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4590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等流量的测定用的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
背景技术
作为对气体等流量进行测量的流量计,有如下一种结构的流量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大致如图10的剖视图所示,在外壳1上,在从流体入口 2a至出口 2b构成直管的流路2的中途内壁面2c上形成开口部2d,在入口 2a侧安装对所流入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用的流体整流器3,在开口部2d内设有对箭头所示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测定的流量传感器5。
流体整流器3其顶端面与流路2入口 2a的阶梯2e抵接,其后端面通过0形环等缓冲体(弹性构件)6而使C字状的孔用挡环(C形环)7与形成在入口 2a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上的环状槽2f嵌合以得到固定。
流体整流器3由规定厚度的板材构成,具有对该板材进行半冲孔而在其两面形成成对的凸部和凹部的多片环状的隔板;以及外径与该隔板大致相等的多片网状的整流体。使突起与凹部嵌合地将规定片数的隔板层叠,形成隔板组件,交替地装配该隔板组件与整,荒体。对于整流体,在与隔板突起对应的位置设有缺口部和孔部,将隔板的突起插通于缺口.部或孔部而装配在隔板组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流体整流器虽具有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结构,但当将流体整流器安装在流量计 荒路中时,流体整流器必须固定在流路内且在流路内不能旋转。
因此,提出了一种固定件,包括螺旋弹簧部,当将流体整流器3安装在入口 2a内时取代缓冲体(0形环)6及孔用挡环(C形圈)而设成向轴向可弹性变形;以及孔用挡环,该孑L用挡环具有连续设置在该螺旋弹簧部一端部上的比螺旋弹簧部直径大的部分,并设成可在
径向弹性变形,以在入口 2a的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与设成环状的槽相嵌合(例如参照专禾iJ文献3)。
或提出了一种将设在流体整流器上的锁定爪嵌合在设于流路的孔中、并在设有锁定爪的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设置加压弹簧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1 — 132813号公报(第3页、图l)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4080号公报(第3 5页、图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 — 105234号公报(第4页、图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 — 24352号公报(第5 6页、图1)
但是,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和专利文献4记载的发明有如下问题当都对流量计的流路进行加工时,必须在流路的内周面准备固定用的环状槽、和加工孔的工序,从简单的流路结构及制作流路结构的工序来看,结构和工序都很复杂。
具体来说,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中,为了将连续设置在该螺旋弹簧部一端部上的直径比螺旋弹簧部大的孔用挡环加以固定,必须有在流路入口的内壁面设置环状槽的工序。
另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发明中,由于使处于外端部的隔板外周的锁定爪旋转成嵌合在本体的锁定槽内的状态,该场合本体成为下凹形状(缺欠形状),要以成形方式制作这种形状,必须用从外侧滑动贯通或机械加工方式进行后续加工。
此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发明中,由于在流路外周开设孔,因此为了不使流体漏出,流路端部被限定为具有位于配管内部的安装结构的接头,例如软管接头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整流器及使用该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可简易地将、流体整流器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可获得流路结构的简单化和安装作业的效率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流体整流器,是被装入流体的流路、对所述流路中进行 荒
动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流体整流器,其特点是,具有
整流器本体,其是将多个筒状的隔板组件和外形与该隔板组件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多个
网状的整流体予以交替层叠而成;以及
挡环,其外形与所述整流器本体的外形大致相等,具有从外周面向外突出且向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弯曲的止动部,并一体i也
设在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上。
将多个隔板组件和多个整流体交替层叠、并将挡环与整流器本体向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设成一体的流体整流器装配在流路上。即,将整流器本体插入到流路中,接着将挡环压入到流路中。挡环的止动部,通过向与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弯曲,则在随挡环的推入而被推入于流路时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
4方向从根部附近弯曲而被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不能逃脱。
由此,可容易地将整流器本体固定在流路内。并且,通过将整流器本体与挡环做成一体而使得结构变得简单,可提高作业性。另外,可减少零件个数。而且不需要形成用于使以往那种孔用挡环嵌合在流路内壁面上的环状槽,易于流路的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流体整流器,是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中所述挡环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分体设置,取代设成一体的结构。
通过将挡环做成与整流器本体分体的结构,可利用另外部件形成构成整流器本体的隔板组件和挡环,例如,可利用合成树脂形成隔板组件,可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流体整流器,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中所述挡环至少具有二个以上的止动部,且这些止动部沿周向等间隔设置。
当将挡环的止动部压入固定在流路的内壁面上时,通过将止动部形成二个以上且沿周向等间隔设置各止动部,从而可使施加在流路内壁面上的力大致均匀,可平衡良好地固定整流器本体。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流量计具有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从流路入口至出口的内壁面形成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内设有流量传感器,并设有对从所述入口侧流入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用的流体整流器,所述流体整流器应用了上述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整流器。
作为流量计的流体整流器,通过使用技术方案1至3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则流路不需要进行多余的加工,具体来说,不需要形成用于使孔用挡环嵌合在流路内壁面上的环状槽等,易于流路的形成且加工工序少,可降低成本。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流量计的流体整流器的安装方法,是在所述技术方案4的流量计上安装所述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将所述流体整流器的整流器本体插入在所述流路的入口侧,
接着,将所述挡环推入所述入口,将所述止动部一边向与所述整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一边压入,将所述整流器本体插入至规定位置,
将所述止动部按压在所述入口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而将所述整流器固定。在将技术方案1至3所述的流体整流器装配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流量计的流路上的场合,将流体整流器本体插入于流路,接着,将挡环压入于流路。挡环的止动部,通过沿与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弯曲,则在随挡环的推
入而被推入于流路时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弯曲而被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不能逃脱。止动部通过沿与整流器本体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弯曲,则容易压入到流路内。由此,可简单而不会逃脱地将挡环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处,可将整流器本体固定在流路内。
采用本发明,将多个隔板组件和多个整流体交替层叠而成的整流器本体插入到流路内,将挡环推入到流路内并使止动部向与整流器本体插入于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地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可将流体整流器简单地固定在流路内,可获得流路结构的简单化及安装作业的效率化。并且,通过将整流器本体与挡环形成一体,可制造结构简单
的流体整流器。


图1是本发明的流体整流器的侧视图。
图2表示形成图1所示的流体整流器隔板组件的隔板,图2(a)是俯视图,图2(b)是图2(a)的剖视图。
图3是形成图1所示的流体整流器的整流体的俯视图。图4是形成图1所示的流体整流器的整流体的俯视图。
图5表示将图l所示的流体整流器的整流器本体固定在流路内用的挡环,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图5(a)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流体整流器的装配顺序的说明图。图7是应用了图1所示的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流体整流器插入于图7所示的流量计的流路入口的顺序的说朋图。图9是将流体整流器推入图8所示的流量计的流路入口后状态的说明图。图IO是使用了以往的流体整流器的流量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流体整流器。图1表示本发明的流体整、流
器的侧视图。流体整流器11呈圆筒形状,包括圆筒形的整流器本体16,该整流器本体
16由多个圆筒形状的隔板组件12和圆形的多个整流体14、 15交替地沿轴向层叠而成;以及挡环17,其与整流器本体16的后端面(图中左侧的端面)16b固定成一体。
隔板组件12由多片隔板13构成。隔板13如图2 (a)所示具有耐蚀性,例如,利用7中压模具,将不锈钢的薄板(例如板厚0. 5mm)制作成如图2(a)那样规定的外径和内径的环状零件。并且,如图2(b)所示,通过半冲孔加工,在该隔板13的板面13a上,沿其周向等间隔(相对于中心为等角)地形成多对向一侧面(表面)突出的凸部13b和位于其背侧面(背面)的凹部13c,例如以120°C间隔地形成。
例如,隔板13被做成外径为llmm、内径为9mm、凸部13b被做成外径为0. 5mm、高度为0. 3mm、凹部13c被做成内径为0. 5腦、深度为0. 3,。所谓上述的半冲孔加工,是指冲压丰莫具的冲头不贯通板材而在其中途位置停止这样进行进入的加工。
并且,在重叠隔板13时,可使第二片的凸部13b嵌合并密接重合在第一片的凹部13c内。g卩,隔板13可被层叠所需的片数。由此可将隔板组件12的长度容易地设定为所需的长度。
如图3所示,整流体14是由不锈钢丝构成的金属网,且被做成外径与隔板13大致相同aimm),厚度被做成比隔板13的凸部13b高度(O. 3mm)还薄的例如0. 05mm 0. 2mm左右。并且,在周缘部的与隔板13各凸部13b对应的位置形成用于插通这些凸部13b的大致U字形缺口部14a。
此外,在整流体14的周缘部形成有用于识别其网眼方向的大致U字状缺口部14b。缺口部14b构成与缺口部14a相同的形状,例如在图中上部的缺口部14a与右下侧的缺口部14b之间的中央位置仅设置一处。这些缺口部14a、 14b,其U字状的里端面当然被设定成位于隔板13内径的外侧。
整流体15如图4所示,与整流体14相同,是由不锈钢丝构成的金属网,外径和厚度被做成与隔板13大致相同的直径(llmm)、相同的厚度(0.05mm 0.2mm左右)。并且,在周缘部的与隔板13各凸部13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用于插通这些凸部13b的大致U字形缺口部15a。
此外,在整流体15的周缘部形成有用于识别其网眼方向的大致U字形缺口部15b。缺口部15b构成与缺口部15a相同的形状,例如在图中上部中央的缺口部15a与左右下侧的缺口部15a之间的中央位置设置二处。这些缺口部15a、 15b,其构成U字形的里端面当然设定成位于隔板13内径的外侧。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上侧位置配置缺口部14a、 15a的状态(例如将该位置f乍成"基准方向")下,整流体14的网眼呈45。倾斜的方向,整流体15的网眼呈直角。根据这种缺口部14a、 14b、 15a、 15b的数量,可容易识别整流体14、 15的网眼方向相对于基准方向是呈45。倾斜还是呈直角。
整流体14、 15的缺口部14a、 14b、 15a、 15b,成为表、背对称地沿周向以中心角60°说
的间隔形成,呈120。间隔的三个缺口部14a、 15a与所对应的凸部13b相嵌,剩余的缺口部14b、 15b可作为用于识别网眼方向的标记进行识别。
挡环17如图5(a)所示,其外径做成比双点划线所示的隔板13外径还大的大径,内径做成与隔板13内径相同的直径。并且,外周部沿周向等间隔(相对于中心为等角)地等分为多个例如做成24等分、大径部17b和中径部17c夹着缺口部17d而交替地构成齿轮状。并且,大径部17b做成比隔板13外径大的大径,作为止动部(以下称为"止动部17b"),中径部17c做成与隔板13外径相同的直径,作为与隔板13的安装部(层叠部)(以下称为"安装部Hc")。
另夕卜,止动部17b与安装部17c之间的缺口部17d,做成比安装部17c小的小径,如后所述,作为可使止动部17b的外径向一侧折弯直至与隔板13外径大致相同用的避让部。另外,通过将各止动部17b的宽度做得狭窄,就可沿双点划线所示那样构成圆形的隔板13外周折弯成大致圆弧状。由此,可将各止动部17b折弯成与隔板13即隔板组件12外径相同。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止动部17b相对于中心呈60。等角而沿周向等间隔形成六个,安装部17c相对于中心呈60。等角而沿周向等间隔形成六个,止动部17b与安装部17c之间的缺口部17d相对于中心呈30。等角而沿周向等间隔形成12个。 '
而且,在挡环17的板面17a上,在六个中径部17c的隔开一个的安装部17c(每120。)上形成有与隔板13的各凸部13b对应并与这些凸部13b嵌合的孔17e。另外,如图5(b)所示,各止动部Hb从与缺口部17d的根部部分向后方(与整流器本体16插入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呈规定角度地倾斜。该挡环17是利用冲压模具对与隔板13相同的板厚的不锈钢板进行冲压而一体形成的。
流体整流器11如图6所示,将多片例如五片隔板13予以层叠来形成一个隔板组件12,再将这些隔板组件12形成例如三个。而且,图中左侧(后侧)的隔板组件12的后端面安装有整流体14,并利用挡环17固定在隔板组件12的后端面上。该左侧(后侧)的隔板组科:12与中央的隔板组件12之间夹插整流体15,中央的隔板组件12与右侧(前侧)的隔板组件12之间夹插整流体14,而进行层叠,在右侧(前侧)的隔板组件12前端面安装有整^充体15并利用隔板13进行固定。
也就是说,交替地对挡环17、整流体14、隔板组件12、整流体15、隔板组件12、整流体14、隔板组件12、整流体15和隔板13进行层叠,并嵌合与各隔板13的凸部13b木目对的挡环17的孔17e及隔板13的凸部13b。整流体14、 15的板厚做得比隔板13凸部13b的高度(O. 3mm)薄(0.05顯 0.2鹏),由此隔板13的凸部13a可插通这些整流体14、 15的 缺口部14a、 15a并充分嵌合在所相对的隔板13的凹部13c内。
并且,沿轴向对两端的挡环17和隔板13进行加压,将各嵌合部铆接固定成一体。这 样,形成图l所示的流体整流器ll。并且,网眼方向互相不同的整流体14与整流体15交 替配置,由此可进行良好的整流。
图7是表示应用了图1所示的流体整流器11后的流量计一例子的剖视图。流量计20 的构成箱状的外壳21下部,形成有从流体入口 22a至出口 22b的呈直管的圆筒状流路22, 在内壁面22c的中途,沿长度方向(流体流动的方向)形成有长开口部22d。并且,在入口 22a设有对所流入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用的流体整流器11,在外壳21上部的箱 状收容部23,在流路22的外侧(上侧)安装有将开口部22d密闭覆盖的电路基板24。
入口 22a的大小做成能以极微小的间隙嵌插流体整流器11的整流器本体16。另外,入 口 22a的长度(深度)形成得稍比流体整流器11的长度长。
在该电路基板24上设有流量传感器25,该流量传感器25位于开口部22d内且其检测 面位于流路22的圆筒状内壁面22c的外侧。与流路22的开口部22d相对的内壁面22c做 成向流路22的大致中心方向隆起的大致梯形状的凸部22e。即凸部22e形成这样的大致梯 形状内壁面22c从开口部22d的始端位置向中心方向大致锥状地向上方倾斜并隆起至》荒 路22的大致中心附近位置,且在开口部22d的大致中央位置沿长度方向平行,再大致锥 状地向下方倾斜并在开口部22d的终端位置与内周面22c—致。而且,流量传感器25与 凸部22e的平坦的中央部相对。
通过如此将与开口部22d相对的内壁面做成上部平坦的大致凸部形状,则开口部22d 中箭头所示的被测定流体的层流从上游侧至下游侧被维持,其结果可在流量计的流量传感 器25中获得稳定的流速分布,流量传感器25可在输出稳定为高流量的范围内正确地测定
接着,对流体整流器ll安装到流量计20的流量22入口22a的顺序进行说明。首先, 如图8所示,将流体整流器ll的整流器本体16从前端面16a插入到入口22a内,直至挡 环17的各止动部17b与入口 22a的开口端22a'抵接。挡环17的各止动部17b如图示另卩 样同心地卡止在开口端22a'上且向后方倾斜。
接着,将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夹具例如插入棒30的顶端面30a按压在挡环17的呈 环状的板面17a(参照图4(a〉)上,且如箭头所示压入在入口 22a内。随此,挡环17的各 止动部7b利用入口22a的开口端22a'而从根部附近向与推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后方带
9止动部17b在推入入口22a时向与推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后方倾斜(参照图4(b)及图 9),则容易推入,可顺利地被压入入口 22a内。另外,如图4(a)所示,止动部17b沿周向 等间隔形成多个(六个),则当被压入入口 22a内时,对该入口 22a内壁面施加的力就在径 向上平衡良好地作用。其结果,可将整流器本体16平衡良好地固定在入口22a内。
并且,止动部17b压接在入口 22a开口端22a'附近的内壁面上,且顶端部可进入内壁 面,起到挡块的作用,防止整流器本体16旋转或脱出。由此,可非常简单地不会逃脱地 将整流器本体16安装在入口 22a内。而且,对入口 22a开口端22a'附近的内壁面不需要 实施用于固定止动部17b的槽、孔等。
因此,用于安装流体整流器ll的流路入口 22a的制造变得非常容易,且装配作业变得 容易,提高了作业性。此外,由于不需要用于固定止动部17b的孔,因此不像专利文献4 所记载的发明那样来限定接头形状。另外,不会发生流体向外部泄漏,可防止流量计精度 的恶化。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流量计20的外壳21做成如下结构在流路22的内壁面22c设有 沿流体流动的方向较长的开口部22d,并在其中央位置收容流量传感器25,在与开口部22d 对应的内壁面22c设有梯形状的凸部22e。但外壳并不限于这种结构,当然也可使用如下 结构的外壳如图10所示,从流体的入口 2a至出口 2b做成仅呈直管的流路2,在其中途 的内壁面2c形成收容流量传感器5的开口部2d。
挡环17,也可根据为将整流器本体16固定在流量22入口22a内而所需的摩擦力,来 设定止动部17b的大小(与入口22a内壁面抵接的面的宽度和长度)、片数。另外,挡环17 的止动部17b为一个以上是必要条件,最好至少是二个以上且相对于挡环17的中心配置 成等角(沿周向等间隔),以确保施加在入口 22a内壁面上的力的均衡。
另外,挡环17不一定固定在隔板组件12的隔板13上作成一体化,也可做成与由多个 隔板组件12和整流体14、 15的层叠体所构成的整流器本体16分体设置。这样,通过将 挡环17做成与整流器本体16分体设置,也可适用于图IO所示的以往结构的流量计,且 在插入流体整流器的流路入口内壁面上就不需要用于嵌合孔用挡环(C形环)的环状槽,可 获得加工工序的简单化,降低成本,是较好的。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对不锈钢薄板进行冲压成形来形成隔板13、将该隔板13层叠规定 片数而形成规定长度(高度)的隔板组件12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
10代替不锈钢薄板,也可用塑料等合成树脂部件形成规定长度(高度)的隔板组件,与隔板13 的情况相同地在一侧端面一体形成凸部、在背侧成对地一体形成凹部,将这些多个隔板组 件和多个网眼(金属网)的整流体交替层叠而形成整流体的本体部。
在该场合,挡环17使用前述图4所述的不锈钢薄板,且做成与将流体整流器的多个隔 板组件和多个整流体层叠后的本体部分体设置,在将所述本体部插入流路入口后,像前述 那样压入在该入口的开口端。如此,通过用塑料等合成树脂部件形成隔板组件,可大幅度 降低成本,并可获得轻量化。这里,即使是用合成树脂部件形成隔板组件的场合,也可将 挡环和整流器本体一体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流体整流器ll做成了圆筒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在配合流 路的形状例如流路的截面为正方形的场合,也可形成与其相配合的截面为正方形的方筒形 状。在该场合,挡环当然也做成正方形,并在其各边的中央位置形成止动部。由此,可将 挡环相对于中心呈等角(90°)沿周向等间隔配置。
采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通过将多个隔板组件和多个整流体交替层叠而成的整流器本 体插入到流路内,将挡环推入流路并将止动部向与整流器本体插入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 方向予以弯曲并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从而可简易地将流体整流器固定在流路内。此外, 通过将整流器本体和挡环做成一体,从而使得结构简单,提高作业性。并可减少零件个数。 而且,在流路的内壁面上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的用于嵌合孔用挡环的环状槽,易于流路 的形成。
另外,通过将挡环做成与整流器本体分开的个体,可用另外部件形成构成整流器本体 的隔板组件和挡环,例如可用合成树脂等形成隔板组件,可降低成本。
另外,当将挡环的止动部压入固定在流路内壁面上时,通过形成二个以上的止动部且 沿周向等间隔设置各止动部,从而可使施加在流路内壁面上的力大致均等,可平衡良好i也 固定整流器本体。
并且,作为流量计的流体整流器应用了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所述的流体整流器, 由此,不需要在流路上进行多余的加工,具体来说不需要在流路的内壁面上形成用于嵌合 孔用挡环的环状的槽(环状槽)等,易于流路的形成并减少加工工序,削减成本。
另外,当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流量计的流路上装配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所述的、流 体整流器时,将整流器本体插入流路内,接着将挡环压入在流路内。挡环的止动部,通过 沿与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地被弯曲,则在随挡 环的推入而被推入流路内时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弯曲并被按压在流路的内壁面上而不能逃脱。止动部通过沿与整流器本体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 地弯曲,则容易压入流路内。由此,可简单而不会逃脱地将挡环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处,可 将整流器本体固定在流路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流体整流器,被装入流体的流路、对所述流路中进行流动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其特征在于,具有整流器本体,其是将多个筒状的隔板组件和外形与该隔板组件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多个网状的整流体予以交替层叠而成;以及挡环,其外形与所述整流器本体的外形大致相等,具有从外周面向外突出且向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弯曲的止动部,并一体地设在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向所述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与所述整流器本体分体设 置,取代设成一体的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至少具有二个以上的 止动部,且这些止动部沿周向等间隔设置。
4. 一种流量计,具有外壳,在所述外壳的从流路入口至出口的内壁面形成有开口部, 在所述开口部内设有流量传感器,并设有对从所述入口侧流入的被测定流体的流动进行整 流用的流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整流器应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整流器。
5. —种流量计的流体整流器的安装方法,在如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计上安装如 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整流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流体整流器的整流器本体插入到所述流路的入口侧,接着,将所述挡环推入所述入口,将所述止动部一边向与所述整流器的插入方向相反 的方向弯曲一边压入,将所述整流器本体插入至规定位置,将所述止动部按压在所述入口开口端附近的内壁面而将所述整流器本体固定。
全文摘要
一种流体整流器(11),被装入流体的流路对流路中进行流动的流体的流动进行整流,包括整流器本体(16)和挡环(17),整流器本体是将多个筒状的隔板组件(12)和外形与该隔板组件的外形大致相等的多个网状的整流体(14、15)予以交替层叠而成;挡环外形与整流器本体的外形大致相等,具有从外周面向外突出且沿与整流器本体向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根部附近带角度弯曲的止动部(17b),并一体地设在与整流器本体向流路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端面上。采用本发明,可简易地将流体整流器固定在流路的入口处,可使流路结构简单化,获得安装作业的效率化。
文档编号G01F15/00GK101504299SQ200910007108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8日
发明者新川宏一郎, 林智彦, 稻垣広行 申请人:株式会社山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