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标尺的土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9670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标尺的土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包括钻杆,钻头,握柄,标尺,手柄,活塞,定位孔和定位横杆。本采样工具的钻杆内设计有标尺,通过调整土钻上标尺的刻度,用定位横杆插入定位孔将标尺固定,可以定量采集不同深度土壤剖面样品。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土钻相比,实验操作更便捷,实验结果更精确。
【专利说明】一种带标尺的土钻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尤其涉及一种定量采集不同深度土壤剖面样品的土钻。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土壤分层样的采集。
【背景技术】
[0002]土钻是一种采集土壤样品的工具。传统的土钻通常由钻杆和钻头组成,使用时直接将钻头插入土壤进行样品的采集。传统的土钻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准确的获得一定深度的土壤样品。传统的土钻在样品采集完毕后,需要对土样长度或者采集坑的深度进行测量,如果深度没有达到要求,则需要将钻头插入土壤继续采集,采集的样品又需进行测量,反复操作后得到需要的取样深度;如果所取土样超过了需要的取样深度,则需要对多余的样品进行切割。传统的土钻需要反复操作才能确保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达到需要的深度,人为反复的操作使得结果缺乏准确性。对于土质疏松的土壤,将样品取出时容易松散,这就增加了定量获取一定深度土壤样品的难度。因此,设计一种定量采集不同深度剖面样品的土钻,可以减少操作的次数,使得实验结果更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传统土钻取样操作繁琐且实验结果不准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定量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样品的土钻。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是: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包括钻杆,钻头,握柄,标尺,手柄,活塞,定位孔和定位横杆。上述钻杆是空心的,与钻头连接,钻杆顶部两侧均设计有握柄,便于采样时向下用力,钻杆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设计有一个定位孔,标尺置于钻杆中,顶端和手柄相连接,下端和活塞连接,活塞置于钻头中,其直径与钻头的直径相匹配,标尺上的定位孔与钻杆上的定位孔对应,定位横杆用于插进定位孔对标尺进行固定。
[0005]上述钻杆设计为空心,其直径略大于标尺的直径,使得标尺可以插入钻杆中。
[0006]上述钻头设计深度为15cm,接触土壤的一端设计有齿状的刃口,使得土钻插入土壤中取样时更加省力。
[0007]上述标尺刻度设计在顶端,刻度从上而下依次是0-15cm,精度精确到0.5cm,标尺下端与活塞连接,在标尺固定的情况下活塞处于对应固定的位置,可以保证取到相应深度的土壤样品,标尺顶端和手柄连接,便于在采样完毕时向下推出样品。
[0008]上述标尺上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设计有定位孔,前面和后面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左边和右边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前后方向最下面的定位孔距活塞15cm,依次向上间隔2cm分布,共设计8个定位孔,左右方向最下面的定位孔距活塞14cm,也依次向上间隔2cm分布,共设计7个定位孔,钻杆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设计一个定位孔,前后方向的定位孔距钻头15cm,左右方向的定位孔距钻头14cm,标尺上下移动时,标尺上的定位孔和钻杆上的定位孔用定位横杆固定,采样深度可以在l-15cm之间的每一厘米进行变化,采样深度大于15cm时,其取样深度也可以通过调整标尺的刻度多次取样而获得。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标尺的位置,可以定量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根据标尺刻度的变化,将推出一定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切割,或者通过多次调整标尺的刻度反复采样获得土壤分层样品;当土壤深度达不到设计的样品采集深度时,可以去掉定位横杆,轻推手柄,通过标尺刻度的变化对土样采集的实际深度进行测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0011]图1是一种带标尺的土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钻杆和钻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标尺连接手柄和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定位孔在标尺上分布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包括钻杆1,钻头2,握柄3,标尺4,手柄5,活塞6,定位孔7和定位横杆8。钻杆I是空心的,与钻头2连接,钻杆I顶端两侧设计有握柄3,便于采样时向下用力,钻头2接触土壤的一端设计有齿状刃口,钻杆I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各有一个定位孔7,标尺4置于空心的钻杆I中,刻度设计在顶端,刻度从上而下依次是
0-15cm,精度精确到0.5cm,标尺4顶端与手柄5连接,下端与活塞6连接,活塞6置于钻头2中,其直径与钻头2的直径相匹配,标尺4上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各有定位孔,与钻杆I上的定位孔相对应,定位横杆8用于插进定位孔7对标尺进行固定。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0016]图4是定位孔7在标尺4上分布的平面展开示意图,标尺4上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设计有定位孔7,前面和后面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左边和右边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前后方向最下面的定位孔7距活塞15cm,依次向上间隔2cm分布,共设计8个定位孔,左右方向最下面的定位孔7距活塞14cm,也依次向上间隔2cm分布,共设计7个定位孔,当活塞6置于钻头最顶端,即采样深度为15cm时,钻杆I上前后方向的定位孔7与标尺4上前后方向最下端的定位孔7相对应,当标尺4向下移动时,标尺4上的定位孔依次与钻杆I上方的定位孔相对应,取样深度为奇数时,定位横杆8插入前后方向的定位孔对标尺4进行固定,为偶数时则插入左右方向的定位孔对标尺4进行固定,定位孔7的设计保证采样深度可以在
1-15cm之间的每一厘米进行变化,采样深度大于15cm时,其取样深度也可以通过调整标尺4的刻度多次取样而获得。
[0017]采样时,先将标尺4的刻度调整到需要采集土壤深度的刻度位置,将定位横杆8插入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定位孔7,用螺丝固定,手持握柄3向下用力,使钻头2插入土壤中进行取样,取样完毕后将钻头2拔出,将定位横杆8从定位孔7中取出,一只手握钻杆1,一只手握手柄5向下用力,通过力的传导作用,活塞6向下运动,将采集的样品推出,所获取的即为需要采集的一定深度的土壤样品;也可以根据标尺4的刻度的变化,将推出一定深度的土壤样品进行切割,或者通过多次调整标尺4的刻度反复采样获得土壤分层样品;当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达不到需要采集的深度时,可以去掉定位横杆8,轻推手柄5,通过标尺4刻度的变化对土样采集的实际深度进行测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包括钻杆(1),钻头(2),握柄(3),标尺(4),手柄(5),活塞(6),定位孔(7)和定位横杆(8),其特征是:所述钻杆(I)是空心的,与钻头(2)连接,钻杆(I)顶部两侧均设计有握柄(3),钻杆(I)上在相互垂直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各设计有一个定位孔(7 ),标尺(4 )置于钻杆(I)中,顶端和手柄(5 )相连接,下端和活塞(6 )连接,活塞(6 )置于钻头(2)中,其直径与钻头(2)的直径相匹配,标尺(4)上的定位孔与钻杆上的定位孔对应,定位横杆(8)用于插进定位孔(7)对标尺(4)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其特征是,所述钻杆(I)的直径略大于标尺(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其特征是,所述钻头(2)深度为15cm,接触土壤的一端设计有齿状的刃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其特征是,所述标尺(4)放置于钻杆(I)中,标尺(4)刻度设计在顶端,刻度从上而下依次是O至15cm,精度精确到0.5cm,标尺(4)下端与活塞(6 )连接,标尺(4)顶端和手柄(5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标尺的土钻,其特征是,所述标尺(4)上的前面和后面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左边和右边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前后方向最下面的定位孔(7)距活塞15cm,依次向上间隔2cm分布,共设计8个定位孔,左右方向最下面的定位孔(7)距活塞14cm,也依次向上间隔2cm分布,共设计7个定位孔,标尺(4)上下移动时,标尺(4)上的定位孔和钻杆上的定位孔用定位横杆固定。
【文档编号】G01N1/08GK203385582SQ20132052061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张一澜, 文安邦, 俱战省, 严冬春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