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385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火试金灰吹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



背景技术:

火法试金不仅是古老的富集金银的手段,而且是金银分析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的地质、矿山、金银冶炼厂都将它作为最可靠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灰吹作为火法试金分析方法的的重要步骤,也是铅(锌、锡、铁、镍)试金中贵金属与铅分离的重要手段,灰吹炉是在灰吹的分析步骤中很重要的设备。由于灰吹炉是在800~900高温环境下,需要在灰吹炉的炉膛内筑砌耐火材料,起到保温保护灰吹炉外壁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灰吹炉的炉膛内的耐火材料都是浇筑在炉膛底座上,耐火材料是固定的,不可拆卸的,这样以来耐火材料到了一定的期限是需要更换的,由于耐火材料是固定浇筑在灰吹炉的底座上的,在更换新的耐火材料的时候就需要把灰吹炉底座上耐火层、保温层和基层耐火层的耐火材料全部拆掉,而且需要灰吹炉在停产的情况下,不仅延长了更换耐火材料的时间,而且费工费料造成了耐火材料的浪费,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分析工作中金银的定量分析;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研发了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解决灰吹炉炉膛耐火材料更换过程中耐火材料浪费的问题,有效节约了耐火材料,实现了更换耐火材料在不全部拆掉耐火层的情况下快速更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灰吹炉炉膛包括基础保温层、中间保温层和耐火层,基础保温层围绕在炉膛底座的四周设置,与炉膛底座紧密贴合;中间保温层设置在基础保温层的内侧,中间保温层围绕基础保温层的四周设置,与基础保温层紧密贴合,中间保温层的下部与炉膛底部上设置有抽插保温层;耐火层分别设置在中间保温层的内侧,耐火层由左侧内板、右侧内板、上内板和下内板组成,在中间保温层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插接槽,在中间保温层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插接槽,上内板插接在中间保温层的上部左右两侧的两个横向插接槽中,横向插接槽的宽度大于上内板的厚度,纵向插接槽的宽度大于左侧内板、右侧内板的厚度;上内板与炉口的外边缘平齐,并与中间保温层紧密贴合对齐设置,并形成平齐的平面,下内板设置在中间保温层下部的抽插保温层的后部,与中间保温层下部的抽插保温层形成平齐的平面。

所述基础保温层、中间保温层和耐火层所组成的炉膛为四方体。

所述基础保温层为硅酸铝纤维棉或陶瓷纤维棉。

所述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为莫来石加堇青石材料制成。

所述上内板和下内板为碳化硅。

这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的安装更换过程为:当灰吹炉到了一定的更换周期需要更换耐火层的时候,首先拆下中间保温层下部的可抽插保温层,然后取出位于炉膛底部的下内板,随后通过纵向插接槽的作用,拆下炉膛中的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最后通过横向插接槽的作用,拆下位于炉膛上部的两块上内板;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耐火层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一样,只要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所述灰吹炉炉膛由基础保温层、中间保温层和耐火层组成,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灰吹炉炉膛的保温性能,基础保温层是固定在炉膛底座上的,中间保温层的下部可以移动,左右和上部是固定的,耐火层上的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以及上内板和下内板是插接在横向插接槽和纵向插接槽中的,通过基础保温层、中间保温层和耐火层的三层防护主要起到保温、节约热能、提高热能利用的目的。

所述耐火层分别设置在中间保温层的内侧,耐火层由左侧内板、右侧内板、上内板和下内板组成,在中间保温层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插接槽,在中间保温层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插接槽;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左侧内板、右侧内板、上内板和下内板提供可以实现自由抽插的安装槽,通过这种横向插接槽和纵向插接槽实现了更换耐火层的时候,在不用更换基础保温层和中间保温层的情况下,实现耐火层的左侧内板、右侧内板、上内板和下内板自用抽插安装和快速拆卸。

所述横向插接槽的宽度大于上内板的厚度,纵向插接槽的宽度大于左侧内板、右侧内板的厚度;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上内板能够在横向插接槽中自由的抽插安装和拆卸,同样使左侧内板和右侧内板能够在纵向插接槽中自由的抽插安装和拆卸。

所述上内板插接在两个横向插接槽中,并与中间保温层紧密贴合对齐设置,并形成平齐的平面;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一方面,炉膛上部平面是火试金的过程中灰吹步骤的高温加热区域,需要较大的耐火保护空间,所以考虑现实工艺的需求上内板与炉口对齐,主要起到扩大耐火保温区域的作用;而炉膛下部设置一块下内板是由于在火试金灰吹的过程中,在炉膛的底部要放置试样架,所以在炉膛的底部不需要设置太大的耐火层,因此在炉膛的底部设置一块下内板;另一方面,上内板与中间保温层紧密贴合对齐设置,并形成平齐的平面,以及下内板设置在中间保温层下部的抽插保温层的后部,与中间保温层下部的抽插保温层形成平齐的平面;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炉膛的内部形成平整的加热空间,主要在灰吹过程中方便试样架的移动,还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解决灰吹炉炉膛耐火材料更换过程中耐火材料浪费的问题,有效节约了耐火材料,实现了更换耐火材料在不全部拆掉耐火层的情况下快速更换自由拆卸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更换耐火层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炉膛底座,2、炉口,3、基础保温层,4、中间保温层,5、耐火层,6、左侧内板,7、右侧内板,8、上内板,9、下内板,10、横向插接槽,11、纵向插接槽,12、抽插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灰吹炉炉膛包括基础保温层3、中间保温层4和耐火层5,基础保温层3围绕在炉膛底座1的四周设置,与炉膛底座1紧密贴合;中间保温层4设置在基础保温层3的内侧,中间保温层4围绕基础保温层3的四周设置,与基础保温层3紧密贴合,中间保温层4的下部与炉膛底部上设置有抽插保温层12;耐火层5分别设置在中间保温层4的内侧,耐火层5由左侧内板6、右侧内板7、上内板8和下内板9组成,在中间保温层4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横向插接槽10,在中间保温层4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插接槽11,上内板8插接在中间保温层4的上部左右两侧的两个横向插接槽10中,横向插接槽9的宽度大于上内板8的厚度,纵向插接槽11的宽度大于左侧内板6、右侧内板7的厚度;上内板8与炉口2的外边缘平齐,并与中间保温层4紧密贴合对齐设置,并形成平齐的平面,下内板9设置在中间保温层4下部的抽插保温层12的后部,与中间保温层4下部的抽插保温层12形成平齐的平面。

所述基础保温层3、中间保温层4和耐火层5所组成的炉膛为四方体。

所述基础保温层3为硅酸铝纤维棉或陶瓷纤维棉。

所述左侧内板6和右侧内板7为莫来石加堇青石材料制成。

所述上内板8和下内板9为碳化硅。

这种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的安装更换过程为:当灰吹炉到了一定的更换周期需要更换耐火层5的时候,首先拆下中间保温层4下部的抽插保温层12,然后取出位于炉膛底部的下内板9,随后通过纵向插接槽11的作用,拆下炉膛中的左侧内板6和右侧内板7,最后通过横向插接槽10的作用,拆下位于炉膛上部的两块上内板8;火试金灰吹炉的新型炉膛耐火层5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一样,只要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