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玻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1061阅读:1980来源:国知局
免疫荧光玻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荧光玻片,属于生物医学实验用具,包括玻片本体,设置在所述玻片本体上的杆体,所述玻片本体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及形成在凹槽两侧的耳部,所述杆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杆体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耳部上,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杆体平行的底面,所述杆体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上述免疫荧光玻片通过在玻片本体上设置杆体,且于玻片本体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且该凹槽两侧形成有耳部,从而可以将杆体设置在凹槽内,又该杆体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以方便用镊子拾取该免疫荧光玻片,有助于加快实验速度。
【专利说明】
免疫荧光玻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荧光玻片,属于生物医学实验用具。
【背景技术】
[0002]现阶段实验室做免疫荧光实验时细胞附着的玻片较薄,在6孔板中很难用镊子夹起,对于小批量实验尚可,但如处理样品较多,加之科研时间宝贵,给研究人员带来很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拾取,加快实验效率,且结构简单的免疫荧光玻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疫荧光玻片,所述免疫荧光玻片包括玻片本体,设置在所述玻片本体上的杆体,所述玻片本体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及形成在凹槽两侧的耳部,所述杆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杆体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耳部上,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杆体平行的底面,所述杆体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
[0005]进一步地,所述玻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杆体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或者,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
[0006]进一步地,所述玻片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设置有杆体;其中一个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两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耳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外表面为不光滑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为柱形结构。
[00?0]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为棱形结构。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玻片本体为圆型或者方型。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免疫荧光玻片通过在玻片本体上设置杆体,且于玻片本体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且该凹槽两侧形成有耳部,从而可以将杆体设置在凹槽内,又该杆体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以方便用镊子拾取该免疫荧光玻片,有助于加快实验速度。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免疫荧光玻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免疫荧光玻片10包括玻片本体I,设置在所述玻片本体I上的杆体2,所述玻片本体I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11及形成在凹槽11两侧的耳部12,所述杆体2设置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杆体2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耳部12上,所述凹槽11具有与所述杆体2平行的底面111,所述杆体2与凹槽11的底面111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未图示)穿过的间距3。该免疫荧光玻片10的使用方法如下:镊子的一夹片伸入至杆体2与底面111之间的凹槽11内,镊子的另一夹片位于杆体2的外侧,然后使两片夹片相对运动以夹持杆体2,进而移动该免疫荧光玻片10。该免疫荧光玻片10通过在玻片本体I上设置杆体2,于玻片本体I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11,且该凹槽11两侧形成有耳部12,从而可以将杆体2设置在凹槽11内,又该杆体2与凹槽11的底面111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3,以方便用镊子拾取该免疫荧光玻片10,有助于加快实验速度。该免疫荧光玻片10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
[001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固定杆体2,以防止杆体2相对玻片本体I转动,所述杆体2的两端设置有卡块21,所述耳部1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21配合的卡槽(未标号)。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片本体具有上表面(未标号)和下表面(未标号),所述杆体具有上端面(未标号)和下端面(未标号);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O。通过此种设计,可以更方便的夹取。诚然,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O。
[0019]为了防止在用镊子拾取该免疫荧光玻片10时,免疫荧光玻片10掉落,所述杆体2的外表面采用不光滑面,以增加杆体2与镊子之间的摩擦力。诚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杆体2的外表面也采用光滑面,但其存在在免疫荧光玻片10在用镊子拾取的时候发生掉落。所述杆体2为柱形结构或棱形结构,其中,采用棱形结构可以增加镊子与杆体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助于防止免疫荧光玻片10在用镊子拾取的时候掉落。
[00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夹取,该玻片本体上可以设置两个杆体,具体为:所述玻片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设置有杆体;其中一个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端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O;另一个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杆体的上端面和玻片本体的上端面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大于O。
[0021]综上所述,上述免疫荧光玻片通过在玻片本体上设置杆体,于玻片本体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且该凹槽两侧形成有耳部,从而可以将杆体设置在凹槽内,使该免疫荧光玻片小型化,又该杆体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以方便用镊子拾取该免疫荧光玻片,有助于加快拾取速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免疫荧光玻片可以通过在现有的免疫荧光玻片上进行改进,故改造成本低廉。
[002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免疫焚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焚光玻片包括玻片本体,设置在所述玻片本体上的杆体,所述玻片本体的至少一侧边上内凹形成有凹槽及形成在凹槽两侧的耳部,所述杆体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杆体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耳部上,所述凹槽具有与所述杆体平行的底面,所述杆体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至少供镊子穿过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本体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杆体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或者,所述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于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设置有杆体;其中一个杆体的上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杆体的下端面与玻片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两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耳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5.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外表面为不光滑面。6.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柱形结构。7.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棱形结构。8.如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免疫荧光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片本体为圆型或者方型。
【文档编号】G01N33/53GK205691592SQ201620554783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公开号201620554783.2, CN 201620554783, CN 205691592 U, CN 205691592U, CN-U-205691592, CN201620554783, CN201620554783.2, CN205691592 U, CN205691592U
【发明人】潘璐, 曹建平, 朱巍, 薛姣, 曹津铭
【申请人】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