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性高的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50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多个第一检测单元、控制器;

第一管体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管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均与第一容纳腔连通;

多个第一检测单元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管、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第一移动片;

第一检测管的第一端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一检测管的第二端封闭;

第一极片为环形,第一极片置于第一检测管内;

第二极片为圆柱形,第二极片置于第一检测管内并位于第一极片的内侧;

第一移动片置于第一检测管内,第一移动片置于第二极片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第一移动片安装在第二极片靠近第一通孔的一端,第一移动片与第一检测管的管壁可移动连接;

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均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体、第二检测单元;

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交,第二管体和第一管体相连通;

第二管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二管体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管体的轴线上,第二通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

第二检测单元包括第二检测管、第三极片、第四极片、第二移动片;

第二检测管的第一端与第二通孔连通,第二检测管的第二端封闭;

第三极片为环形,第三极片置于第二检测管内;

第四极片为圆柱形,第四极片置于第二检测管内并位于第三极片的内侧;

第二移动片置于第二检测管内,第二移动片置于第四极片靠近第二通孔的一侧,第二移动片安装在第四极片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第二移动片与第二检测管的管壁可移动连接;

第三极片、第四极片均与控制器连接;

第三极片、第四极片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通孔沿第一管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管体上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位于第一通孔的上游侧,排污口与第一容纳腔连通;

还包括滤网、连接管、封盖,滤网置于第一容纳腔内,滤网成倾斜状设置,滤网的第一端位于排污口的上游侧,滤网的第二端位于排污口的下游侧;

连接管的第一端与排污口连接,封盖安装于连接管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第四极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导线包括缆芯单元,缆芯单元包括导体及依次包裹在导体上的包带层、绝缘层、屏蔽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缆芯单元的外侧依次包裹有编织层、铠装层、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转轮、多个支杆、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手柄;

箱体上设有出线孔、安装孔,箱体内设有容腔;

转轮置于容腔内,转轮与箱体转动连接;

多个支杆均置于容腔内,多个支杆均安装在转轮上,多个支杆均匀分布于以转轮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多个支杆平行布置;

第一导电片安装在转轮上;

导线的第一端穿过出线孔置于箱体的外侧,导线的中部缠绕在多个支杆上,导线的第二端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

第二导电片置于第一导电片的一侧,第二导电片与第一导电片接触,第二导电片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二导电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手柄置于安装孔的内侧,手柄的第一端与转轮连接,手柄的第二端置于箱体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准确性高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片靠近第二导电片的一侧设有成环形布置的第一导轨,第二导电片靠近第一导电片的一侧设有成环形布置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对应设置;

还包括多个钢珠,多个钢珠均置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多个钢珠沿第一导轨的周向均匀分布,各钢珠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接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