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92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行业的实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



背景技术:

振动压实成型机是一种用于模拟压路机施工工况的实验设备,主要用于采用振动压实方法成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各种试件,其中包括用于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的圆柱体试件和用于温缩系数、干缩系数、抗折强度以及抗折回弹模量测试的梁式试件。

公告号为“CN20110550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包括机架、试件模具,试件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沿直径直径扩张的底托,通过在底托上竖直向下设置螺纹孔,进而通过螺栓将试件模具固定在机架上。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在拆卸和安装试件模具时必须拧动螺栓,才能将试件模具取下或安装上,因此比较麻烦,此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件模具便于拆卸安装的振动压实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升降装置、振动单元、振实工作台,所述振动单元的一端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连接有电器控制箱,所述振实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试件模具,所述试件模具的底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向外扩张的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试件模具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盘和设置在固定盘下方且能够相对固定盘转动的转动盘,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试件模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内设置有与凹槽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中滑移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和位于固定部下方的滑移部,所述固定部和滑移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底托的厚度,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齿条,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与齿条匹配的螺纹状的凸起,所述转动盘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转动转动盘的握持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转动盘时,由于固定件被固定在通道中且只能沿通道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固定件能够相对转动盘发生位移,又因为齿条与螺纹状的凸起匹配,所以当转动盘带动螺纹状的凸起转动的同时,固定件能够沿螺纹的轨迹移动,进而能够沿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将试件模具固定在底座中时,通过握持部转动转动盘,使固定件沿通道移动到凹槽的侧壁中,然后将试件模具放置在凹槽中,再转动转动盘,使固定件移出凹槽的侧壁,因为固定件的底部与固定盘的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不小于底托的厚度,因此将固定件移出侧壁后能够使固定件位于底托的上方,进而能够将试件模具固定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盘的边缘处向转动盘所在的方向延伸并将转动盘包围,所述固定盘位于转动盘边缘的部分上设置有长条状的滑移孔,所述握持部穿过滑移孔延伸至固定盘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盘被固定盘包围住,因此在转动的时候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同时因为固定在转动盘侧壁上的握持部伸出长条状的滑移孔,因此通过将握持部在滑移孔中移动,能够转动转动盘。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位于凹槽内的部分上表面为斜面,所述固定件位于凹槽内的部分的下表面是水平面,所述斜面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时能够推动固定部向远离凹槽中心处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试件模具固定在底座中时,不需要转动转动盘使固定件移动,只需直接将试件模具竖直向下放置在凹槽中,此时底托与斜面接触,斜面能够把受到的竖直方向的一部分作用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进而将固定部推移至凹槽的侧壁中。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包括位于凹槽的侧壁外的楔形块,所述斜面和水平面分别设置在楔形块的上方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固定件中设置有滑移腔,所述楔形块滑移设置在滑移腔中,所述滑移腔中设置有通过弹性作用能够使楔形块回弹至凹槽的侧壁外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将试件模具防止在凹槽中的过程中,通过底托与斜面接触进而将楔形块移动到凹槽的侧壁的内部,将试件模具的底部放置在凹槽中时,由于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能够将楔形块回弹至凹槽的侧壁外,进而使楔形块能够位于底托的上方,将底托固定住。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滑移腔的侧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楔形块抵接,所述弹簧沿楔形块移动的方向伸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斜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楔形块能够将一部分竖直方向的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力,进而使弹簧收到挤压收缩,使楔形块向伸缩腔内部移动,最后能够使试件模具移动被放置在凹槽中;当底托移动到楔形块的下方时,弹簧受到的力消失,因此楔形块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到凹槽的侧壁外部,固定试件模具。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能够使转动盘自动复位的复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要将试件模具从底座中取出时,转动转动盘使固定件移动到凹槽的侧壁中,然后取出试件模具,此时转动盘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回转,进而使固定件沿通道移动并露出在凹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转动盘上,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转动盘时,使用者需克服涡卷弹簧的弹力做功,使涡卷弹簧中储蓄移动的能量,当使用者松开涡卷弹簧时,涡卷弹簧中储蓄的能量能够释放,进而带动转动盘回转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防止试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相对底座振动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能够将试件模具固定在底座上,防止试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相对底座振动,与底座发生碰撞,使试件模具中的材料受到影响,导致模拟工况的效果不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为能够吸附住试件模具的电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试件模具固定在底座上后,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吸附试件模具,能够将试件模具固定住;需要将试件模具取下时,只需要关闭电磁铁,即可正常将试件模具取下。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凹槽底部的吸盘,所述吸盘上连接有能够对吸盘吸气的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试件模具放置在凹槽的同时能够将试件模具防止在吸盘上,是吸盘吸附在试件模具的底部,通过气泵的吸气作用使吸盘中的气压降低,进而使吸盘将试件模具吸紧,进而能够将试件模具固定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动转动盘时,由于固定件被固定在通道中且只能沿通道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固定件能够相对转动盘发生位移,又因为齿条与螺纹状的凸起匹配,所以当转动盘带动螺纹状的凸起转动的同时,固定件能够沿螺纹的轨迹移动,进而能够沿通道的长度方向移动;将试件模具固定在底座中时,转动转动盘,使固定件沿通道移动到凹槽的侧壁中,然后将试件模具放置在凹槽中,再转动转动盘,使固定件移出凹槽的侧壁,因为固定件的底部与固定盘的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不小于底托的厚度,因此将固定件移出侧壁后能够使固定件位于底托的上方,进而能够将试件模具固定住,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节能、环保、绿色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底座的位置;

图2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底座的结构;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固定件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1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实施例1中复位装置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2中底座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吸盘的位置。

图中,1、机架;12、振动电机;13、电器控制箱;14、升降装置;15、振实工作台;16、振动单元;2、试件模具;21、底托;3、底座;31、固定盘;32、凹槽;33、通道;34、固定件;341、楔形块;342、齿条;343、斜面;345、水平面;346、滑移腔;347、弹性件;348、弹簧;35、滑移孔;36、转动盘;361、复位装置;362、涡卷弹簧;364、凸起;365、握持部;41、电磁铁;42、吸盘;421、气泵;422、气管;5、固定部;51、滑移部;52、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如图1所示,机架1上安装有升降装置14、振动单元16、包括振实工作台15,振动单元16与振动电机12连接,振动电机12与电器控制箱13连接。其中,升降装置14、振实工作台15、振动单元16、振动电机12、电器控制箱13在公告号为“CN202599771U”的中国专利中已经公开,在此不做赘述。机架1的底部安装有试件模具2和用于固定试件模具2的底座3。

如图2所示,试件模具2为圆柱状,其底部沿水平方向向外部延伸形成底托21。底座3主要包括转动盘36和固定盘31,固定盘31中间设置有供试件模具2放置的凹槽32,固定盘31位于转动盘36的上方且固定盘31的边缘向下延伸包围转动盘36,固定盘31向下延伸的部分上沿固定盘31轴向开设有长条状的滑移孔35,转动盘36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伸出滑移孔35方便使用者握持的握持部365。转动盘36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旋状的凸起364。固定盘31的底部和转动盘36的中心处开设有相连通的孔52,孔52中安装有能够吸附住试件模具2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电磁铁41。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盘31的侧壁上沿固定盘31径向开设有通道33,通道33包括沿固定盘31的圆周均匀设置的三组,每一组的包括上下两条。通道33中滑移设置有固定件34,固定件34的形状与通道33相匹配。固定件34包括固定部5和滑移部51,固定部5放置在上方的通道中,滑移部51放置在下方的通道中。滑移部51的底部设置有齿条342,齿条342与凸起364相匹配。固定部5的内部设置有滑移腔346,滑移腔346的一端与凹槽32的内部连通,滑移腔346内滑移连接有楔形块341,楔形块341的一端通过滑移能够移动至凹槽32内,楔形块341能够滑移至凹槽32中的部分上方为斜面343下方为水平面345。滑移腔346中还设置有弹性件347,弹性件347为弹簧348,弹簧348,弹簧348的一端抵接在滑移腔346的侧壁上,弹簧348的另一端与楔形块341连接。

如图4所示,转动盘36的中心处安装有复位装置361,复位装置361包括环绕在电磁铁41侧壁设置的涡卷弹簧362,涡卷弹簧362的一端固定在转动盘36上,涡卷弹簧362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盘31上。

使用方法:在安装试件模具2时,将试件模具2从底座3的上方竖直向下放入凹槽32中,在放置的过程中底托21与斜面343接触,斜面343将收到的一部分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力,作用力通过楔形块341传递到弹簧348上,使弹簧348受到压缩,进而使楔形块341能够向凹槽32的侧壁中移动,最终使底托21能够被放置在凹槽32的底面上。然后启动电磁铁41,利用电磁铁41将试件模具2吸附住,进而使试件模具2被固定在底座3上。

需要将试件模具2取下时,先关闭电磁铁41,使试件模具2免受吸附。然后转动持握部,进而使转动盘36转动,此时螺旋状的凸起364同转动盘36一起转动,由于固定件34通过齿条342与凸起364接触,且齿条342的形状与凸起364相匹配,因此当螺旋状的凸起364转动时,能够和固定件34发生相对位移,进而使固定件34沿通道33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固定件34全部移入凹槽32的侧壁中时,此时能够将试件模具2取出。

然后使用者松开握持部365,此时转动盘36在涡卷弹簧362的作用下能够旋转,转回至实验之前的位置,使固定件34上的楔形块341露出在凹槽32中,方便下一次使用。

实施例2:一种振动压实成型机,本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固定装置为设置在转动盘36底部的吸盘42,吸盘42的开口向上安装,吸盘42的下方通过一根气管422连接至外部的气泵421上,气管422埋设在固定盘31的底部,不与凹槽32的内部接触。

使用方法:本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当工作人员将试件模具2放置在底座3中时,将试件模具2放置在吸盘42上,然后启动气泵421,使吸盘42产生吸力,进而将试件模具2吸附住。

拆卸试件模具2之前,先利用气泵421对吸盘42中充气,使吸盘42的吸附力减弱,然后使用者能够正常地将试件模具2取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