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间距分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95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槽间距分组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槽间距分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轴槽间距的检测通常采用测长仪进行测量,采用测长仪测量实轴槽间距时,需要先将实轴安装到测长仪的两顶尖上,用滑动检测头选择槽的一端进行对标,再移动滑动测头到另一槽端面,通过显示的距离判定槽间距。该测量方法虽然能够准确测量槽间距,但是操作繁琐,测量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测长仪无法在加工现场使用,仅适用于专检首件和巡检,在大批量的生产作业时工人自检一般采用卡规进行测量,但卡规之间缺乏良好的通用性,由于实轴的槽间距具有多种规格,故检测时需要准备大量不同规格的卡规,工厂需要在检测工具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频繁更换卡规也会降低工人的检测效率。

公开号CN2044389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5年7月1日公开了一种零件槽距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部的一侧面上部并列设置有最大槽距判定面和最小槽距判定面;所述固定座下部固定安装有定测量爪,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限位面;所述固定座中部滑动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固定安装有动测量爪,所述动测量爪和定测量爪相对设置,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测量面,当所述定测量爪和动测量爪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槽距时,所述测量面与所述最大槽距判定面向齐平,当所述定测量爪和动测量爪之间的距离为最小槽距时,所述测量面与所述最小槽距判定面相平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实轴分类需要使用多个卡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间距分组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使用一套量具就能完成需要多个卡规才能完成的测量工作,减少卡规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测量方法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尤其适合于大规模测量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槽间距分组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轴和测量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块包括结构相同的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滑动安装于测量轴的左右两端。

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与测量轴之间均设置有限位螺钉。

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上均设置有测量头,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采用工具钢制作。

所述左测量头和右测量头上均设置有经打磨、抛光处理的左测量面和右测量面。

所述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的形状均呈Z字形,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上的测量头均偏置于其所在测量块中轴线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测量轴,测量轴上滑动安装有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通过调节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之间的距离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量具能够适应多种规格实轴的测量工作,大大减少了检测工具的数量和检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与测量轴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使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调整到位后能够保持位置固定,提高操作稳定性,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本实用新型的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均采用工具钢制作,可大幅提高测量块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确保测量头的测量精度,同时延长测量头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左测量头和右测量头均设置有经打磨、抛光处理的左测量面和右测量面,提高量具的测量精度。

5、本实用新型的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的形状均呈Z字形,测量头偏置于其所在测量块中轴线的一侧,扩大左测量块与右测量块之间的距离,提高量具的检测能力,同时通过调整左测量块与右测量块的安装方向,使本量具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实轴的测量,扩大了量具的测量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测量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量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短轴分档检测安装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分档检测安装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长轴分档检测安装结构;

附图标记:1、测量轴,2、左测量块,3、右测量块,4、限位螺钉,5、测量头,6、左测量面,7、右测量面,8、轴向通孔,9、滑轨,10、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槽间距分组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测量轴1和测量块,所述测量块包括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上均设置有轴向通孔8,测量轴1左右两端设置有滑轨9;测量轴1两端的滑轨9插入左、右测量块的轴向通孔8内,滑轨9与轴向通孔8之间为间隙配合,保证左、右测量块能够在测量轴1上自由滑动。

如图2所示,所述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上均设置有与轴向通孔8垂直的限位孔10,限位孔10内设置有限位螺钉4,限位螺钉4穿过限位孔10抵靠到测量轴1上实现左、右测量块位置的固定。

所述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上设置有测量头5,所述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采用工具钢制作。

所述测量头5上设置有经打磨、抛光处理的左测量面6和右测量面7。

如图2所示,所述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的外形均为Z字形,左测量块和右测量块上的测量头5均偏置于其所在测量块中轴线的一侧,偏离轴线的距离为40mm-5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3块分别装入测量轴1两端的滑轨9上;测量前根据待检测轴的两槽间距规定尺寸,用游标卡尺对左测量块2和右测量块3相对的测量面间的距离进行对标,对标完成后通过限位螺钉4穿过限位孔10抵靠到测量轴1上实现左、右测量块位置的固定;此时两滑动测头位置固定,即两测量面间的测量间距为定值。使用时将测量头卡入实轴上的槽内即可。

依据所测尺寸采用两套测具分别校对为该尺寸上下限即可替代卡板通止规对实轴进行分类,同时,考虑到不同规格长度的实轴槽间距不同,本实用新型将两测量块的安装方向设计为可调,如图4、图5、图6所示,根据不同的安装方向可测量不同长度的实轴槽间距,解决了因不同测量间距而设计不同规格测量装置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