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5127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监测,特别是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无线电监测设备大多采用固定式或车载式,固定式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建设高于大多数建筑物的铁塔,具有费用昂贵且监测范围有限等缺点;车载式结构在使用时虽然解决了监测范围的问题,但由于车载平台较低,测量信号容易受周围建筑物和地形地貌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很容易出现因建筑物遮挡造成衰减,以及折射、绕射等改变传播路径等不良情况。而且,车载监测设备必须由人工驾驶操作,在执行监测任务时容易受到道理交通条件的影响,难以保证任务执行的即时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弥补现有无线电监测技术手段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不仅解决了机载设备远程、近端监控等问题,还极大地扩大了对地面无线电信号的监测范围,大大减弱了地形起伏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物造成的遮挡衰减,以及折射、绕射等改变传播路径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它包括一个或多个机载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控制中心,所述的机载设备包括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和通讯模块a,控制中心包括通讯模块b和一台或多台操作终端,操作终端通过通讯模块b与机载设备互连,互相通讯,通讯模块a分别与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连接,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与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连接,飞行控制模块与无人机连接,所述的操作终端包括遥控器,所述的操作终端包括电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I)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采用无人机作为平台,将频谱监测设备作为其有效载荷构成频谱监测无人机。频谱监测无人机可以升空对地面实施频谱监测,由于其居高临下,俯视大地,具有宽阔的通视范围,极大地扩大了对地面无线电信号的监测范围,大大减弱了地形起伏对电波传播的影响。频谱监测无人机在高楼林立的城市环境进行有效的无线电监测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筑物造成的遮挡衰减,以及折射、绕射等改变传播路径等问题,增大了监测测向距离,优化了所获得信号的质量,定位精准,使得测向定位结果更真实有效;(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监测直升机可以程控自主飞行,也可以根据控制终端的遥控指令飞行,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可以快速直接的到达监测任务区域,实现了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

[0008]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I所示,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它包括一个或多个机载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设于地面,亦可设于空中等任意位置,所述的机载设备包括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和通讯模块a,控制中心包括通讯模块b和一台或多台操作终端,操作终端通过通讯模块b与机载设备互连,互相通讯,通讯模块a分别与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连接,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与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连接,飞行控制模块与无人机连接,所述的操作终端包括遥控器,所述的操作终端包括电脑。权利要求1.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或多个机载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控制中心,所述的机载设备包括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和通讯模块a,控制中心包括通讯模块b和一台或多台操作终端,操作终端通过通讯模块b与机载设备互连,互相通讯,通讯模块a分别与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连接,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与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连接,飞行控制模块与无人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终端包括遥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终端包括电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载式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它包括一个或多个机载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控制中心,所述的机载设备包括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和通讯模块a,控制中心的操作终端通过通讯模块b与机载设备互连,地面通讯模块a分别与飞行控制模块、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安全保障模块连接,无线电监测测向接收机与无线电监测测向天线连接,飞行控制模块与无人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升空对地面实施频谱监测的无人机,极大地扩大了对地面无线电信号的监测范围,减弱了地形起伏对电波传播的影响,解决了建筑物造成的遮挡衰减,以及折射、绕射等改变传播路径等问题。
文档编号G01S3/14GK202471957SQ20122012885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刘宝璐, 吴伟冬, 宁涛, 张涛, 王文林, 马剑青 申请人: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