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转杯推进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88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转杯推进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检测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转杯推进机构。



背景技术:

干式荧光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快速医疗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选择性强、需样品量少和方法简单等优点,在医疗检测中的应用较广泛。该技术实现的一种方案是将待测物用一定比例的缓冲液在中转杯(实现待测物与缓冲稀释液混合的容器)内稀释后,将其放入带荧光标记物的试剂卡中,然后通过测量光路,分析待测物中的荧光值来进行快速医疗检测的一种检测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的中转杯推进机构多是用步进电机、同步带、同步带轮、止回器、滑块、导杆等零件组成。原理如下:步进电机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随同步带轮运动,同步带上固定一个止回器用于将中转杯推出。

这种结构有一个缺点:止回器在推出中转杯后,退回中转杯盒下方时,通过中转杯自身的重力将止回拨片压入止回器内部,当中转杯盒内的中转杯数量较少时,因重力不足以压入止回器拨片时,会有将中转杯拨倒的情况,导致中转杯无法正常推出,造成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转杯推进机构,中转杯推在推出时,拨片保持在工作状态,止回器在退回中转杯盒时,拨片通过摆杆、扭簧、压片等结构,将拨片自动压入止回器内,避免将中转杯拨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转杯推进机构,包括底板、导向支撑座、滑块、拨片、摆杆和滑块驱动机构,所述导向支撑座上设有引导中转杯滑出的上导向面和可与摆杆配合的下导向面,拨片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块和可驱动拨片逆时针抵住第一限位块而使拨片处于拨动位置的第一复位件,摆杆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拨片上,拨片上设有第二限位块和可驱动摆杆顺时针抵住第二限位块的第二复位件,滑块驱动机构可驱动滑块前、后往复运动,滑块向前运动时,处于拨动位置的拨片将上导向面上的中转杯逐个推出;滑块向后运动时,摆杆与下导向面配合并使拨片顺时针转动而避开上导向面上的中转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导向支撑座在下导向面设有压片,压片的两端设有可引导摆杆滑入压片下侧的圆弧段。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拨片与第一转轴间设有轴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拨片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复位件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拨片连接,另一端与摆杆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块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底板上的电机、设在底板前端的第一换向轮以及设在底板后端的第二换向轮,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同步轮,同步轮、第一换向轮和第二换向轮通过同步带传动,所述滑块固定在同步带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导杆,所述导杆通过两端的导杆座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滑块上设有导向孔,滑块通过导向孔套装在导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拨片上增设摆杆,中转杯在推出时,拨片抵住第一限位块保持在拨动位置,处于工作状态,滑块退回过程中,摆杆滑入下导向面下侧,摆杆通过第二限位块下压拨片,使拨片绕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从而避开上导向面上的中转杯,避免将中转杯拨倒,保证中转杯正常推出,防止卡死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块分别处于退回中、推出和退回后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块、拨片和摆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而如果有描述到顺时针和逆时针时,是以图2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中转杯推进机构,包括底板1、导向支撑座2、滑块3、拨片4、摆杆5和滑块驱动机构6,所述导向支撑座2上设有引导中转杯8滑出的上导向面21和可与摆杆5配合的下导向面,导向支撑座2在下导向面设有压片7,压片7的两端设有可引导摆杆5滑入压片7下侧的圆弧段。拨片4通过第一转轴安装在滑块3上,所述拨片4与第一转轴间设有轴承。滑块3上设有第一限位块31和可驱动拨片4逆时针抵住第一限位块31而使拨片4处于拨动位置的第一复位件32,所述第一复位件32包括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滑块3连接,另一端与拨片4连接。摆杆5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拨片4上,拨片4上设有第二限位块41和可驱动摆杆5顺时针抵住第二限位块41的第二复位件42,所述第二复位件42包括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与拨片4连接,另一端与摆杆5连接。滑块驱动机构6可驱动滑块3前、后往复运动,滑块3向前运动时,处于拨动位置的拨片4将上导向面21上的中转杯8逐个推出;滑块3向后运动时,摆杆5与下导向面上的压片7配合并使拨片4顺时针转动而避开上导向面21上的中转杯8。

其中,所述滑块驱动机构6包括设在底板1上的步进电机61、设在底板1前端的第一换向轮62以及设在底板1后端的第二换向轮63,第一换向轮62和第二换向轮63均采用包胶轴承,包胶轴承通过塞打螺丝固定在底板1上,步进电机61的输出端设有同步轮64,同步轮64、第一换向轮62和第二换向轮63通过同步带65传动,所述滑块3固定在同步带65的某一位置。还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导杆66,所述导杆66通过两端的导杆座67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滑块3上设有导向孔,滑块3通过导向孔套装在导杆66上,滑块3可沿导杆66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滑块3向前运动推出中转杯8时,步进电机61转动,通过同步轮64、同步带65带动滑块3做直线运动。拨片4在接触中转杯8时,摆杆5接触到压片7,摆杆5将被压片7阻挡,从而被迫做逆时针转动,拨片4保持原状态继续前进。当拨片4将中转杯8推出后,摆杆5也同时脱离压片7,在第二扭簧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

在滑块3退回过程中,在初始状态的摆杆5接触到压片7,因摆杆5只能做逆时候转动,不可以做顺时针转动,在压片7的作用下,摆杆5连同拨片4将被压下,即拨片4做顺时针转动,从而在退回状态下,避开了与中转杯8的接触,避免了将中转杯8拨倒、拨乱等情况。当滑块3回到初始位置时,摆杆5脱离压片7,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上,拨片4恢复到初始位置。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