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2484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掘进巷道时迎头坡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坡度规在井下测量时,由于煤层线或岩层线局部变化大,需要拉线测平均倾角,而且测量时很容易受气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一种圆形液体坡度规,因为液体与外壳之间的粘附作用造成测量数据误差大,影响读数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解决测量坡度时受风速,粘附力等因素而造成不便于读数、测量数据误差大等弊端的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包括内嵌刻度的中空半圆外壳5、圆心3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刻度6,它还包括挂线板1、穿线孔2、自动收线器7、线绳8、重锤4,所述的自动收线器内设置有涡旋转簧9和转线架10 ;所述的挂线板I分别设置在外壳5对应90°刻度的两边,所述的穿线孔2设置在挂线板I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的线绳8通过挂线板I上的穿线孔2与自动收线器7内的转线架10相连接,所述的重锤悬挂在外壳的圆心3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结构简单、刻度不易磨损,便于拉线测量,不受风·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快速准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挂线板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包括内嵌刻度的中空半圆外壳5、圆心3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刻度6,它还包括挂线板1、穿线孔2、自动收线器7、线绳8、重锤4,所述的自动收线器内设置有涡旋转簧9和转线架10 ;所述的挂线板I分别设置在外壳5对应90°刻度的两边,所述的穿线孔2设置在挂线板I的中心位置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线绳8通过挂线板I上的穿线孔2与自动收线器7内的转线架10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重锤悬挂在外壳的圆心3处。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包括内嵌刻度的中空半圆外壳(5)、圆心(3)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刻度(6),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挂线板(I)、穿线孔(2)、自动收线器(7)、线绳(8)、重锤(4),所述的自动收线器内设置有涡旋转簧(9)和转线架(10);所述的挂线板(I)分别设置在外壳(5)对应90°刻度的两边,所述的穿线孔(2)设置在挂线板(I)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的线绳(8)通过挂线板(I)上的穿线孔(2)与自动收线器(7)内的转线架(10 )相连接,所述的重锤悬挂在外壳的圆心(3)处。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井下迎头的半圆形内置重锤式坡度规;属井下掘进巷道时迎头坡度测量领域,针对目前使用的坡度规在井下测量时造成测量数据误差大,影响读数效果而提出,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内嵌刻度的中空半圆外壳、圆心及设置在外壳内壁上的刻度,它还包括挂线板、穿线孔、自动收线器、线绳、重锤,所述的自动收线器内设置有涡旋转簧和转线架;所述的挂线板分别设置在外壳对应90°刻度的两边,所述的穿线孔设置在挂线板的中心位置上;所述的线绳通过挂线板上的穿线孔与自动收线器内的转线架相连接;所述的重锤悬挂在外壳的圆心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结构简单、刻度不易磨损,便于拉线测量,不受风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快速准确。
文档编号G01C9/12GK203132542SQ2013200909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罗斌, 齐跃明, 赵小二 申请人:罗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