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6454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并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所述系统包括:采样单元、判断单元、图像重建单元、图像显示单元。本发明避免或减少了扫描参数配置不当对扫描成像速度的影响,并且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扫描成像速度。
【专利说明】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集中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领域研究成果在内的计算机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检查中。
[0003]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磁共振扫描成像的基本流程。参考图1,磁共振扫描的基本工作流包括:根据病人的特异性,优化扫描协议。所述扫描协议中包括重建图像所需的线数要求。启动扫描,激发相关硬件,产生匀磁场。采集数据,直至采集的数据满足扫描协议中设置的线数要求后停止扫描。基于采集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将重建所得图像存储于磁盘内。在需要显示图像的时候,调取磁盘中相关数据,实现图像的显示。
[0004]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尽管目前MR设备在出厂时会基于一定样本量的实测结果,预先配置初设扫描协议。但由于病人的特异性,这些初设参数(配置于扫描协议中)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每个病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操作人员凭借经验进行扫描参数的优化。同时为了提高扫描效率,操作人员也经常需要修改“平均次数”参数,以减少扫描次数。因此,修改参数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步骤。
[0006]另一方面,由于众多参数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以及操作人员本身水平限制,操作人员常常无法准确预期所优化的参数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信噪比,输出满足医疗诊断需求的图片。可能由于修改参数的不恰当导致输出质量较差的图像,反而影响到扫描效率。即便图像质量可以接受,由于操作人员也仅仅是基于经验进行人为操作,所以所得的成像结果也未必是最优的。
[0007]再者,由于操作人员需要看到图片后才能判断图像质量是否优良,而现有技术在采集完毕数据之后才显示图像,等到操作人员看到了图像,此时发现图像质量有瑕疵,则已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采集时间的浪费和系统设备的损耗。
[0008]申请公布号为CN10254011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系统。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减少采样量,利用部分傅里叶方法补全采样数据的方法,减少扫描时间,提高成像速度。该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扫描成像速度,但也仍未解决可能的配置参数不当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或减少扫描参数配置不当对扫描成像速度的影响,并且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扫描成像速度。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包括:[0011]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0012]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
[0013]并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采集K空间数据之前还包括:
[0015]优化扫描协议;
[0016]发送启动指令,启动磁共振扫描;
[0017]基于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激发硬件,产生磁共振信号。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优化扫描协议包括:调整或计算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参数包括:磁共振图像分辨率、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所述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图像重建方法、所述预设阈值。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包括:初次成像阈值和后续成像阈值;
[0021]所述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包括: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所述初次成像阈值时,进行初次图像重建;在所述初次图像重建之后,每当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所述后续成像阈值,进行一次图像重建。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次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12%~30% ;
[0023]所述后续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2%飞%。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重建方法包括:插值法或填零法。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停止指令之后,停止磁共振扫描。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0027]所述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包括: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显示于系统界面上。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0029]所述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包括: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显示于系统界面上;
[0030]在所述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后,还包括:将显示于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激发硬件之前还包括:统计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当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大于等于所述总线数时,停止激发硬件。
[003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包括:
[0033]采样单元,用于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0034]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预设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图
像重建;
[0035]图像重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
[0036]图像显示单元,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
[003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0038]优化单元,用于优化扫描协议;
[0039]启动单兀,用于发送启动指令,启动磁共振扫描;
[0040]激发单元,用于基于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激发硬件,产生磁共振信号。
[004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参数包括:磁共振图像分辨率、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所述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图像重建方法、所述预设阈值。
[00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包括:初次成像阈值和后续成像阈值;
[0043]所述判断单元包括:初次判断单元和后续判断单元,所述初次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初次成像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初次图像重建;所述后续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后续成像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后续图像重建。
[004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次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12%~30% ;
[0045]所述后续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2%~5%。
[004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重建的方法包括插值法或者填零法。
[004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48]停止单元,用于在接收停止指令之后,停止磁共振扫描。
[004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0050]所述图像显示单元还包括: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
[005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0052]所述图像显示单元还包括: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
[0053]还包括保存单元,用于所述停止单元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后,将显示于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
[005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55]采集量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
[0056]采集量控制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线数与所述总线数,当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大于等于所述总线数时,控制所述激发单元停止激发硬件。
[005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58]1、本发明采集了部分数据就开始不完整数据的图像重建,并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节省了磁共振扫描前反复修改参数的时间。并且由于采集了部分数据就开始重建并显示图像,因而节省了显示图像前的等待时间。由于实时显示图像,更便于操作者及早发觉图像的质量问题(比如:伪影等),便于操作者及早介入纠正,避免了扫描时间的不必要浪费。另外随着采集数据的增加,重建和显示的图像质量也逐渐改善,操作者可根据实时显示的图像质量,确定是否需要继续采集数据,以节省不必要的数据采集时间,从而能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扫描成像的速度。
[0059]2、可选方案中,在综合考虑计算量和扫描效率的基础上,通过设定预设阈值,限定了重建-显示图像的频率。仅当新采集的数据达到一定量时,才进行一次图像的重建-显示,在有效提高扫描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计算量的开销。
[0060]3、可选方案中,优化了图像的存储方式,仅长久保存磁共振图像的最终结果,重建-显示过程中的中间磁共振图像仅暂存于缓存区中。一方面节约了磁盘存储空间,另一方面提高了实时显示的速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61]图1为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的一现有技术的流程图;
[0062]图2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63]图3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0064]图4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数据流图;
[0065]图5?图12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各阶段结果示意图;
[0066]图13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67]图14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69]其次,本发明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0]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图2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71]执行步骤S201,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0072]具体地,K空间也称为傅里叶空间,是带有空间定位编码信息的MR信号原始数据的填充空间。每一幅MR图像都有其相应的K空间数据。对K空间数据进行傅里叶转换,就能对原始数据中的空间定位编码信息进行解码,把不同信号强度的MR信息分配到相应的空间位置上,就可重建出MR图像。在二维K空间中,坐标Kx和Ky分别代表MR信号的频率编码方向和相位编码方向。在二维图像的MR信号采集过程中,每个MR信号的频率编码梯度场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而相位编码梯度场的方向和场强则以一定的步级发生变化,因此每个MR信号的相位编码变化一次,采集到MR信号填充K空间Ky方向的一条线。
[0073]执行步骤S202,判断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是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0074]若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小于预设阈值,表明新采集的线数尚不足以使本次图像重建比起上一次的图像重建能显著地提高成像质量,所以继续执行步骤S201,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0075]若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执行步骤S203,基于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具体地,所述图像重建是在所述K空间的线数未填满的情况下,基于已填充的线数进行的图像重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已有多种现有技术可实现不完整数据的图像重建,比如:插值法、填零法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76]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经重建获得的图像质量与原始K空间数据量呈正t匕。线数越少,相应地图像信噪比越差,图像分辨率也越低。随着采集的原始数据的增多,相应地重建获得的磁共振图像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但本发明对重建图像所需的数据量不作具体限定。
[0077]进一步地,由于前期缺乏原始K空间数据,重建获得的图像质量不够理想,不足以满足诊断需要,因此没有保存的实际意义。所以,仅将经图像重建获得的磁共振图像暂存于缓存区中。
[0078]执行步骤S204,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具体地,通过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将基于不完整数据重建获得的磁共振图像实时显示于系统界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已有多种现有技术可实现重建图像的实时显示,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通过实时显示,操作人员可直观地检查基于已采集数据的扫描成像效果。一旦成像已能满足质量标准,即可停止继续采集数据,无需填充满K空间的所有线数,节省了扫描时间,加快了扫描成像速度。另一方面,也可尽早发现扫描参数的适用性缺陷,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具体地,所述补救措施可包括:设置切换功能,在发现使用本发明的扫描成像方法无法形成适合的磁共振图像时,切换至现有技术的手动配置扫描参数方法,为病人手动配置其特异性扫描参数,可在扫描协议中设置一标志参数,以区别使用本发明的扫描成像方法或者使用现有技术的手动配置扫描参数方法。
[0079]本实施例还可包括:在接收停止指令之后,停止磁共振扫描(图未示),以及在所述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后,将显示于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图未示)。仅将最终显示在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保存于磁盘,既满足了实际诊断需要,又节省了存储空间。
[0080]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采集原始K空间数据、基于已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以及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三者之间是一个实时并行且不断重复的过程。
[0081]本实施例基于不完整数据的重建图像并实时显示图像,将成像结果直观展示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可根据成像质量决定是否终止扫描,而无需机械地等待K空间的线数全部采集完毕,节省了扫描时间,加快了扫描效率。
[0082]图3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与前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平衡了计算量和扫描效率,配置了重建-显示的频率,在有效提高扫描效率的同时,节约了计算量的开销。同时本实施例还增加了硬件激发条件,以避免采集数据溢出。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0083]执行步骤S301,优化扫描协议。具体地,所述优化扫描协议包括:调整或计算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本实施例中的扫描参数包括:磁共振图像分辨率、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所述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图像重建方法、所述预设阈值。
[0084]具体地,所述磁共振图像分辨率由实际诊断需求决定。根据所述磁共振图像分辨率可计算出所需的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与所述图像重建方法之间有匹配适应关系,比如: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为中心填充时,由于从K空间中心开始数据填充,所以K空间周边缺乏原始数据,无法使用插值法进行图像重建,故采用填零法进行图像重建较为适宜。
[0085]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与所述总线数有关。具体地,所述预设阈值包括:初次成像阈值和后续成像阈值。所述初次成像阈值决定了开始进行图像重建的最低线数。所述后续成像阈值决定了随着线数的逐渐增多进行图像重建的频率。若初次成像阈值设定的过小,则尽管操作人员能较早地观察到图像,但由于原始数据量较少,前几次的成像质量可能均无法满足诊断需求,造成无谓计算。若初次成像阈值设定的过大,则操作人员的前期等待时间较长,不利于较早发现和纠正问题,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无法较明显地展现本发明的优势。因此,优选地,设置初次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12%~30%。若后续成像阈值设定的过小,则图像的重建和实时显示较为频繁,计算开销较大,而每次重建出的图像由于原始数据量增加有限,与前一次的重建结果相比,可能改善并不明显。若后续成像阈值设定的过大,则两次重建之间等待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图像的实时显示,也不利于操作人员及时停止扫描,节省的扫描时间有限,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数据采集。因此,优选地,设置后续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2%~5%。
[0086]执行步骤S302,发送启动指令,启动磁共振扫描。
[0087]执行步骤S303,判断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是否大于等于总线数。具体地,所述总线数配置于扫描协议中。若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已经大于等于总线数,说明K空间数据已填满,继续采集数据可能造成数据溢出,但此时操作人员仍未给出停止指令(操作人员根据图像质量决定是否停止扫描),需要考虑扫描参数不适合该病人,为该名病人进行特异性扫描参数的配置,则执行步骤S304,停止激发硬件,磁共振扫描结束,待重新配置扫描参数后,再次启动磁共振扫描。
[0088]若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小于总线数,则继续执行步骤S305,基于配置于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激发硬件,产生磁共振信号。
[0089]执行步骤S306,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0090]执行步骤S307,判断是否已经初次图像重建。若还未初次图像重建过,则继续执行步骤S308,判断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是否大于等于初次成像阈值。若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小于初次成像阈值,则从步骤S303开始继续执行,继续采集更多的原始数据,以满足进行图像重建的最低数据量要求。若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初次成像阈值,则执行步骤S309,进行初次图像重建。
[0091]若已经重建过图像,则执行步骤S310,判断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是否大于等于后续成像阈值。若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小于后续成像阈值,则从步骤S303开始继续执行,继续采集更多的原始数据,以生成质量更高的磁共振图像。若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后续成像阈值,则执行步骤S311,进行图像重建。
[0092]初次图像重建和后续图像重建的方法如前一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0093]继续执行步骤S312,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
[0094]执行步骤S313,判断是否接收到停止指令。若未接收到停止指令,则从步骤S303开始继续执行,继续采集更多的原始数据,以生成质量更高的磁共振图像。
[0095]若接收到停止指令,则执行步骤S314,停止磁共振扫描。进一步地,由于实际扫描操作者和最终图像使用者的非同一性,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需要保存最终显示在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若需要保存,则将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
[009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中图像存储方式的改进,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图像数据流。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图像重建组件生成磁共振图像。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的缓存区中。由 于本实施例中在未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前或者未停止激发硬件之前,会连续不断地进行图像的重建和显示,所以会对应生成多副磁共振图像。为了满足实时显示的读写速度需求,这些图像均保存于缓存区中(缓存区的读取速度优于磁盘)。显示图像组件(图未示)按照图像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从所述缓存区中读取磁共振图像,并显示于对应的系统界面上,供操作人员观察、检测。若在停止扫描后需要保存图像,则仅将最后显示于界面上的满足质量标准的磁共振图像数据由缓存区永久保存至磁盘中,同时释放缓存区相应的存储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存储方式,本发明一方面节约了磁盘存储空间,另一方面提闻了实时显不的速度。
[009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98]图5~图12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各阶段结果示意图。
[009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K空间的总线数为256条。本实施例采用的填充顺序为中心填充,因此所采集的K空间数据将从中心位置Ky=O开始,对称地向周边进行填充。对应地,本实施例采用的图像重建方法为填零法,即:在未填充原始数据的K空间线填充O之后,基于256条线数进行图像重建。本实施例的初始成像阈值为16条K空间线。图5中已经采集了 16条原始数据(Ky = -7至Ky = 7),已经满足初始成像阈值,可以进行初次图像重建。
[0100]图6示出了基于图5所示的16条原始数据进行初次图像重建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由于原始数据量较少,所以图6所示图像较为模糊。
[0101]本实施例中的后续成像阈值也为16条K空间线。在图7中,K空间中Ky=_15至Ky=15的32条K空间线已经被采集的原始数据填充。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为16 (即:32-16),已经满足后续成像阈值,因此可以进行再次的图像重建。
[0102]图8示出了基于图7所示的32条原始数据进行再次图像重建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可见,随着原始数据的增多,图8的图像质量已明显优于图6。
[0103]图9示出了基于48条原始数据进行再次图像重建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
[0104]图10示出了基于64条原始数据进行再次图像重建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
[0105]图11示出了基于80条原始数据进行再次图像重建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
[0106]对比各图可发现,随着采集的原始数据越来越多,重建并显示的图像质量也越来越好。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人员认为基于80条原始数据生成的磁共振图像已经能满足诊断需求,因此在采集了 80条原始数据后发出了停止扫描指令,所以也就无需再采集剩余的176条原始数据(B卩:总线数-已采集的线数),节省了扫描时间。同时,通过观察图6、图
图11各阶段的成像图,可及时发现质量瑕疵(比如:存在伪影),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避免浪费扫描时间。
[0107]作为对比,图12示出了采集满256条原始数据后进行图像重建所获得的磁共振图像。与图11相比,图12的图像质量显然更优,但为了获得图12所示图像,操作者必须等待更长时间。而若实际操作中并不需要如此高质量图像,则基于全部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和显示,一方面会降低扫描成像的效率,另一方面增加设备的无谓损耗。
[010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的部分或全部可借助软件并结合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在由诸如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其他电子设备等一个或多个机器执行时可使得该一个或多个机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执行操作。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CD-ROM (紧致盘-只读存储器)、磁光盘、ROM (只读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E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卡或光卡、闪存、或适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介质/机器可读介质。
[0109]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
[0110]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01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图13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采样单元U101、判断单元U102、图像重建单元U103、图像显示单元U104。
[0112]采样单元UlOI,用于采集所述磁共振形成的K空间数据。
[0113]判断单元U102,与所述采样单元UlOl相连,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预设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图像重建。
[0114]图像重建单元U103,与所述判断单元U102相连,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可采用插值法或者填零法进行所述图像重建。
[0115]图像显示单元U104,与所述图像重建单元U3相连,用于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
[0116]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方式,可参考前文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0117]图14为本发明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优化单元U201、启动单元U202、采集量统计单元U203、采集量控制单元U204、激发单元U205、采样单元U206、判断单元U207、图像重建单元U208、图像显示单元U209、停止单元U210、保存单元U211。
[0118]优化单元U201,用于优化扫描协议。
[0119]启动单元U202,与所述优化单元U201相连,用于发送启动指令,启动磁共振扫描。
[0120]采集量统计单元U203,与所述启动单元U202相连,用于统计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
[0121 ] 采集量控制单元U204,与所述采集量统计单元U203相连,用于比较所述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线数与所述总线数,当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大于等于所述总线数时,控制所述激发单元停止激发硬件。
[0122]激发单元U205,与所述采集量控制单元U204相连,用于基于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激发硬件,产生磁共振信号。具体地,所述扫描参数包括:磁共振图像分辨率、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所述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图像重建方法、所述预设阈值。
[0123]采样单元U206,与所述激发单元U205相连,用于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0124]判断单元U207,与所述采样单元U206相连,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预设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图像重建。进一步,所述判断单元U207包括:初次判断单元U2071、后续判断单元U2072。所述初次判断单元U2071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初次成像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初次图像重建。优选地,所述初次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12%~30%。所述后续判断单元U2072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后续成像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后续图像重建。优选地,所述后续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2%~5%。
[0125]图像重建单元U208,与所述判断单元U207相连,用于基于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进一步,所述图像重建单元U208包括:初次重建单元U2081、后续重建单元U2082。所述初次重建单元U2081,与所述初次判断单元U2071相连,用于进行初次图像重建。所述后续判断单元U2072,与所述后续判断单元U2072相连,用于进行后续图像重建。
[0126]图像显示单元U209,与所述图像重建单元U208相连,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进一步,所述图像显示单元U209包括:读取单元U2091,用于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
[0127]停止单元U210,与所述图像显示单元U209相连,用于在接收停止指令之后,停止磁共振扫描。
[0128]保存单元U211,与所述停止单元U210相连,用于所述停止单元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后,将显示于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
[0129]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方式,已在前文中详细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0130]需要说明 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部分组件可以是诸如: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PAL)、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CPLD)等可编程逻辑器件中的一种或多种,但是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0131]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 并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K空间数据之前还包括: 优化扫描协议; 发送启动指令,启动磁共振扫描; 基于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激发硬件,产生磁共振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扫描协议包括:调整或计算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参数包括:磁共振图像分辨率、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所述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图像重建方法、所述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阈值包括:初次成像阈值和后续成像阈值; 所述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包括:当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所述初次成像阈值时,进行初次图像重建;在所述初次图像重建之后,每当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大于等于所述后续成像阈值,进行一次图像重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次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12%~30% ; 所述后续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2%~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重建方法包括:插值法或填零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之后,还包括:在接收停止指令之后,停止磁共振扫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所述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包括: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显示于系统界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所述实时显示磁共振图像包括: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显示于系统界面上; 在所述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后,还包括:将显示于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发硬件之前还包括:统计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当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大于等于所述总线数时,停止激发硬件。
12.—种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样单元,用于根据磁共振信号采集K空间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预设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图像重建; 图像重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磁共振图像; 图像显示单元,用于实时显示所述磁共振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优化单元,用于优化扫描协议; 启动单元,用于发送启动指令,启动磁共振扫描; 激发单元,用于基于配置于所述扫描协议中的扫描参数,激发硬件,产生磁共振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参数包括:磁共振图像分辨率、所述K空间数据的填充顺序、所述K空间数据的总线数、图像重建方法、所述预设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 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阈值包括:初次成像阈值和后续成像阈值; 所述判断单元包括:初次判断单元和后续判断单元,所述初次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初次成像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初次图像重建;所述后续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K空间数据的线数增加量和后续成像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后续图像重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次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12%~30% ; 所述后续成像阈值为所述总线数的2%~5%。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重建的方法包括插值法或者填零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停止单元,用于在接收停止指令之后,停止磁共振扫描。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所述图像显示单元还包括: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共振图像存储于缓存区中; 所述图像显示单元还包括: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缓存区中的磁共振图像; 还包括保存单元,用于所述停止单元停止磁共振扫描之后,将显示于系统界面上的磁共振图像存储至磁盘。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量统计单元,用于统计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的线数; 采集量控制单元,用于比较所述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线数与所述总线数,当已采集的K空间数据大于等于所述总线数时,控制所述激发单元停止激发硬件。
【文档编号】G01R33/56GK103901379SQ20121058714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张卫军, 史耀明 申请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