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68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林业信息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信息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业信息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国务院提出了林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是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备、互通共享、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林业信息化体系,促进林业决策科学化、办公规范化、监督透明化和服务便捷化,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的采集,如何对林业生产和维护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采集是林业信息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林业生产中需要监测的数据较多(如空气温度监测、烟雾检测、雨量检测等),信息的采集面积也非常大,因此不可能人为的去进行实时监测,而且监测后的数据需要人工录入电脑,工作量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业信息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信息监测装置,包括支架和控制箱,控制箱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的上端设置有雨量传感器,控制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控制箱正面设置有活动门,控制箱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天线,控制箱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通风口,通风口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槽,控制箱内部空间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的下面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控制盒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微控制器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经过电源模块处理后供给微控制器,所述的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电气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上连接有天线。

所述的通风口的上沿低于导风槽的上沿。所述的支架底部带有十字形底座。所述的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集气温监测、烟雾检测、雨量检测等信息化采集功能与一身,并可通过无线收发功能将采集到的数字化信息实时回传到信息中心,实现了林业信息的实时采集;数字化的信息也便于传输和计算机分析,不但大大减少了林业数据分析的工作量,也极大的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进而促进林业决策科学化。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供电,不需要连接供电线路,因此安装方便快速,而且节能环保。

3、带有导风槽的通风结构,使烟雾可以顺畅的进入控制箱内以触发烟雾传感器,实现了火灾的及时预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控制箱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向的向视图;

图5是电器结构图。

图中:1-支架,2-控制箱,3-活动门,4-温度传感器,5-太阳能电池板,6-雨量传感器,7-通风口,8-导风槽,9-控制盒,10-烟雾传感器,11-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支架1和控制箱2,控制箱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支架1的上端设置有雨量传感器6,控制箱2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控制箱2正面设置有活动门3,控制箱2的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和天线11,控制箱2左右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通风口7,通风口7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槽8,控制箱2内部空间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盒9,控制盒9的下面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0,控制盒9内设置有电源模块、微控制器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5产生的电能经过电源模块处理后供给微控制器,所述的雨量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4、烟雾传感器10和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微控制器电气连接,无线收发模块上连接有天线11。

为保证雨水不会从通风口7处进入控制箱2,通风口7的上沿要低于导风槽8的上沿。为保证支架1安装于地面时的稳定性,支架1底部带有十字形底座。所述的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集气温监测、烟雾检测、雨量检测等信息化采集功能与一身,并可通过无线收发功能将采集到的数字化信息实时回传到信息中心,实现了林业信息的实时采集;数字化的信息也便于传输和计算机分析,不但大大减少了林业数据分析的工作量,也极大的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进而促进林业决策科学化。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供电,不需要连接供电线路,因此安装方便快速,而且节能环保。带有导风槽8的通风结构,使烟雾可以顺畅的进入控制箱2内以触发烟雾传感器10,实现了火灾的及时预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