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565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案关于一种感知装置,尤指一种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检测或位移检测技术通过机械方式或电子方式来达成监测物体相对于环境的位置或其相对于环境的变化。而常见的位移检测则多以红外线检测器、光学摄像系统、声音或振动感测器,或磁性感测器为之。其中又以红外线检测器的效果及准确度为佳。这类移动检测常受限于安装角度及位置,仅得以指定区域内识别图像的变化。且于有限的检测角度范围内往往无法有效检测运动物体的存在,并同时避免由光线变化带来的干扰。

位移检测器若无法检测出静态的物体或人员的存在,便无进行人员或环境的安全监控。因此感知装置的检测角度范围影响其性能甚巨。然而受限于感知装置的检测角度范围,感知装置于安装时必须选定最佳安装位置,以获取最大的检测角度范围。一旦感知装置安装后便无法更动检测角度,于拆卸替换或维修时更是耗费人力。

另一方面,周遭环境对于感知装置的灵敏度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当检测环境改变时,不同类型的感知装置,其检测灵敏度亦会有所不同。惟习知的感知装置无法因应周遭环境设置而选用安置不同类型的感知器模块,以获致最佳的环境监控效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用以因应环境设置调变而有效达到安全监控的目的,进而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环境中,实为本领域中极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可依用户需求调整转动感知器模块的感测器,而获致更大范围的检测角度,且可因应不同监 测环境需求而以手动或电动方式调变监控角度。亦可于感知器模块上组合多个感测器而增加监控角度范围。

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感知器模块除可视需求调变检测角度外,更为可拆换式。用户可于维修或更换感知器模块时,轻易地自感知装置的本体上将感知器模块拆卸进行维修或替换不同类型的感知器模块。

为达上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种感知装置,其包括本体、摇摆与旋转模块以及至少一可拆卸感知器模块。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摇摆与旋转模块,设置于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具有一转盘及一滑轨。转盘夹扣于本体,且可相对于本体而转动一水平角度。滑轨设置于转盘上。可拆卸感知器模块具有一接合单元,可拆卸地对应接合于滑轨,并可于滑轨上滑动,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相对于转盘滑动一偏移角度。

附图说明

图1a揭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b揭示图1a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脱离感知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c揭示图1a中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部份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d揭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感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揭示图1a中感知装置的摇摆与旋转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揭示图1a中感知装置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揭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揭示图4中感知装置的摇摆与旋转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揭示图4中感知装置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揭示本案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感知装置的示意图。

图8a揭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感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b及图8c则揭示图8a的感知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8d揭示图8a中感知装置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揭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平面图。

图10揭示本案感知装置的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11揭示本案感知装置的另一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12揭示本案感知装置的再一固定机构示意图。

图13揭示本案感知装置的又一固定机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感知装置

11:本体

111:容置空间

111a:开口

112:夹扣部

113:电路板

1131:破孔

114:排气侧孔

115:锁固螺纹

116:弹性扣件

12:摇摆与旋转模块

121:转盘

1211:转动齿纹

1212:内凹弧面

122:滑轨

1221:挡止部

1222:套脱开口

1223:弧形卡限部

1224:齿纹刻度

123:接线穿槽

124:通气孔

13:可拆卸感知器模块

131:接合单元

132:碟形外壳

1321:对接弧面

1322:检测面

133:检测电路

1331:指示单元

134:感测器

135:透光窗口

137:接线破口

138:环状通风孔

139:散热孔

15:空隙

16:夹具单元

17:控制模块

171:无线信号接收器

172:导接线路

18:无线信号发送器

19:辅助固定框

191:粘固元件

192:卡固槽孔

2:天花板

3:灯座

31: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式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于限制本案。

请参阅图1a至1d,其中图1a揭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b揭示图1a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脱离感知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c揭示图1a中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部份结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1d揭示本案较佳实施例的感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如图所示,本案的感知装置1包含本体11、摇摆与旋转模块12以及至少一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本体11,具有容置空间111。摇摆与旋转模块12,设置于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1内,并具有转盘121及滑轨122。本体11更具有一夹扣部112,可通过但不受限于以两相对壳体卡合方式构成,且设置于容置空间111的开口111a处,用以夹扣转盘121,使转盘121嵌设于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1,且可相对于本体11而转动一水平角度。于本实施例中,转盘121的至少一部分外周缘夹扣于本体11的夹扣部112,使转盘121可相对于本体11而顺时针及逆时针各转动一最大水平角度,例如但不限于45°,同时带动摇摆与旋转模块12上的滑轨122相对于本体11而转动相同的水平角度。另一方面,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具有一接合单元131,对应于滑轨122且可拆卸地接合于滑轨122,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可沿滑轨122而相对转盘121滑动一偏移角度,如图1d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可沿滑轨122而滑动至一最大可偏移角度,例如但不限于50°。

图2揭示图1a的感知装置的摇摆与旋转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揭示图1a的感知装置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a至1d、2及3所示,于本案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更包含一碟形外壳132。碟形外壳132,可通过但不受限于两弧面壳体以卡勾或胶合方式构成,且其具有至少一对接弧面1321及一检测面1322,其中接合单元131设置于对接弧面1321的一偏侧。另一方面,相对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对接弧面1321,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转盘121则具有一内凹弧面1212。内凹弧面1212上可设有一弧形卡限部1223,用以抵顶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对接弧面1321,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可于滑轨122上稳固地滑动至所需的偏移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滑轨122更为一弧形齿纹滑轨,设置于转盘121的内凹弧面1212上,且滑轨122具有多个齿纹刻度1224,用以指示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相对摇摆与旋转模块12所滑动偏移的偏移角度。于一些实施例中,滑轨121更包含一挡止部1221及一套脱开口1222。挡止部1221,设置于滑轨122的一端,用以挡止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于滑轨122上的滑动。套脱开口1222,则设置于滑轨122的另一端,用以将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套入或脱离滑轨122。即以滑轨122的挡止部1221为0°,则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可于滑轨122上滑动至该最大 可偏移角度,例如但不限于50°。当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于滑轨122上滑动至例如60°时,接合单元131便完全进入套脱开口1222,此时即可使接合单元131拆卸脱离滑轨122。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给定滑轨122上的套脱开口1222为起始0°,另一端的挡止部1221为最大可偏移角度,本案实际应用的滑动角度范围并不仅以前述实施例为限,可依实际应用需求任施调整与变化。

图4揭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5揭示图4的感知装置的摇摆与旋转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揭示图4的感知装置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5及6所示,本实施例的感知装置1的结构、元件及其功能与图1a至1d、2及3所示实施例相似,且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的结构、元件与功能,于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图1a至1d、2及3所示的感知装置1,本实施例的感知装置1更包括马达14,具有一传动齿轮141。夹扣于本体11夹扣部112的转盘121更具有一转动齿纹1211,环设于转盘121的至少一部分外周缘,使马达14的传动齿轮141可与转盘121的转动齿纹1211相啮合,进而带动转盘121可相对于本体11而顺时针及逆时针各转动至所需的水平角度,例如但不限于45°,同时也带动摇摆与旋转模块12上的滑轨122相对于本体11而转动相同的水平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滑轨122具有一弧形卡限部1223,设置于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内凹弧面1212。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具有一导引卡勾1311,对应弧形卡限部1223而设置于对接弧面1321上,且可接合于弧形卡限部1223,以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自套脱开口1222滑入滑轨122时,导引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于滑轨122上稳固地滑动,且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沿滑轨122相对于转盘121而滑动至一最大可偏移角度,例如但不限于50°。

于前述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均具有至少一感测器134,设置于检测面1322。如图1a所示,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感测器134,设置于检测面1322的中央处。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更具有至少一感测器134,设置于检测面1322的偏侧,使感测器134相对于转盘121具有一固定偏移角度,进而获致更大检测角度范围的变化。于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可包括多个感测器134,例如 但不限于四个感测器134,其阵列地设置于检测面1322上。当单一个感测器134的检测角度仅为例如46°时,通过四个感测器134的组合与配置,则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便可将其检测角度拓展至较广的检测角度,例如但不限于120°。当然,本案感知装置1的感测器134的配置与数量并不以前述实施例为限,其可依实际应用需求任施变化与调整。于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上的感测器134可为但并不限于一红外线感测器、光学摄像系统、声音或振动感测器、热感矩阵式人体感测器、热电偶堆感测器、温湿度感测器、磁性感测器、气体浓度感测器或其组合。

请再参阅图1a至1d以及图4,于前述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包括一检测电路133,设置于碟形外壳132内,并与感测器134电连接。此外,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更包括一指示单元1331及一透光窗口135。指示单元1331可为但并不限于一固态光源指示灯,例如但不限于led指示灯,设置于碟形外壳132内,且电连接至检测电路133,用以指示感测器134的运作状态。透光窗口135设置于碟形外壳132的检测面1322,且环设于感测器134的周围,用以显示感测器134的运作状态,藉此用户可经由透光窗口135而知悉指示单元1331所指示的感测器134的运作状态。举例而言,当感测器134以及检测电路133感知人员移动时,指示单元1331可发出光讯号并经由透光窗口135显示,以提醒用户感知装置1已感测到人员存在或移动的状态。于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碟形外壳132更具有一接线破口137(请参考图3及图6),对应接合单元131而设置于对接弧面1321上,用以供连接于检测电路133的一外接导线(未图标)穿设。同时滑轨122于内凹弧面1212构成一对应的接线穿槽123(请参考图2及图5),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于滑轨122上滑动时,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外接导线可通过接线破口137而随着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于接线穿槽123间不受拘束的移动。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c所示,感知装置1的本体11更包括至少一电路板113,设置于容置空间111,且电路板113更具有至少一破孔1131,用以供转盘121的内凹弧面1212部分穿设。藉此,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外接导线可通过接线破口137、接线穿槽123及电路板113的破孔1131而连接至本体11的电路板113,且不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移动受限制。

图8a揭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感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b及 图8c则揭示图8a的感知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8d更揭示图8a中感知装置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a至图8d所示,本实施例的感知装置1的结构、元件及其功能与图1a至1d、2及3所示实施例相似,且相同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的结构、元件与功能,于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图1a至1d、2及3所示的感知装置1,本实施例的感知装置1的本体11更可对应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外形而呈圆形盘面的设计,以于使用时更加节省安装所需的设置空间。另外,于本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碟形外壳132同样具有一接线破口137,对应接合单元131而设置于对接弧面1321上,用以供连接于检测电路133的一外接导线(未图标)穿设。其中对应接合单元131及接线破口137更横向跨设于对接弧面1321,如图8d所示。相较于前述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对应接合单元131设置于对接弧面1321的范围长度更长,可与摇摆与旋转模块12上的滑轨122形成更稳固地交互滑动。滑轨122具有一弧形卡限部1223,设置于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内凹弧面1212(请参考图2)。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对应接合单元131,对应弧形卡限部1223,如图2所示。于对应接合单元131滑入滑轨122时,弧形卡限部1223可导引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接合单元131于滑轨122上稳固地滑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对应接合单元131与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滑轨122可形成的有效接合范围更广,故可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沿滑轨122相对于转盘121而滑动的最大可偏移角度增加至60°以上,且由于接线破口137亦横向跨设于对接弧面1321,故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滑动至最大偏移角度时,仍足以供检测电路133的外接导线穿设。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对应接合单元131更不限于设置在对接弧面1321的偏侧(如图3及图6所示),故均可以对应接合单元131的任一端滑入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滑轨122,且可使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可相对转盘121而向两相对方向分别滑动至一最大可偏移角度,例如但不限于60°。可替换地,于其他实施例中,藉由对应接合单元131设置于对接弧面1321的位置调变,以及对应接合单元131滑入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滑轨122的方向选择,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相对转盘121可滑动的最大可偏移角度,更可增至90°。当然,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相对转盘121可滑动的最大可偏移角度亦可限定为仅向滑轨112的两侧滑动至30°的偏移角度,本案并不以此为限。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图1a、图1c、图1d、图2及图8a至图8c所示,本案感知装置1的摇摆与旋转模块12更具有至少一通气孔124,设置于相对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的内凹弧面1212,用以逸散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产生的热能。于一些实施例中,感知装置1更包含一空隙15,设置于摇摆与旋转模块12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之间,用以逸散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产生的热能。于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1更具有至少一排气侧孔114,设置于本体11的一侧壁,用以逸散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产生的热能。由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于使用时,伴随着大量的热能产生,若过多的热能累积除可能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外,更可能致使感测器或检测电路受损,因此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产生的热能逸散甚为重要。于前述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产生的热能便可由摇摆与旋转模块12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之间的空隙15,通过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通气孔124,再由本体11侧壁的排气侧孔114逸散而出,可有效避免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因过多的热能累积而影响其检测。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本案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上的感测器134可为但并不限于一红外线感测器、光学摄像系统、声音或振动感测器、热感矩阵式人体感测器、热电偶堆感测器、温湿度感测器、磁性感测器、气体浓度感测器或其组合。针对不同感测器134,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同样可以设置逸散热能的通气孔。图9揭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平面图。于本实施例中,可拆卸感知器13更包含有至少一环状通风孔138,设置于检测面1322上,且位于感测器134的周围。通过环状通风孔138的设置,有助于逸散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所产生的热量。此外,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亦可于包含至少一散热孔139,如图8d所示,设置于对接弧面132上,且与摇摆与旋转模块12的通气孔124相对。藉此,于本案的感知装置1中,环状通风孔138、散热孔139、空隙15、通气孔124至排气侧孔114可构成一顺畅的散热通风系统,有效避免可拆卸感知器模块13因过多的热能累积而影响其检测性能。当然,可拆卸感知器13可针对不同的感测器134配制其他附加的散热通风元件,本案并不以此为限,且不再赘述。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感知装置1的本体11更具有一颈部115,该颈部的至少部分周面具有锁固螺纹1151,以将本体11旋固至一具特定槽孔的对象2上,例如天花板。感知装置1的本体11更包括多个弹性扣件116, 该多个弹性扣件116设置于该颈部115的周面,以及感知装置1更可包括一辅助固定框19,与本体11的弹性扣件116相配合,使感知装置1可更为稳固地安装固设于天花板2上。当然本案感知装置1的固定方式并不仅受限于前述实施例。图11揭示本案感知装置另一固定方式。当感知装置1需固定于一无法挖洞或穿设的墙面或壁面时,感知装置1可具有一辅助固定框19,该辅助固定框19可藉由一粘固元件191,例如但不限于粘性胶带,而粘贴在所需固定的墙面或壁面上。可替换地,该辅助固定框19亦可通过螺丝而固定于墙面或壁面上,本案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辅助固定框19具有多个卡固槽孔192,对应该本体11的多个弹性扣件116。当感知本体11的弹性扣件116滑入辅助固定框19的容置槽孔192时,即可彼此扣合而将辅助固定框19固定于本体11上。

图12揭示本案感知装置再一固定方式。如图所示,感知装置1更包括一夹具单元16,与本体11连接。夹具单元16可夹设于一对象例如灯座3的灯管31而固定。于一些实施例中,感知装置1更包括一无线信号发送器18,设置于本体11,以及灯座3包括一具无线信号接收器171的控制模块17,藉由感知装置1的无线信号发送器18与灯座3的控制模块17的无线信号发送器171相通讯,利用感知装置1的感测信号来控制灯座3的灯管31的启闭作动。图13揭示本案感知装置再一固定方式。如图所示,感知装置1同样包括一夹具单元16,与本体11连接,其中夹具单元16可夹设于一灯座3的灯管31上而固定。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感知装置1的本体11通过一导接线路172而与其控制模块17连接。当然,本案感知装置1的固定方式并不仅受限于前述实施例,其可依实际应用需求而调整与变化。

综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种具可拆卸感知器模块的感知装置,可依用户需求调整转动感知器模块的感测器,而获致更大范围的检测角度,且可因应不同监测环境需求而以手动或电动方式调变监控角度。亦可于可拆卸感知器模块上组合多个感测器而增加监控角度范围。此外,可拆卸感知器模块除可视需求调变检测角度外,更为可拆换式。用户可于维修或更换感知器模块时,轻易地自感知装置的本体上将感知器模块拆卸进行维修或替换不同类型的感知器模块。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 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