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避难硐室的气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避难硐室的气体检测装置,主要应用于煤矿或非煤矿的避难硐室。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下的气体检测装置主要采用单独的气体传感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传感器,它们均一一固定在墙体上,数量多,安装不方便,而且检测气体浓度不及时。特别是在发生矿难时硐室外部电源遭到破坏,这些独立的传感器由于断电将停止工作。避难硐室是一种发生矿难才使用的避难场所,如果传感器检测不及时,将导致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净化吸附装置工作时间滞后,导致吸附净化时间延迟。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过高,人的生理功能将会出现问题,比如水盐代谢紊乱,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发生病变,最终将直接危及人身安全,严重的就会引起窒息死亡。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以在发生矿难后,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来满足避难人员的环境需求。
发明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避难硐室的气体检测装置,它可随时检测到过渡室及硐室外部空气质量,及时预警空气中毒气的含量,保障避难人员的生存条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个体粉尘采样器和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其特征是气体采集装置和个体粉尘采样器安装在避难硐室生存室密闭门门墙旁,所说的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过渡室进风管、室外进风管和排风管,在上述三个风管上各设置一个阀门,过渡室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过渡室,室外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硐室外,排风管的排风端设置在硐室外,上述三个风管预埋在避难硐室;使用软管将气体采集装置的进风管(过渡室进风管或室外进风管)、个体粉尘采样器、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和气体采集装置的排风管依次串联。当软管接在气体采集装置的过渡室进风管或室外进风管上时,在个体粉尘采样器里的空气动力装置的作用下,避难硐室的空气或室外空气先经过个体粉尘采样器后,再送入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对过渡室或室外空气进行检测,最后经排风管排放到硐室外部。由于软管可拆卸,移动式四合一传感器可随身携带,来检测不同的过渡室空气或外部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来满足避难人员的环境需求。同时四合一传感器利用软管连接,可随身携带,用来检测不同的过渡室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个体粉尘采样器6和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7,气体采集装置4和个体粉尘采样器安装在避难硐室生存室密闭门门墙8旁,所说的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过渡室进风管41、室外进风管42和排风管43,在上述三个风管上各设置一个阀门44作为开关,过渡室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过渡室9,室外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硐室外10,排风管的排风端设置在硐室外,上述三个风管预埋在避难硐室;使用软管5将气体采集装置的过渡室进风管或室外进风管、个体粉尘采样器、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和气体采集装置的排风管依次串联。当软管接在气体采集装置的过渡室进风管或室外进风管上时,在个体粉尘采样器里的空气动力装置的作用下,避难硐室的空气或室外空气先经过个体粉尘采样器后,再送入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对过渡室或室外空气进行检测,最后经排风管排放到硐室外部。由于软管可拆卸,移动式四合一传感器可随身携带,来检测不同的过渡室空气或外部空气。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避难硐室的气体检测装置,它包括个体粉尘采样器和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其特征是气体采集装置和个体粉尘采样器安装在避难硐室生存室密闭门门墙旁,所说的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过渡室进风管、室外进风管和排风管,在上述三个风管上各设置一个阀门,过渡室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过渡室,室外进风管的进风端设置在硐室外,排风管的排风端设置在硐室外,上述三个风管预埋在避难硐室;使用软管将气体采集装置的进气管、个体粉尘采样器、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和气体采集装置的排气管依次串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避难硐室的气体检测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矿井下的气体检测装置采用单独的气体传感器,它们一一固定在墙体上,数量多,可靠性差。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气体采集装置和个体粉尘采样器安装在避难硐室生存室密闭门门墙旁,所说的气体采集装置包括过渡室进风管、室外进风管和排风管,上述三个风管预埋在避难硐室;使用软管将气体采集装置的进气管、个体粉尘采样器、移动式四合一气体传感器和气体采集装置的排气管依次串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能及时准确的检测出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同时四合一传感器利用软管连接,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G01N33/00GK202886342SQ20122034140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张楠, 高瑞祥, 何东旭 申请人: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