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7572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仪,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
背景技术
由于地球日趋暖化,导致每年夏日温度不断攀升,因此,纺织业者无不着力于开发 各种功能性的织物,以满足使用者对织物需具备散热、凉爽、日光遮蔽或保暖等不同的需 求。
有人提出一种评估一块待测织物是否具有瞬间凉感效果的方式,所谓瞬间凉感 (touch feeling of warmth or coolness/Q-max)是模拟人体接触该待测织物时,皮肤表 面瞬间热量流失所感受到的凉感。该方式是将一块大小为20cmX20cm的该待测织物放置 在一块恒温25V的冷板上,再将一块35 V的热板平放于该待测织物上,同时量测该热板在 0. 2秒内经由该待测织物移除的热量,其单位为watt/cm2。
由于该方法利用热传导方式比较该待测织物在瞬间被移除的热量,却无法得知该 待测织物长时间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下的所能达到的吸热与散热效果,且无法同时进行多 件待测织物的比较。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同时比较数个待测织物温度变化的可连续性测 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
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适用于同时比较至少两块待测织物温 度的变化,该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包含一个改变前述待测织物温度的温度源 装置、一个能够连续地侦测且记录前述待测织物温度变化的感温模组、一个待测件固定装 置,及一个架体,该温度源装置、该感温模组,及该待测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该架体。
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该感温模组包括一个感温单元 及一个资料处理单元。
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该资料处理单元具有一个显示 元件。
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该温度源装置为一个热温元件 或一个冷温元件。
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该待测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该温 度源装置与该感温模组的感温单元间。
本发明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该温度源装置为一个热温元 件,该感温模组的感温单元与该温度源装置在该待测件固定装置的同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温度源装置能使前述待测织物产生升温或降温的 作用,并利用该感温模组连续地侦测前述待测织物温度变化,能够产生同时比较数个待测 件温度变化的效果。


图1是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图,说明一个热温元件电源未打开时,两块待测 织物的测试结果;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图,说明该热温元件电源打开时,前述待测织物 的测试结果;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图,说明该热温元件电源关闭时,前述待测织物 的测试结果;
图5是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6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图,说明一个冷温元件打开时,前述待测织物的 测试结果;
图7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图,说明该冷温元件持续打开时,前述待测织物 的测试结果;
图8是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9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10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测试图,说明该热温元件电源打开时,前述待测织物 的测试结果;
图11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侧视图,说明一个感温模组的感温单元与该热 温元件在一个待测件固定装置的相反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 的编号来表不。
参阅图1,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适用于同时比较两块待测织 物1、待测织物2温度的变化。
该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改变前述待测 织物1、待测织物2温度的温度源装置3、一个感温模组4、一个遮蔽件5、一个待测件固定装 置6,及一个架体7。
该感温模组4包括一个感温单元41及一个资料处理单元42,该资料处理单元42 具有一个显示元件421。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固定于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
该温度源装置3、该遮蔽件5、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与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 设置于该架体7,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与该遮蔽件5设置于该温度源装置3与该感温模组4 的感温单元41间,且该遮蔽件5设置于该温度源装置3与待测件固定装置6间。
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能够即时侦测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温度变化, 并将感测获得的一组资料传送至该资料处理单元42,该感温模组4的资料处理单元42能够 连续地记录该感温单元41在不同时间传送的资料,并将前述资料经过处理成为图表,再利 用该显示元件421呈现。
在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分别为一块功能性织物及一 块标准织物,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包括一个中空的框架,该温度源装置3为一个热温元件 31,该热温元件31为一盏卤素灯,借此,模拟日光照射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时,前述 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隔热效果的差异。该感温单元41为一台红外线热影像仪,该资料 处理单元42为一台电脑,该红外线热影像仪通过一条传输线电连接至该电脑,该显示元件 421为一台显示器。值得一提的是该热温元件31也能够是一盏投射灯,该感温单元41也 能够通过无线传输将该资料传送至该资料处理单元42,而该显示元件421也能够是一台投 影机。
使用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时,使用者先将前述待测织物1、待 测织物2分别并排放置且固定于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的框架上,再调整该遮蔽件5位置,使 该遮蔽件5不会阻挡该温度源装置3照射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将该感温模组4的 感温单元41、资料处理单元42,及显示元件421的电源打开,使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 能够通过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的中空的框架开始侦测且记录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下 表面的温度变化,需要说明的是该温度源装置3与该感温单元41应分别对齐前述待测织 物1、待测织物2的交界,使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能同时均匀受热,并能同时侦测前 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是说明该电脑将该红外线热影像仪量测 所得的红外线热影像(如图2左上图所示,左侧为该功能性织物,右侧为该标准织物),经 处理后能够显示其中一取样点的即时温度(如图2右上图所示),并以一张图表显示连续 时间状态下的前述取样点的温度变化情形(如图2左下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该图表的Y 轴为温度轴,X轴为时间轴,X轴的零点(与Y轴的交叉点)表示前述取样点即时测得的温 度值,并分别将前述取样点以两个圆点标示在Y轴上方便判读,而远离X轴零点的轴距则表 示过去的时间,借此显示前述取样点在过去时间曾测得的温度值),此时,该热温元件31电 源尚未打开,能够测得该标准织物(如图2右上图所示)的温度为26. 7°C,且由图表显示该 标准织物与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无明显差异。
最后打开该热温元件31电源,使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温度上升,如图3 所示,说明该功能性织物(如图3左下图所示的下侧曲线)与该标准织物(如图3左下图 所示的上侧曲线)的温度随着照射时间增加而上升,此时,能够测得该标准织物(如图3右 上图所示)的温度为43. 9°C,且由图表显示该标准织物与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与升温速度 已产生明显差异,能够比较出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较该标准织物的温度较低且升温速度较 慢,借此,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达到简单比较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 物2隔热效果差异的作用。
或者,可以再关闭该热温元件31电源,使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温度恢复 室温,如图4所示,说明该功能性织物(如图4左下图所示的下侧曲线)与该标准织物(如 图4左下图所示的上侧曲线)的温度逐渐下降,此时,能够测得该标准织物(如图4右上图 所示)的温度为33. 4°C,且由图表显示该标准织物与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与降温速度已产 生明显差异,能够比较出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较该标准织物的温度较低且降温速度较慢, 借此,比较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散热效果的差异。
如此,使用者能够通过该感温模组4的显示元件421连续地观察前述待测织物1、 待测织物2的温度变化,能够产生同时比较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温度变化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者欲替换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时,仅需调整该遮蔽件5 位置,使该遮蔽件5阻挡该温度源装置3照射到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与该感温单元 41,能够产生简单操作的效果。
参阅图5,本发明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差异 处在于
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分别为一块功能性织物及一块标准织物,该温度源装 置3为一个冷温元件32,该冷温元件32为一个氮气冷源,通过打开该冷温元件32让前述待 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温度下降,如图6与图7所示,图6与图7左上图的左侧为该功能 性织物,图6与图7左上图的右侧为该标准织物,说明该功能性织物(如图6与图7左下图 所示的上侧曲线)与该标准织物(如图6与图7左下图所示的下侧曲线)的温度随着冷却 时间增加而下降,能够分别测得该标准织物(如图6与图7右上图所示)的温度为O. 5°C 与-1. 9°C,且由图表显示该标准织物与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与降温速度也产生明显差异, 能够比较出该功能性织物的温度较该标准织物的温度较高且降温速度较慢,借此,本发明 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达到简单比较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隔冷效果差 异的作用。或者,再关闭该冷温元件32使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温度恢复室温,借 此,模拟在寒冷气候下,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隔冷效果的差异。
如此,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而且,能够通过快速替换不同的温度源装置3产生简单操作的效果,且产生进行升温或降 温测试的作用。
参阅图8、图9,本发明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主 要差异处在于
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分别为一块功能性织物及一块标准织物,该感温模组 4的感温单元41与该热温元件31在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的同一侧,且该热温元件31是斜 射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使该热温元件31不会阻挡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侦测前述待 测织物1、待测织物2上表面的温度。
如此,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也能够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而且,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能够侦测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上表面温度,借 此,模拟日光照射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时,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吸热、散热效 果的差异,能够产生进行不同测试方式的作用,如图10所示,图10左上图的左侧为该功能 性织物,图10左上图的右侧为该标准织物,说明该功能性织物(如图10左下图所示的上侧 曲线)与该标准织物(如图10左下图所示的下侧曲线)的温度随着照射时间增加而上升, 此时,能够测得该功能性织物(如图10右上图所示)的温度为43. 7°C,且由图表显示该标 准织物与该功能性织物上表面的温度与升温速度也产生明显差异,能够比较出该功能性织 物的温度较该标准织物的温度较高且升温速度较快,借此,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 温的测试仪达到简单比较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吸热、散热效果差异的作用。
或者,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与该热温元件31在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的相 反侧,如图11所示,借此,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能够侦测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 2的下表面温度,而达到与上述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值得说明的是利用上述测试方式能 够比较同一块待测织物的上表面与下表面温度差异,借此了解该待测织物的隔热与散热效果。以较厚的织物与较薄的织物为例,较厚的织物隔热效果佳,所以上、下表面温度在测试 初期差异较大,但上表面温度会与较薄的织物相近;而以功能性的织物与较薄的织物为例, 功能性的织物虽然上、下表面温度差异不大,但整体温度比较薄的织物低,借以说明功能性 的织物非仅隔热效果好,且吸热少、散热多,因而达到较低的整体温度。
通过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具有下述有益效 果
一、本发明利用该感温模组4连续地观察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的温度变化, 能够产生同时比较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温度变化的效果。
二、本发明通过调整该遮蔽件5位置,使该遮蔽件5阻挡该温度源装置3照射到前 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与该感温单元41,能在替换前述待测织物1、待测织物2时产生简 单操作的效果。
三、本发明利用该温度源装置3为热温元件31或冷温元件32,能够快速替换产生 简单操作的效果,且产生进行升温或降温测试的作用。
四、本发明通过该感温模组4的感温单元41与该温度源装置3在该待测件固定装 置6的同一侧或相反侧,且该温度源装置3是斜射该待测件固定装置6,能够产生进行不同 测试方式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适用于同时比较至少两块待测织物温度的变化,其特征在于该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包含一个改变前述待测织物温度的温度源装置、一个能够连续地侦测且记录前述待测织物温度变化的感温模组、一个待测件固定装置,及一个架体,该温度源装置、该感温模组,及该待测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该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感温模组包括一个感温单元及一个资料处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资料处理单元具有一个显示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源装置为一个热温元件或一个冷温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待测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该温度源装置与该感温模组的感温单元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源装置为一个热温元件,该感温模组的感温单元与该温度源装置在该待测件固定装置的同一侧。
全文摘要
一种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适用于同时比较至少两块待测织物温度的变化,该可连续性测织物升温降温的测试仪包含一个改变前述待测织物温度的温度源装置、一个感温模组、一个待测件固定装置,及一个架体,该感温模组能够连续地侦测且记录前述待测织物温度变化,该温度源装置、该感温模组,及该待测件固定装置设置于该架体,借此,该温度源装置能使前述待测织物产生升温或降温的作用,并利用该感温模组连续地侦测前述待测织物温度变化,能够产生同时比较数个待测织物温度变化的效果。
文档编号G01N25/20GK102998331SQ2011102669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林文仲, 詹明朗, 严盛贤, 郑乃嘉 申请人:力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