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载水文监测设备的球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381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文探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装载水文监测设备的球体。



背景技术:

水的需求在国内逐年扩大,其短缺已成为影响许多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对于超长引水隧洞在引水过程中水流的动态监测技术尤为欠缺,因此水文探测的技术方向是备受关注的,对水文水资源高效探查及分析是山西境内解决水问题的重中之重。

隧洞工程属于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随着隧洞工程的完成并进入使用,隧洞的封闭构造造成内部情况及使用情况较为“隐蔽”,不易探测隧洞的引水过程情况,仅能从引水隧洞入口及出口获取水流的初始及最终状态的数据,这对隧洞引水过程的管理是极不到位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装载水文监测设备的球体,可以让探测隧洞里整个水流过程的水文数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用于装载水文监测设备的球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外壁缓冲层、和内壁缓冲层;所述外壁缓冲层设置在壳体外壁;所述内壁缓冲层设置在壳体内壁;所述壳体设有若干探测孔;所述外壁缓冲层设有与探测孔相适配的外壁开孔;所述内壁缓冲层设有与探测孔相适配的内壁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环形平衡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壁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采用减震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用于装载水文监测设备的球体,可以将探测的传感器设备设置在于球体中,之后将球体投入隧洞河流中,让球体随河流漂流,进而监测到隧洞河流全程的水文数据。

球体包括壳体、内部缓冲层和外部缓冲层,内部缓冲层和外部缓冲层,可以减轻球体在漂流过程中受到的撞击,避免内部传感设备的损坏。

所述壳体设有若干探测孔;所述外壁缓冲层设有与探测孔相适配的外壁开孔;所述内壁缓冲层设有与探测孔相适配的内壁开孔。所述探测孔与传感器探头的形状相适配,可以根据需要装配不同的传感器。

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环形平衡板。可以增加浮力和减轻球体与隧洞壁的直接碰撞,也防止发生翻转,在落差过大的情况下也能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外壁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采用减震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装载水文监测设备的球体,包括壳体1、外壁缓冲层2、和内壁缓冲层3;所述外壁缓冲层2设置在壳体1外壁;所述内壁缓冲层3设置在壳体1内壁;所述壳体1设有若干探测孔11;所述外壁缓冲层2设有与探测孔11相适配的外壁开孔21;所述内壁缓冲层3设有与探测孔11相适配的内壁开孔31。

球体结构包括壳体、内部缓冲层和外部缓冲层,内部缓冲层和外部缓冲层,可以减轻球体在漂流过程中受到的撞击,避免内部传感设备的损坏。

所述壳体设有若干探测孔;所述外壁缓冲层设有与探测孔相适配的外壁开孔;所述内壁缓冲层设有与探测孔相适配的内壁开孔。所述探测孔与传感器探头的形状相适配,可以根据需要装配不同的传感器。

球体的内部是一个密封的环境,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冲击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出现漏气和泄水现象。

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环形平衡板4。

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环形平衡板4。可以增加浮力和减轻球体与隧洞壁的直接碰撞,也防止发生翻转,在落差过大的情况下也能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外壁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21和第二缓冲层22;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采用减震材料。

所述外壁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采用减震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缓冲的效果。

使用时,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部,传感器的探测点均可通过探测孔伸出壳体外部,对外部情况进行探测。

球体的浮力比本身的重量要高出30%左右,过高可能出现吃水不深的情况,球体本身上下部的重量比应达到2:8。

在水面以上的探测点为采集空气数据的传感器探测点,水面以下小探测点为采集水下数据的传感器探测点,根据采集数据的不同分别设置合理位置。

使用时,壳体内可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储存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通信模块数据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向数据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储存模块和通信模块数据供电。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或流速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233MHz频段通信单元、433MHz频段通信单元、2.4GHz频段通信单元、GSM通信单元、GPS通信单元、北斗卫星通信单元或蓝牙通信单元的一种或几种。

数据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数据储存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传感器,可以在采集水文数据的同时,储存数据,并且通过通信模块及时向外部传送。

包括多种传感器,可以一次采集多种数据。

包括多种通信单元,可以有多种数据传送方式,减少环境的干扰因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