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93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体破损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工作过程中检测刀体破损情况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是采用光纤检测的方法来对刀体破损程度进行检测。该光纤检测方法主要是将光纤固定在一个调整块上,加工前,将调整块移动到需要检测的位置,刀具下方有吹气装置,在刀具转动过程中,通过吹气装置减少下方的水甩到检测光纤上,从而保证光纤的检测准确度。但是,虽然刀具下方的吹气装置会减少水对光纤检测准确度的影响,但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水及水雾对光纤检测精度的影响。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该刀体破损检测装置消除了切割过程中水和水雾对检测的影响,检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体破损检测装置,包括主轴、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并可在所述主轴的带动下旋转的切割片及用以控制所述主轴工作的气缸,其中,所述刀体破损检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切割片外侧以检测所述切割片破损程度的光纤固定块及用以除去水雾的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包括与所述光纤固定块的光纤口相连通以除去光纤口处水雾的第一吹气装置和位于所述切割片旁侧以除去切割片上水雾的第二吹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口开设在所述光纤固定块的一端且与所述切割片相对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体破损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光纤固定块螺纹连接的调节件及与所述调节件一端固定连接的调整旋钮,以在旋转所述调整旋钮时,所述光纤固定块借助于与所述调节件螺纹连接而在所述调节件上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体破损检测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光纤固定块一侧以锁紧固定所述光纤固定块的锁紧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体破损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以在切割片工作过程中对切割片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注水接口和与注水接口一端相连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位于所述切割片旁侧,以将水均匀喷洒在切割片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切割片旁侧用于部分遮罩所述注水管的防水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吹气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光纤固定块内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光纤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吹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接的第一注气接口,且所述第一注气接口设置在所述光纤固定块的一端并远离所述光纤口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包括第二注气接口和与第二注气接口一端相连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切割片旁侧,以除去切割片上的水和水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注水管的旁侧,并对准所述切割片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通过在光纤固定块处设置与光纤口相连通的第一吹气装置、在切割片旁侧设置第二吹气装置,从而第一吹气装置可除去光纤口处的水和水雾,第二吹气装置可除去切割片上的水和水雾,不仅可避免光纤口溅入水,同时还能减小环境中的水雾对光纤检测精度的影响,测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刀体破损检测装置的又一视角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用于对全自动设备上的刀体切割片的破损程度进行检测。所述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包括主轴10、与所述主轴10固定连接并可在所述主轴10的带动下旋转的切割片20、用以控制所述主轴10工作的气缸30、位于所述切割片20外侧以检测所述切割片20破损程度的光纤固定块40及用以除去水雾的吹气装置。

所述主轴10的外侧包覆有基座11,所述基座11大体呈方形设置,且所述主轴10的一端突伸超出所述基座11。所述切割片20固定在所述主轴10的一端上,所述气缸30固定在所述基座11上用以控制所述主轴10在所述基座11内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切割片20旋转工作。

所述基座11上还固定有用于支撑所述气缸30的支撑板12、位于切割片20外侧用于固定所述光纤固定块40的固定件13及位于所述光纤固定块40旁侧以限位所述光纤固定块40的限位件14。所述固定件13包括与基座1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131和自固定部131一端沿垂直于固定部131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32,所述固定部131与延伸部132组合形成L型。所述限位件14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32末端相接触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1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固定件13与限位件14之间形成供收容光纤固定块40的收容空间15。所述限位件14上设置有用以锁紧固定所述光纤固定块40的锁紧件141。

所述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还包括与所述光纤固定块40螺纹连接的调节件16、与所述调节件16一端固定连接的调整旋钮17及套设在所述调节件16外侧以供所述调节件16在其内旋转的外壳18,所述外壳18穿过所述延伸部132并与所述延伸部132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不设置所述外壳18,只要能够保证所述调节件16与调整旋钮17在正常的旋转过程中稳定性较好即可。

所述收容空间15包括形成于所述延伸部132与所述光纤固定块40之间的移动空间151,从而在旋转所述调整旋钮17时,所述光纤固定块40可借助于与所述调节件16螺纹连接而在前述移动空间151内沿所述调节件16上下移动,进而可通过调节件16的螺距大小确定光通量。在安装好光纤固定块40后,转动所述锁紧件141,使得所述光纤固定块40锁紧固定在所述收容空间15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16为调节螺钉,所述锁紧件141为固定螺母。

所述光纤固定块40的一端开设有光纤口41,所述光纤口41与所述切割片20相对设置,以使得光纤固定块40内的对射光纤(未图示)对准切割片20而便于检测切割片20的破损程度。本发明中,利用光纤固定块40对切割片20的破损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于此不再详细描述。

由于切割片20在工作过程中会与工件发生大量摩擦而导致切割片20温度非常高,因此,本发明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用以在切割片20工作过程中对切割片20进行冷却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注水接口61、与注水接口61一端相连的注水管62及位于所述切割片20旁侧用于部分遮罩所述注水管62的防水盒63。所述注水接口61与所述防水盒63固定连接,所述注水管62设置有两根且分设在所述切割片20的两侧,以将水均匀喷洒在切割片20上。

所述吹气装置包括与所述光纤固定块40的光纤口41相连通以除去光纤口41处水雾的第一吹气装置和位于所述切割片20旁侧以除去切割片20上水雾的第二吹气装置。

所述第一吹气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光纤固定块40内的气流通道(未图示)、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接的第一注气接口及连接所述第一注气接口与外部供气设备的通气接口51,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光纤口41相连通,所述第一注气接口开设在所述光纤固定块40的一端并远离所述光纤口41设置,所述通气接口51固定在所述固定件13的延伸部132上,以便将压缩空气通过所述通气接口51通入所述光纤固定块40而吹向对射光纤的光纤口41,从而可避免水和水雾对光纤口41的影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是开设在光纤固定块40内部的,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也可安装在其他结构上,也可以直接采用真空抽水雾的方式,只要能够保证去除光纤口41部分的水和水雾即可,于此不予限制。

所述第二吹气装置包括第二注气接口52和与所述第二注气接口52一端相连的通气管53。所述第二注气接口52与所述防水盒63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注水接口61间隔设置。所述通气管53位于所述注水管62的旁侧并对准所述切割片20设置,以除去切割片20上的水和水雾。

在使用本发明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时,首先,在气缸30处于关闭状态下,调整所述调整旋钮17,使得对射光纤的光纤口41对准切割片20;然后,旋转所述调整旋钮17,使得所述光纤固定块40在所述移动空间151内沿所述调节件16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对射光纤到合适的光通量;在调整好光纤固定块40的位置后,锁紧所述锁紧件141以保证光纤固定块40处于锁紧状态;接着,打开气缸30使得主轴10开始工作,切割片20开始旋转准备切割工作,在切割片20工作过程中,冷却水从注水接口61注入并经过注水管62均匀喷洒在切割片20上,此时,冷却水不仅会在切割片20上形成水雾,还会随着切割片20的旋转而撞击到防水盒63上产生水雾;最后,压缩空气一方面通过所述通气接口51通入所述光纤固定块40而吹向对射光纤的光纤口41,从而避免水和水雾对光纤口41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注气接口52和通气管53吹向切割片20,保证尽量少的水随着切割片20旋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通过在光纤固定块40处设置第一吹气装置,同时在切割片20旁侧设置第二吹气装置,从而不仅可通过第二吹气装置除去切割片20上的水和水雾,同时还可通过第一吹气装置除去光纤口41处的水和水雾,不仅可避免光纤口41溅入水,同时还能减小环境中的水雾对光纤检测精度的影响,测量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另外,本发明的刀体破损检测装置100将光纤固定块40设置为与调节件16螺纹连接,从而可通过光纤固定块40在调节件16上的移动达到调节光纤光通量的目的,且光通量的大小取决于螺距的大小,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