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1938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生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单相动作电位(map,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是一种从细胞外记录的动作电位,它可以精确的反映出跨膜动作电位的复极时程等。

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研究技术,比如,可用于检测心脏是否发生心肌缺血性变化。

电生理研究表明,在心肌缺血区域,单相动作电位的幅值和时程均缩短,而在正常的心肌区域,单相动作电位的幅值和时程均没有改变;另外,研究还表明,单相动作电位的改变早于心电图的改变和临床症状的产生。

现有技术中,通常都采用吸附式电极来实现单相动作电位记录,而为了使吸附式电极能够紧密的吸附在心脏表面,需要维持75~300mmhg的负压,而这会对吸附位点附近的细胞造成潜在的损伤,因此,在一个吸附位点的记录时间通常不能超过2分钟。

可见,考虑到对细胞的损伤,现有的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方式记录时间很短暂,从而造成记录结果不够稳定,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系统,能够提高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系统,包括:贴附式电极和记录装置;

所述贴附式电极与离体心脏相接触,并与所述记录装置相连;

所述记录装置利用所述贴附式电极获取并记录离体心脏的单相动作电位。

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利用贴附式电极来代替吸附式电极,实现单相动作电位记录,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记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贴附式电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一种改进后的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系统,尤其适用于对离体心脏进行记录,所述系统中包括:贴附式电极和记录装置。

贴附式电极与离体心脏相接触,并与记录装置相连;

记录装置利用贴附式电极获取并记录离体心脏的单相动作电位。

贴附式电极由吸头和位于吸头内的电极内液组成。

图1为本发明所述贴附式电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吸头的下半部分弯曲成预定角度,具体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另外,吸头的底端为一个平滑的斜面,利用该斜面来与离体心脏相接触。

图1所示吸头的具体尺寸,如长度和不同部分的粗细度等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来说,该吸头只要能够容纳200微升的电极内液即可。

另外,图1所示吸头本身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吸头内的电极内液通常为琼脂盐桥液体,其中可包括:氯化钾、琼脂和蒸馏水,总量通常为200微升,各组成部分的具体浓度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比如,琼脂的浓度可为百分之二,氯化钾的浓度可为150mm等。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所述系统中还可进一步包括:氯化银电极。

图1所示吸头的顶端为开口的形式,可通过该开口向吸头中灌入电极内液,另外,氯化银电极可通过该开口插入到吸头中的电极内液中,并通过导线与记录装置相连,即可借助于氯化银电极来实现贴附式电极和记录装置的相连。

记录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记录装置如何基于本发明所述连接关系获取并记录离体心脏的单相动作电位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总之,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利用贴附式电极来代替吸附式电极,实现单相动作电位记录,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记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本发明所述方案实现起来简单方便,从而便于进行普及和推广。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动作电位记录系统,包括:贴附式电极和记录装置;贴附式电极与离体心脏相接触,并与记录装置相连;记录装置利用贴附式电极获取并记录离体心脏的单相动作电位。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提高记录结果的准确性等。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黄海霞;王伟;赵海燕;辛方;任杰;张思韬;钮伟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6.04.08
技术公布日:2017.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