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606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合速率测试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件CN201520410311.5公开了一种小麦穗部光合速率测定室,由于小麦穗部的长度比较一致,因此它的腔体测定室的长度也是固定的。而谷子穗的长短不一,如果想用测量麦穗的装置来测量谷子穗的话,需要设置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装置,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测试装置,可以实现小麦、谷子等多种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测试装置,包括由上叶室夹和下叶室夹扣合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柱状测定室本体,测定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合仪连接的传感器接口且一端设置有容纳农作物穗柄部的通孔,关键是:所述测定室本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增设桶形的固定叶室,测定室本体的开口端插装在固定叶室内部并具有滑动自由度使测定室本体与固定叶室之间的空间、测定室本体内部的中空结构共同形成密闭的容纳农作物穗部的腔体测定室。

所述的测定室本体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平面结构的刻度标尺图层。

所述的上叶室夹下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向下凸出且与上叶室夹长度相等的定位条,下叶室夹上端面设置有定位槽,上叶室夹和下叶室夹借助定位条与定位槽的配合插接密封。

所述的固定叶室靠近通孔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的上叶室夹的下端面和下叶室夹的上端面都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的传感器接口上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上叶室夹和/或下叶室夹上设置有传感器接口,传感器接口位于靠近通孔的一端。

所述的测定室本体的形状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测定室本体的一端开口并将开口端插入到固定叶室内,使测定室本体可以在固定叶室内左右移动,从而根据穗部长度调整测定室本体伸入固定叶室内的长度,实现小麦、谷子等多种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上叶室夹,2代表下叶室夹,3代表传感器接口,4代表通孔,5代表固定叶室,6代表刻度标尺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测试装置,包括由上叶室夹1和下叶室夹2扣合形成、具有中空结构的柱状测定室本体,测定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合仪连接的传感器接口3且一端设置有容纳农作物穗柄部的通孔4,测定室本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增设桶形的固定叶室5,测定室本体的开口端插装在固定叶室5内部并具有滑动自由度使测定室本体与固定叶室5之间的空间、测定室本体内部的中空结构共同形成密闭的容纳农作物穗部的腔体测定室。测定室本体的形状优选为圆柱状,对应地,固定叶室5为圆桶形,调整测定室本体伸入固定叶室5内的长度时,更加省时省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测定室本体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平面结构的刻度标尺图层6,即在测定室本体外壁上画上刻度线,在不影响密封效果的前提下,通过观察刻度标尺图层6可以精确控制测定室本体的伸缩量,调节时更加方便直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叶室夹1下端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向下凸出且与上叶室夹1长度相等的定位条,下叶室夹2上端面设置有定位槽,上叶室夹1和下叶室夹2借助定位条与定位槽的配合插接密封。插接固定,定位准确,牢固可靠,而且拆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叶室5靠近通孔4一端的内壁上固定有橡胶密封圈,上叶室夹1的下端面和下叶室夹2的上端面都设置有密封条,传感器接口3上设置有密封圈,可以提高腔体测定室的密封性,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叶室夹1和/或下叶室夹2上设置有传感器接口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传感器接口3的数量和位置,传感器接口3位于靠近通孔4的一端,使得测定室本体具有足够长的调节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先将测定室本体从固定叶室5内抽出,然后将上叶室夹1和下叶室夹2打开,将谷子穗放入测定室本体的中空结构内,同时将谷子穗柄部放在通孔4处,谷子穗多出的部分露在外部,然后将上叶室夹1和下叶室夹2插接固定并密封锁紧,然后根据谷子穗的长度将测定室本体适当推入固定叶室5中,并将露在外部的谷子穗放入测定室本体与固定叶室5围成的空腔内,可以实现小麦、谷子等多种农作物穗部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