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采集传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076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传输器,具体为一种电能采集传输器。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力行业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电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促进电商、产业互联网和互联网电力形成合力市场。“互联网+”、分布式能源、微型电网的深度耦合发展是未来趋势,促进电力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实现电力电网的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而面向能源互联网时代的新型O2O一体化电力服务体系,通过强大的线上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电能服务,包含变电站365*24小时运行、管理、维护、检修、抢修、能源监测、负荷响应、负荷互济、专家分析、电力设备设施节能改造等业务,为用户架起电力优化服务的高速通道。以大数据为基础、云中心为支撑,通过自产的智能物联网传感器为用户侧电力设备提供运行、管理服务;结合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家服务。综上所述,所以我设计了一种电能采集传输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采集传输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能采集传输器,包括控制芯片和仪表外壳,所述控制芯片放置在仪表外壳的内部,所述控制芯片通过RS485接口连接着内部电能计量模块和外部电能计量模块,所述内部电能计量模块设置在仪表外壳的内部,所述外部电能计量模块设置在仪表外壳的外部,所述控制芯片的一端通过导电线连接着电池充电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电池充电模块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池充电模块与锂电池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GPRS通讯模块、温湿度测量模块、信号输入模块、信号状态指示灯、SPI串行外设接口、JTAG接口和调试端口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仪表外壳的长为154mm,宽为110mm,高为6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的电源管理设计,在对功耗要求严格的场合,实现低功耗节能,延长工作时间;支持的节点数多;减少布线的成本和施工的麻烦;实现远程可视化监控和设备故障预警,提升运维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拓展信息汇聚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智能电网的基础数据;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监控业务应用和服务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芯片,2、GPRS通讯模块,3、温湿度测量模块,4、信号输入模块,5、内部电能计量模块,6、外部电能计量模块,7、信号状态指示灯,8、SPI串行外设接口,9、JTAG接口,10、调试端口,11、锂电池,12、电池充电模块,13、电源管理模块,14、供电电源,15、仪表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能采集传输器,包括控制芯片1和仪表外壳15,控制芯片1放置在仪表外壳15的内部,控制芯片1通过RS485接口连接着内部电能计量模块5和外部电能计量模块6,内部电能计量模块5设置在仪表外壳15的内部,外部电能计量模块6设置在仪表外壳15的外部,控制芯片1的一端通过导电线连接着电池充电模块12和电源管理模块13,电源管理模块13分别与电池充电模块12和供电电源14电连接,电池充电模块12与锂电池11通过导电线连接,控制芯片1分别与GPRS通讯模块2、温湿度测量模块3、信号输入模块4、信号状态指示灯7、SPI串行外设接口8、JTAG接口9和调试端口10电连接,仪表外壳15的长为154mm,宽为110mm,高为6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单相交流电源给定电源后,主电路板会通过RS485接口将本设备内部的采集内部电能计量模块5和外部电能计量模块6的各种电力数据,如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等电力参数进行采集;初装或更换时,必须对本设备进行初始参数设置,如采集终端编号、和它所连的电能表的路号、电能表表号、流变、压变等,然后将所有的电能表计数据上传至指定的服务器地址。

进步一说明的是:本设备传输支持Modbus协议(ASCII、DTU、Modbus);数据远程传输支持GPRS等;数据传输采用GSM模块可实现功能:GPRS断线自动重连;根据需要最多可同时连接多个中心服务器;支持固定IP、域名解析和APN专网的寻址方式;支持TCP、UDP、PPP、ICMP、DNS、FTP等协议;

支持的节点数,只要服务器资源允许,理论上为无数个;减少布线的成本和施工的麻烦;支持专用软件进行本地和远程参数配置及维护;

针对电力互联网采用物联网技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感知,实现远程可视化监控和设备故障预警,提升运维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拓展信息汇聚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智能电网的基础数据;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基于物联网信息共享和协同互动技术,提升监控业务应用和服务的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营模式,促进节能降耗。

本设备特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