、 按下光源面板角部的电源总开关ll,打开电源;
四、 根据检测品种项目所需光源按下显式模式转换开关13,选择波长范 围。其中可见光主要用于现场初筛检测,也可用于对药品注射剂溶液可见异 物、溶液剂澄明度进行检查或颜色分析,还可进行表面残留痕迹检查或作为 拍照取证的辅助移动光源使用。
紫外光可以作为药品等薄层检验254纳米、防伪标识鉴别365纳米、中 药外观识别、微观鉴别390纳米,还可用于包装材料检测、包装暗记检测、 痕迹检测、色素非法添加检测。
红外光主要用于红外防伪标识鉴别、表面发光体检测、中药外观识别, 还可用于包装材料检测、包装暗记检测、痕迹检测、微观鉴别或用于夜间局 部摄影。
五、 将待检测样本23放在光源区域,进行观察检测。
请参照图6、图7,本仪器可也以与支架20配合使用,在机壳8的底部 设置有卡槽18。在支架20的顶端设立有插板21,插板21嵌入在卡槽18中, 便可以使本仪器成倒置悬挂状态,通过顶盖7内表面的反光作用,在仪器的 下方形成一个光照检测区域,将待检测样本放在这个区域内,就可进行观察 检测。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包括顶盖和机壳,顶盖通过转轴枢接在机壳的顶部,机壳内设置有电源、散热装置、微电子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在机壳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有三组紫外光源和至少一组可见光光源,第一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范围是390-400纳米;第二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是254纳米;第三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是365纳米;所述可见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是401-700纳米,上述各组光源都与微电子控制系统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机壳的顶部面板上还设置有一组红外光源,该红外光源所发出的红外光线的波长是850纳米或940纳米。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组紫外光源由十八个紫外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列构成,所述第二组紫外光源由 一根紫外石英管构成,所述第三组紫外光源由一根紫外荧光管构成,所述可 见光光源由十个可见光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列构成。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红外光源由十八个红外发光二极管按直线排列构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顶盖的 内表面敷设有反光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机壳顶部面板上的角部设置有电源总开关,该电源总开关是拨动式开关、触压式开 《中^j一禾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机壳顶 部面板上的外边缘设置有磁性吸块。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其特征是所述机壳的 底部设置有卡槽。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可见异物检测仪,包括顶盖和机壳,顶盖通过转轴枢接在机壳的顶部,机壳内设置有电源、散热装置、微电子控制系统,在机壳的顶部面板上设置有三组紫外光源和至少一组可见光光源,第一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范围是390-400纳米;第二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是254纳米;第三组紫外光源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的波长是365纳米;所述可见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范围是401-700纳米,上述各组光源都与微电子控制系统连接。本产品将多种体积较大仪器的相应功能浓缩于手掌一体机中,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使用多种波长的交替光源,应用范围广,可用于多种行业快速勘验检测。
文档编号G01N21/88GK201133902SQ20072031079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张启明, 颖 曹, 曹国营, 钱成玉 申请人:颖 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