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电气设备内气体漏气率的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447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电气设备内气体漏气率的封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内气体漏气率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电气设备内气体漏气率的封闭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运行中充有气体的电气设备,包括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气体绝缘断路器、互感器,氢冷发电机等,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设备的密封性,确保气体无泄漏。但由于设备部件制造缺陷(如金属部件沙眼、焊缝气孔等)、安装工艺缺陷(紧固件、密封垫等安装不到位)、设备老化(密封垫圈老化)及其他设备固有缺陷,不可避免会有气体泄漏发生。国标、电力行业标准(GB11023-1989《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方法》、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618-2011《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DL/T 607-1996《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等)对电气设备的气体泄漏率均提出了要求。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气体密封性试验,开展定量检漏时,需要计算气体漏气率,通常测量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设备泄漏采用的是局部包扎法,但包扎后在设备外壁和包扎材料之间形成的空间形状并不规则,从而造成漏气率计算时的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电气设备内气体漏气率的封闭装置,具有安装使用方便,能够便捷、准确计算漏气率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量电气设备内气体漏气率的封闭装置,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沿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的长度方向两侧贴合的具有预设厚度的粘性材料2;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的表面印有固定边长的方格网状图形3。

所述粘性材料2为能够重复使用的软性胶质。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为透明高分子聚合物基材。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和粘性材料2卷成卷状,以便于现场施工。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和粘性材料2能够分离后单独使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较为简单的材料和结构实现了对封闭空间的精确测量,避免了传统封闭方式的封闭不严、封闭空间不规则造成的测量不精确;对于非标准形状的部件表面也可以进行精确的封闭和测量;基材1、粘性材料2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减小了材料损耗;操作简便,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测量设备内气体漏气率的封闭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沿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的长度方向两侧贴合的具有预设厚度的粘性材料2;或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与粘性材料2分别单独使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的表面印有固定边长的方格网状图形3。

在设备表面大致确定漏气区域或怀疑某一区域存在泄漏时,可以先使用具有固定厚度的粘性材料2,在设备表面粘附形成一个封闭区域,再将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粘贴在粘性材料2上,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空间。

实施例2:

将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粘性材料2预先制作成如图1的结构,直接在设备表面进行缠绕粘贴施工,在部分未封闭处使用粘性材料2进行封闭。

之后通过对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表面具有固定边长和面积的方形网格进行计数来计算封闭区域面积,再通过粘性材料2的厚度计算得到封闭空间的体积。

封闭一定时间后,将气体检漏仪探头穿过粘性材料2,测定封闭空间内泄漏气体的浓度,就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设备的漏气率。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材料和结构实现了对封闭空间的精确测量,避免了传统封闭方式的封闭不严、封闭空间不规则造成的测量不精确;对于非标准形状的部件表面也可以进行精确的封闭和测量;高分子聚合物基材1和粘性材料2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减小了材料损耗;操作简便,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相应的变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