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549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里,比如食品、药品等精细化企业中,质量检验尤为重要。质量检验员往往需要取样来检验质量问题,对于液态食品而言,取样过程尤为重要,常规液体取样一般采取常温、常压、敞口操作,样品从取样口流出接触空气后进入取样器,这种取样方式所取样品曝氧曝气后易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含聚合物样品体系中聚合物的降解、硫酸盐还原菌等厌氧菌的死亡以及水质等其它化学性质的变化。为尽可能避免样品曝氧后对分析实验工作的影响,厌氧取样和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结构包括储液瓶,在储液瓶的顶部连接有进液管、排空管,在储液瓶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排空管通过三通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连接有排空机构,另一部分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进液管、出液管、排空机构连接的排空管、负压机构连接的排空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作为优选,所述排空机构为一微型真空泵。作为优选,所述负压机构为一与排空管连接的负压气腔,该负压气腔的结构包括按压板、两端分别连接按压板和排空管的波纹连接带,所述按压板上开设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作为改进,上述波纹连接带包括内外两层,所述两层波纹连接带之间设置有复位弹黃。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瓶为透明瓶体且其表面均匀标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取样时可通过微型真空泵完成真空环境的制作,然后通过负压气腔将样品抽送到储液瓶中,样品的体积可通过储液瓶的刻度读出,所取样品数量精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人员的检验效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储液瓶,2、控制阀,3、进液管,4、排空管,5、微型真空泵,6、负压气腔,7、按压板,8、单向阀,9、复位弹簧,10、波纹连接带,11、刻度,1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该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结构包括储液瓶1,在储液瓶I的顶部连接有进液管3、排空管4,在储液瓶I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12,所述排空管4通过三通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连接有排空机构,另一部分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进液管3、出液管12、排空机构连接的排空管4、负压机构连接的排空管4上均设置有控制阀2。所述排空机构为一微型真空泵5。所述负压机构为一与排空管4连接的负压气腔6,该负压气腔6的结构包括按压板7、两端分别连接按压板7和排空管4的波纹连接带10,所述按压板7上开设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8,该单向阀8的排空方向由负压气腔6内部指向外部,上述波纹连接带10包括内外两层,所述两层波纹连接带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所述储液瓶I为透明瓶体且其表面均匀标有刻度11,这样工作人员可准确掌握所取样品的体积。
权利要求1.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结构包括储液瓶,在储液瓶的顶部连接有进液管、排空管,在储液瓶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管通过三通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连接有排空机构,另一部分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进液管、出液管、排空机构连接的排空管、 负压机构连接的排空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机构为一微型真空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为一与排空管连接的负压气腔,该负压气腔的结构包括按压板、两端分别连接按压板和排空管的波纹连接带,所述按压板上开设有用于排气的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波纹连接带包括内外两层,所述两层波纹连接带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所述的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为透明瓶体且其表面均匀标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属于一种测量器具,其结构包括储液瓶,在储液瓶的顶部连接有进液管、排空管,在储液瓶的底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排空管通过三通分隔成两部分一部分连接有排空机构,另一部分连接有负压机构,所述进液管、出液管、排空机构连接的排空管、负压机构连接的排空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该液态食品用真空取样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整个检测过程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检测精准,有效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N1/14GK202886139SQ20122049636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娟, 许士明, 王景超, 李林林, 陈洪金, 杜伯会, 宫志鹏, 刘鹏飞, 齐云 申请人:张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