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能表插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12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能表插接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能表插接端子,属于电能表附件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205157614U中公开了一种电能表接插件,包括绝缘体(相当于本案中的连接块)和导电端子(相当于本案中的插拔件),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位于插接在所述绝缘体内的用于与导线连接的接线部,以及伸出所述绝缘体设置的用于插入电能表插孔内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中空形成空腔,并且所述插接部由若干导电弹性片组成,相邻的两根导电弹性片之间具有沿着所述电能表插接轴向布置的间隙,所述导电弹性片一端为弧面形,所有所述导电弹性片的一端形成半球形端面。该专利文献中存在的问题是:导电端子没有与绝缘体有效固定连接,即导电端子与绝缘体装配后两者仍能发生相对转动,这样一来,导电端子上的压线螺丝与绝缘体上的螺丝穿孔容易发生偏位,这样就导致在该插接端子安装连接导线时操作较为不便,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插拔件与连接块发生相对周向转动的电能表插接端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能表插接端子,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插拔件和具有轴向穿孔的连接块,所述插拔件一端为适于与电能表上电流端子孔插接的插接部,另一端为适于插设导线的管状接线部,所述管状接线部穿设在所述轴向穿孔内;所述管状接线部的外端成型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凸片,所述连接块的外端面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定位凸片配合的定位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向穿孔侧壁上成型有第一穿孔,所述管状接线部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穿孔对应的位置成型有第二穿孔,所述轴向穿孔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穿孔相对的位置成型有让位孔,所述管状接线部上成型有与所述让位孔配合的定位凸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向穿孔的侧壁上成型有用于连接短接装置的短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状接线部的管腔外端口为喇叭口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部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沿轴向向远离所述管状接线部一端延伸的导电片,导电片的外侧面为导电面,各导电片的末端具有向插拔件中轴线方向弯曲的导向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插接端子安装在表托上之后被表托上的定位结构定位从而不能沿轴向移动,而由于定位凸片与定位槽进行了配合,因此能够防止插拔件与连接块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连接块2上的压线螺丝与插拔件(具体是管状接线部)上螺丝穿孔始终对齐,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接线效率。

(2)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将管状接线部插入连接块的轴向穿孔内,通过让位孔与定位凸起配合从而将插拔件与连接块有效连接,能够进一步避免插拔件与连接块发生相对周向转动,以及轴向移动,将让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孔相对的位置,有利于接插件与连接块装配连接,具体在装配插接端子时,先将插拔件的管状接线部插入连接块的轴向穿孔内,使其上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对齐,然后冲头经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冲压管状接线部的对应侧壁,从而冲压出定位凸起并使其嵌入让位孔,如此即可完成插接端子的组装,装配便捷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能表插接端子的正向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能表插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电能表插接端子沿A-A线剖切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述插拔件的立体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插拔件;11-插接部;12-管状接线部;121- 定位凸片;122-管腔外端口;13-第二穿孔;14-定位凸起;15-导电片;151-导电面;152-导向部;2-连接块;21-轴向穿孔;22-第一穿孔;23-让位孔;24-定位槽;25-短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电能表插接端子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新型电能表插接端子,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插拔件1和具有轴向穿孔21的连接块2,所述插拔件1一端为适于与电能表上电流端子孔插接的插接部11,另一端为适于插设导线的管状接线部12,所述管状接线部12穿设在所述轴向穿孔21内,所述轴向穿孔2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设置压线螺丝的螺丝孔;所述管状接线部12的外端成型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凸片121,所述连接块2的外端面上成型有适于与所述定位凸片121配合的定位槽24。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插接端子安装在表托上之后被表托上的定位结构定位从而不能沿轴向移动,而由于定位凸片121与定位槽24进行了配合,因此能够防止插拔件1与连接块2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连接块2上的压线螺丝与插拔件1(具体是管状接线部12)上螺丝穿孔始终对齐,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接线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插拔件1可以是一体成型部件,也可以是由至少两个部件组装而成的组装部件。

进一步,参看图3和图4,所述轴向穿孔21侧壁上成型有第一穿孔22, 所述管状接线部12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穿孔22对应的位置成型有第二穿孔13,所述轴向穿孔21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穿孔22相对的位置成型有让位孔23,所述管状接线部12上成型有与所述让位孔23配合的定位凸起14。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将管状接线部12插入连接块2的轴向穿孔21内,通过让位孔23与定位凸起14嵌入式配合从而将插拔件1与连接块2有效连接,能够进一步避免插拔件1与连接块2发生相对周向转动,以及轴向移动,将让位孔23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孔13相对的位置,有利于接插件1与连接块2装配连接,具体在装配插接端子时,先将插拔件1的管状接线部12插入连接块2的轴向穿孔21内,使其上第二穿孔13与第一穿孔22对齐,然后冲头经过第一穿孔22和第二穿孔13冲压管状接线部12的对应侧壁,从而冲压出定位凸起14并使其嵌入让位孔23配合,如此即可完成插接端子的组装,装配便捷可靠。

进一步,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穿孔22与设置压线螺丝的螺丝孔为同一个孔,这样可减少连接块2上加工孔的数量,从而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实践操作中,所述第一穿孔22与螺丝孔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孔。

再进一步,所述轴向穿孔21的侧壁上成型有用于连接短接装置的短接孔25,更换电能表时,将短接装置的导电体的两端分别插入同相的两插接端子的短接孔25中,从而将同相两插接端子电连接,这时在更换电能表时仍能保证用电设备的持续供电。所述第一穿孔22也可与短接孔25为同一个孔,实践操作中,所述第一穿孔22与短接孔25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孔。

所述管状接线部12的管腔外端口122为内小外大的喇叭口状,采用这种结构,在接线时有利于导线插入管状接线部12。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块可以是绝缘连接块,也可以是导电连接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11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沿轴向向远离所述管状接线部12一端延伸的导电片15,导电片15的外侧面为导电面151,各导电片15的末端具有向插拔件1中轴线方向弯曲的导向部152,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保证插接部11较大的径向伸缩弹性,从而使插接部11与电能表上电流端子孔插接时更加顺畅,并能保证导电面151与电流端子孔内壁有效接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