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速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202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速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速传感器,包括C型极板、固定极板、绝缘内衬、振荡电路、引线、防尘罩、惰性块、聚风器、支撑架和外壳。该风速传感器利用一喇叭状聚风器,边缘为橡胶材料,其余部分为硬质材料,边缘固定,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聚风器橡胶边缘被拉伸,聚风器中心发生移动,推动电容器的一个极板移动,改变了电容器的容量,同时,该电容是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容,当其容量改变时,振荡电路输出的信号频率就会发生改变,这样就把风速的大小转化成信号频率输出。然后将信号输送给单片机等电路进行处理和显示,达到测量风速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风速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速传感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风能改电容参数变化,然后将电容参数转换为信号频率输出的风速测量传感器,属于机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风速传感器主要有热式风速传感器和风杯式风速传感器两大类。热式风速传感器按结构分为恒流式和恒温式,是用来测量气流速度的仪表,因其测量准确度高、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热式传感器内部有一个加热元件,在工作时耗电量大,预热时间长等缺点。风杯式风速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速计,其测量范围大、使用方便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体积大,所以只适合在室外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风速传感器,该风速传感器利用一喇叭状聚风器,边缘为橡胶材料,其余部分为硬质材料,边缘固定,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聚风器橡胶边缘被拉伸,聚风器中心发生移动,推动电容器的一个极板移动,改变了电容器的容量,同时,该电容是振荡电路中的振荡电容,当其容量改变时,振荡电路输出的信号频率就会发生改变,这样就把风速的大小转化成信号频率输出。然后将信号输送给单片机等电路进行处理,显示。达到测量风速的目的。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速传感器,包括C型极板、固定极板、绝缘内衬、振荡电路、引线、防尘罩、惰性块、聚风器、支撑架和外壳。
[0005]外壳为圆桶状,一侧开口,开口侧固定防尘罩和支撑架。支撑架前端为喇机状,后部为圆柱型,圆柱型部位安装有绝缘内衬。
[0006]C型极板和固定极板平行安装在绝缘内衬内,两者构成电容器CX,C型极板中心铆接惰性块,惰性块铆接聚风器中心处;当聚风器处于风中,聚风器会受到风力作用推动惰性块向内移动,C型极板变形,两个极板的距离发生变小,电容CX容量发生变化;电容CX为振荡电路的振荡电容,当CX变化时,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发生变化,用振荡电路输出信号的频率大小反映风速的大小。
[0007]C型极板的中心凸出,为圆形金属材料构成,周边嵌入绝缘内衬中,可以伸缩于绝缘内衬,C型极板通过引线连接于振荡电路。
[0008]固定极板为圆形金属材料,上面开有多个圆孔,利于C型极板移动时,两极板间的空气提出。
[0009]聚风器为喇叭状,边缘为橡胶材料,其余部分为硬质材料,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聚风器橡胶边缘被拉伸,聚风器中心发生移动。
[0010]所述绝缘内衬为具有绝缘性能的塑料,处于支撑架后端的圆柱形壳体内,固定C型极板、固定极板、振荡电路和惰性块。
[0011]惰性块为具有一定重量的圆柱体,其作用增大惯性,减小聚风器受声音等弱信号干扰引起的振动。
[0012]振荡电路由电阻R1-R8、电容器CX、C1-C4、晶体Xl和三极管T1-T2组成;电容CX一端接晶体Xl和电阻Rl的连接点,再一端接地,晶体Xl另一端接电容Cl,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2、R3与三极管Tl基极的连接点,R2的另一端接电源,R3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l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电阻R4与C2的连接点,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阻R5、R6与三极管T2基极的连接点,R5的另一端接电源,R6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电阻R8与C4的连接点,电阻R8与C4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电阻R7、R1和C3的连接点,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容C3另一端为信号的输出端。所述铅酸电瓶修复仪由多个充放电单元组成,每个充放电单元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屏、恒压/恒流电源、24V稳压电源、4个充放电电路和4个放电电阻。
[0013]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新的风速传感器利用一喇叭状的聚风器元件,将风速转换成位移,灵敏度高;聚风器的位移推动电容极板移动来改变电容的容量,然后利用振荡电路将容量变化转化成输出信号频率的改变,达到测量的目的。这样做没有加热元件,测量速率加快,操作成方便。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风速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001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荡电路图;
[0018]图中:
[0019]1-C型极板,2-固定极板,3-绝缘内衬,4-振荡电路,5-引线,6_防尘罩,7_惰性块,8-聚风器,9-支撑架,1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如图1所示,风速传感器由C型极板1、固定极板2、绝缘内衬3、振荡电路4、引线5、防尘罩6、惰性块7、聚风器8、支撑架)和外壳10组成。
[0021]C型极板I和固定极板2平行安装在绝缘内衬3内,两者构成电容器CX,C型极板I中心固定惰性块7,惰性块7连接聚风器8中心处;当聚风器8处于风中,聚风器8会受到风力作用推动惰性块7向内移动,C型极板I变形,两个极板的距离发生变小,电容CX容量发生变化;电容CX为振荡电路4的振荡电容,当CX变化时,振荡电路4振荡频率发生变化,用振荡电路4输出信号的频率大小反映风速的大小。
[0022]C型极板I的中心凸出,为圆形金属材料构成,周边嵌入绝缘内衬3中,可以伸缩于绝缘内衬3,C型极板I通过引线连接于振荡电路4。
[0023]固定极板2为圆形金属材料,上面开有多个圆孔,利于C型极板I移动时,两极板间的空气提出。
[0024]聚风器8为喇叭状,边缘为橡胶材料,其余部分为硬质材料,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聚风器8橡胶边缘被拉伸,聚风器8中心发生移动。
[0025]绝缘内衬3为具有绝缘性能的塑料,处于支撑架9后端的圆柱形壳体内,固定C型极板1、固定极板2、振荡电路4和惰性块7。
[0026]惰性块7为具有一定重量的圆柱体,其作用是增大惯性,减小聚风器8受声音等弱信号干扰。
[0027]振荡电路4由电阻R1-R8、电容器CX、C1-C4、晶体Xl和三极管T1-T2组成;电容CX 一端接晶体Xl和电阻Rl的连接点,再一端接地,晶体Xl另一端接电容Cl,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2、R3与三极管Tl基极的连接点,R2的另一端接电源,R3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l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电阻R4与C2的连接点,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阻R5、R6与三极管T2基极的连接点,R5的另一端接电源,R6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电阻R8与C4的连接点,电阻R8与C4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电阻R7、R1和C3的连接点,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容C3另一端为信号的输出端。
[0028]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电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电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启示下,可以对以上电路进行改进实现其它型号电瓶充电器的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风速传感器,包括C型极板(I)、固定极板(2)、绝缘内衬(3)、振荡电路(4)、引线(5)、防尘罩(6)、惰性块(7)、聚风器(8)、支撑架(9)和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极板(I)和固定极板(2)平行,两者构成电容器CX,C型极板(I)中心铆接惰性块(7),惰性块(7)铆接聚风器(8)中心处;当风速传感器工作时,聚风器(8)会受到风力作用推动惰性块(7)向内移动,C型极板(I)变形,两个极板的距离发生变小,电容CX容量发生变化;电容CX为振荡电路(4)的振荡电容,当CX变化时,振荡电路(4)振荡频率发生变化,振荡电路(4)的输出信号频率大小就反映了风速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极板(I)的中心凸出,为圆形金属材料构成,周边嵌入绝缘内衬(3)中,可以伸缩于绝缘内衬(3),C型极板(I)通过引线连接于振荡电路(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极板(2)为圆形金属材料,上面开有多个圆孔,利于C型极板(I)移动时,排出两极板间的空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聚风器(8)为喇叭状,喇叭口边缘为橡胶材料,其余部分为硬质材料,在受到风力的作用下聚风器(8)橡胶边缘被拉伸,聚风器(8)中心发生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衬(3)为具有绝缘性能的塑料,处于支撑架(9 )后端的圆柱形壳体内,固定C型极板(I)、固定极板(2 )、振荡电路(4)和惰性块(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惰性块(7)为具有一定重量的圆柱体,其作用是吸收能量,减小聚风器(8)受空气中声音信号干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振荡电路(4)由电阻R1-R8、电容器CX、C1-C4、晶体Xl和三极管T1-T2组成;电容CX —端接晶体Xl和电阻Rl的连接点,再一端接地,晶体Xl另一端接电容Cl,电容Cl的另一端接电阻R2、R3与三极管Tl基极的连接点,R2的另一端接电源,R3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l的集电极接电源正极,三极管Tl的发射极接电阻R4与C2的连接点,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阻R5、R6与三极管T2基极的连接点,R5的另一端接电源,R6另一端接地,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电阻R8与C4的连接点,电阻R8与C4的另一端都接地;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电阻R7、Rl和C3的连接点,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容C3另一端为信号的输出端。
【文档编号】G01P5/08GK204154736SQ20142057993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程艳辉, 郑海燕 申请人:郝建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