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及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4984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及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及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利用复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手将复摆摆杆的下端旋移至一定高度的位置后再松手。由于在释放摆杆的一瞬间,人的手很容易产生轻微的抖动,这会使摆杆在摆动的同时产生扭动,这样的扭动会消耗一定的动能,这无疑会影响复摆的摆动周期,进一步增加测量结果的误差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消除复摆初始抖动的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及发生器。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由摆杆孔、平衡槽和杆体构成,发生器由齿轮、转轴、齿轮架、齿条、垂臂、旋钮、桌沿卡、横臂和定位钩构成。摆杆孔纵向均匀分布于杆体上,杆体的下端有截面为V形的平衡槽。桌沿卡的横截面为C字形,桌沿卡的下端有螺孔,旋钮的柄部处于所述螺孔中,桌沿卡的上端是与桌沿卡为一体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成板状的齿轮架,转轴的两端固定于齿轮架的内侧,齿轮套在转轴上并与转轴成动配合关系。两齿轮架之间的桌沿卡的上表面有与桌沿卡成动配合关系的齿条,齿条的齿朝上并与转轴的齿相互咬合。齿条的一端有由垂臂、横臂和定位钩组成的L形钩,定位钩的尖端为三棱锥形。
在启动复摆前,先通过旋转齿轮调节定位钩与杆体的距离,将摆杆的平衡槽的外端置于定位钩的尖端上并使二者保持静止。启动时,旋转齿轮,使齿条带动定位钩向远离杆体的方向平移,当定位钩脱离平衡槽时,复摆即启动。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由于杆体低端的平衡槽和三棱锥形的定位钩端部的配合保证了定位钩处于摆杆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使摆杆不会发生倾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吸是通过机械平移使托举物即定位钩离开平衡槽,完全没有因人手的晃动引起的摆杆的晃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摆杆在摆动的过程中不产生扭动,这样就避免了因手抖而引起的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 度。由于挡条在匀速平移的过程中离开摆杆下端,没有任何的抖动产生,这就保证了摆杆在 摆动的过程中不产生扭动,这样就避免了因手抖而引起的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 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摆杆下端的纵向截面图。
图中l.摆杆孔2.平衡槽3.杆体4.齿轮5.转轴6.齿轮架7.齿条8.垂臂 9.旋钮IO.桌沿卡11.横臂12.定位钩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由摆杆孔l、平衡槽2和杆体3构成,发生器由齿轮4、转轴5、齿 轮架6、齿条7、垂臂8、旋钮9、桌沿卡IO、横臂11和定位钩12构成。摆杆孔l纵向均匀 分布于杆体3上,杆体3的下端有截面为V形的平衡槽2。桌沿卡10的横截面为C字形,桌 沿卡10的下端有螺孔,旋钮9的柄部处于所述螺孔中,桌沿卡10的上端是与桌沿卡10为 一体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成板状的齿轮架6,转轴5的两端固定于齿轮架6的内侧,齿轮4套 在转轴5上并与转轴5成动配合关系。两齿轮架6之间的桌沿卡10的上表面有与桌沿卡10 成动配合关系的齿条7,齿条7的齿朝上并与转轴5的齿相互咬合。齿条7的一端有由垂臂 8、横臂11和定位钩12组成的L形钩,定位钩12的尖端为三棱锥形。
在启动复摆前,先通过旋转齿轮4调节定位钩12与杆体3的距离,将摆杆的平衡槽2 的外端置于定位钩12的尖端上并使二者保持静止。启动时,旋转齿轮4,使齿条7带动定位 钩12向远离杆体3的方向平移,当定位钩12脱离平衡槽2时,复摆即启动。
由于杆体3低端的平衡槽2和三棱锥形的定位钩12端部的配合保证了定位钩12处于摆 杆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使摆杆不会发生倾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吸是通过机械平移使托 举物即定位钩12离开平衡槽2,完全没有因人手的晃动引起的摆杆的晃动。因此本实用新型 保证了摆杆在摆动的过程中不产生扭动,这样就避免了因手抖而引起的实验误差,提高了实 验结果的准确度。
权利要求1.一种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及发生器,其特征是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由摆杆孔、平衡槽和杆体构成,发生器由齿轮、转轴、齿轮架、齿条、垂臂、旋钮、桌沿卡、横臂和定位钩构成,摆杆孔纵向均匀分布于杆体上,杆体的下端有截面为V形的平衡槽,桌沿卡的横截面为C字形,桌沿卡的下端有螺孔,旋钮的柄部处于所述螺孔中,桌沿卡的上端是与桌沿卡为一体且相互平行的两个成板状的齿轮架,转轴的两端固定于齿轮架的内侧,齿轮套在转轴上并与转轴成动配合关系,两齿轮架之间的桌沿卡的上表面有与桌沿卡成动配合关系的齿条,齿条的齿朝上并与转轴的齿相互咬合,齿条的一端有由垂臂、横臂和定位钩组成的L形钩,定位钩的尖端为三棱锥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及发生器。无初始晃动复摆摆杆由摆杆孔、平衡槽和杆体构成,发生器由齿轮、转轴、齿轮架、齿条、垂臂、旋钮、桌沿卡、横臂和定位钩构成,杆体的下端有截面为V形的平衡槽,齿轮套在转轴上并与转轴成动配合关系,两齿轮架之间的桌沿卡的上表面有与桌沿卡成动配合关系的齿条,齿条的齿朝上并与转轴的齿相互咬合,齿条的一端有由垂臂、横臂和定位钩组成的L形钩,定位钩的尖端为三棱锥形。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因手抖而引起的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文档编号G01P1/04GK201397342SQ200920080998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0日
发明者伟 梁 申请人:伟 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