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色管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932阅读:1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比色管混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比色管混匀装置。



背景技术:

比色管是化学实验中用于目视比色分析实验的主要仪器。在化学实验中,常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水样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标准曲线制作的好坏,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如果在其它测定方法稳定一致的前提下,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应该就是振遥时间和振遥强度的大小。目前,主要采取人为的比色管混匀的方式,需要手动逐个将比色管上下颠倒,多次频繁操作以使得比色管中的液体能够混合均匀,这就会造成每次因混匀手法不一致而造成的结果误差参差不齐,使测定结果不准确;另外,在分析测定较多样品时,耗时费力。市场上常见的简易比色管振荡器,其采用的也是逐个振荡的方式,未见采取整体旋转方式使比色管同时混匀的比色管混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解决因人为混匀时手法不一致造成的实验误差问题,而且能够同时混匀多个,省时省力的比色管混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基座、立板、电机座、电机、转轴、联轴器、轴座、支撑座、滑块以及弹性管夹,其中基座上具有两个竖直的立板,其中一个立板的一侧设电机座,电机座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水平的转轴相接,转轴通过分别设置在立板上的两个轴座支撑,所述两立板之间的转轴上安装能够与其同转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若干个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滑 块,每个滑块上均具有一个弹性管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机为调频式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滑块在支撑座上的水平移动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支撑座截面呈矩形,沿支撑座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条形的滑槽,其中第一组滑槽包括两个相对的槽孔,这两个槽孔分别设置在支撑座上端面的中线位置以及下端面的中线位置;第二组滑槽仍包括两个相对的槽孔,这两个槽孔分别设置在支撑座两侧面的中线位置上;所述滑块主体呈“门”字型,滑块的根部具有相对的插条,这两个插条与任一组滑槽相对应,滑块通过插条与滑槽的配合实现与支撑座的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机外设将其罩在内部的罩体,罩体固定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比色管安装在弹性管夹上,启动电机即可实现比色管内部液体混匀,可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滑块的朝向及数量,选择调频式电机,可根据实验需求调节转动速度;可根据比色管的尺寸,调整弹性管夹之间的间距和布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保证实验所需比色管里的溶液一次性均匀的混匀,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混匀时手法不一致造成的实验结果不准确;

2、可以对多个比色管溶液同时进行混匀,大大缩短操作时间,省时省力;

3、可根据比色管的尺寸调节,操作简单、灵活,满足各种实验需求;

4、可以调节比色管混匀的速度,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比色管混匀装置,基座101的上端面固定两个竖直的立板102,立板的一侧设固定在基座上的电机座103,调频式电机104安装在电机座上,调频式电机外设将其罩在内部的罩体105,罩体固定在上述基座上;所述调频式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106与一水平转轴107相接,该转轴由分别设置在立板上的轴座108支撑,所述位于两个立板之间的转轴上设支撑座109,该支撑座截面呈矩形,其内部设与转轴同轴的中心孔,转轴与该中心孔间隙配合;沿所述支撑座长度方向设置两组条形的滑槽110、111,其中第一组滑槽110包括两个相对的槽孔,这两个槽孔分别设置在支撑座上端面的中线位置以及下端面的中线位置;第二组滑槽111仍包括两个相对的槽孔,这两个槽孔分别设置在支撑座两侧面的中线位置上;所述支撑座上具有若干个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滑块112,所述滑块主体呈“门”字型,滑块的根部具有相对的插条113,这两个插条与任一组滑槽相对应,滑块通过插条与滑槽的配合实现与支撑座的滑动连接;所述每个滑块上固接弹性管夹114,弹性管夹朝外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