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局部放电高速采集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55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局部放电高速采集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控机板卡,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局部放电高速采集卡。



背景技术:

局部放电检测是检验电力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方法。过去要检验设备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大多采用停机放电试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设备性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会影响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停机检测不可能经常进行,时间跨度比较大,不能保证及时发出局部放电警报,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电力设备报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GIS中发生局部放电是绝缘缺陷处的局部击穿,同时会产生一个前沿很陡的脉冲电流,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辐射传播。局部放电的击穿过程越快,脉冲电流的前沿陡度越大,则辐射电磁波的频率越高。SF6气体的绝缘强度远高于空气,因此相同形状的放电间隙,在SF6气体中发生放电所产生的电磁波频率要远高于普通的空气中放电。GIS设备产生的局部放电信号的频率范围位于超高频(UHF)段,约为300MHz~1500MHz。

由于导体支撑和气室隔离的需要,GIS设备内部有很多的盘式绝缘子安装在连接法兰之间。盘式绝缘子使金属法兰盘之间存在一个很小的绝缘缝隙,当GIS内部的UHF信号传播到盘式绝缘子处时,部分信号会通过此绝缘缝隙辐射到GIS设备的体外。该信号不是简单的通过缝隙从GIS内部传播到外部,UHF信号流过GIS壳体时在缝隙处会产生二次辐射,且缝隙宽度不会对辐射强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在GIS体外的盘式绝缘子处安放天线,则可以传感到GIS设备内部的UHF局部放电信号。当UHF信号在空气中传播时,其强度衰减很快。即使GIS设备邻近存在其它UHF干扰源,其影响范围也较小,不会对远处的局部放电测量产生干扰。因此,在UHF频段进行局部放电信号的传感检测,能够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局部放电高速采集卡,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停机放电试验方法时间跨度大、影响经济效益且可能损坏设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多通道局部放电高速采集卡,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波调理模块、模数转换芯片、FPGA芯片和ARM核心板,所述检波调理模块和模数转换芯片单向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和FPGA芯片之间、所述FPGA芯片和ARM核心板之间为双向连接,所述采集卡还包括一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所述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和FPGA芯片之间单向连接,所述检波调理模块的输入端和高频传感器相连接,所述ARM核心板通过网口或USB口和客户端相连。

所述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包括依次单向连接的接线端子、电压互感器、放大电路和波形变换电路,所述接线端子输入端与220V市电相连接。

所述检波调理模块外部采用金属壳屏蔽包裹,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采集卡的前端。

所述检波调理模块和模数转换芯片分别设有4个通道。

所述采集卡上设置两个检波调理模块和两个模数转换芯片。

所述FPGA芯片通过SPI总线与ARM核心板上的ARM处理器相连。

所述ARM核心板上设置两片32MB的SDRAM和一片512MB的FLASH存储器。

所述高频传感器的检测频率为300MHz~1500MHz。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变压器、GIS组合电器、开关柜、电缆等高压设备实现1至8通道的局部放电检测,对放电信号采用高速AD进行采样,对采样信号进行实时统计处理,并在高速采集卡上建立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实时传输,供后端可视化软件分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采集卡;2、通道;3、模数转换芯片;4、FPGA芯片;5、ARM核心板;6、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7、检波调理模块;8、螺栓;9、通道接口;10、机箱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通道局部放电高速采集卡,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波调理模块7、模数转换芯片3、FPGA芯片4和ARM核心板5,检波调理模块7和模数转换芯片3单向连接,模数转换芯片3和FPGA芯片4之间、FPGA芯片4和ARM核心板5之间为双向连接,采集卡1还包括一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和FPGA芯片4之间单向连接,检波调理模块7的输入端和高频传感器相连接,ARM核心板5通过网口或USB口和客户端相连。检波调理模块7和模数转换芯片3分别设有4个通道。采集卡1上设置两个检波调理模块7和两个模数转换芯片3。FPGA芯片4通过SPI总线与ARM核心板5上的ARM处理器相连。高频传感器的检测频率为300MHz~1500MHz。

ARM核心板5采用插针的形式与采集卡1相连接,采集卡1提供了双排插针用于其固定,同时通过双排插针实现给ARM核心板5供电、数据交换等功能。ARM核心板5上存储器包括SDRAM 和FLASH:系统配置了两片32MB 的SDRAM,用作ARM处理器的内存;一片512MB 的Nand Flash,用以存储ARM处理器的程序及数据。ARM核心板内嵌Linux操作系统,可通过采集卡上的网口进行核心板应用程序的下载与维护。

如图3所示,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包括依次单向连接的接线端子、电压互感器、放大电路和波形变换电路,接线端子输入端与220V市电相连接。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用于采集卡采集开始时间与采集时间长度的控制。外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采用接线端子的方式,将220VAC市电接入到采集卡中,再经过电压互感器获得几mv的频率为50HZ的正弦波交流小信号,经过一级信号放大器,得到电压有效幅值约为3V的频率为50HZ正弦波信号,经波形变换电路输出频率为50Hz的矩形波信号,输入至FPGA芯片中。FPGA芯片根据矩形波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AD芯片的采集与停止采集操作。

采集卡1主要完成模数信号转换、采样数据处理、数据传输、采集卡基本功能设置、工频信号外脉冲产生等功能,可插入工控机箱的板卡。前端检波调理模块7包含四通道调幅模块电路,采用金属壳屏蔽包裹,通过螺栓固定于采集卡1前端,最高可固定2层共8通道。高频传感器接入前端检波调理模块7,并将模拟信号调幅至模数转换芯片3采样范围内,模数转换芯片3完成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传送至FPGA芯片4中。FPGA芯片4通过SPI总线与ARM处理器相连,FPGA芯片4对采样的数据按要求进行处理。ARM处理器内部搭建一服务器,将客户端请求的数据通过网口传送至客户端。

采集卡1包括电压转换模块、高速AD、FPGA、接口、调试口等,采用FPGA板4背负ARM核心板5的连接方式,通过网口和USB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由客户端首先向高速采集卡1中的服务器连接,向高速采集卡1发送设置参数命令,采集卡1根据设置命令进行设置工作,设置完毕后向客户端回复是否设置成功的消息。客户端向采集卡服务器发送读取数据命令,采集卡1回复消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